- 年份
- 2024(4762)
- 2023(7085)
- 2022(6065)
- 2021(5726)
- 2020(5185)
- 2019(12560)
- 2018(12731)
- 2017(25054)
- 2016(13792)
- 2015(16126)
- 2014(16476)
- 2013(16323)
- 2012(15021)
- 2011(13630)
- 2010(14060)
- 2009(13118)
- 2008(13131)
- 2007(12038)
- 2006(10224)
- 2005(9134)
- 学科
- 济(61251)
- 经济(61199)
- 管理(36860)
- 业(36393)
- 方法(33983)
- 数学(31034)
- 数学方法(30459)
- 企(29084)
- 企业(29084)
- 农(15994)
- 中国(15414)
- 财(13424)
- 学(12294)
- 地方(11829)
- 贸(11306)
- 贸易(11302)
- 易(10952)
- 业经(10921)
- 农业(10408)
- 制(9988)
- 理论(9972)
- 和(9057)
- 务(8271)
- 财务(8230)
- 财务管理(8204)
- 银(8132)
- 融(8116)
- 金融(8114)
- 银行(8111)
- 技术(7734)
- 机构
- 大学(204003)
- 学院(203210)
- 济(82450)
- 经济(80551)
- 管理(79488)
- 理学(68901)
- 理学院(68130)
- 管理学(66613)
- 研究(66398)
- 管理学院(66234)
- 中国(49476)
- 京(42740)
- 科学(42150)
- 财(36309)
- 农(35295)
- 所(34890)
- 研究所(31752)
- 业大(31666)
- 中心(31158)
- 江(30182)
- 财经(29314)
- 农业(28074)
- 北京(26949)
- 范(26568)
- 经(26480)
- 师范(26299)
- 经济学(25228)
- 州(24050)
- 院(23072)
- 经济学院(22930)
- 基金
- 项目(134065)
- 科学(104342)
- 基金(96207)
- 研究(95540)
- 家(83815)
- 国家(83186)
- 科学基金(70962)
- 社会(58506)
- 社会科(55396)
- 社会科学(55374)
- 省(52851)
- 基金项目(50606)
- 自然(47293)
- 自然科(46216)
- 自然科学(46204)
- 教育(45745)
- 自然科学基金(45362)
- 划(44914)
- 资助(41510)
- 编号(40100)
- 成果(32350)
- 重点(30420)
- 部(29739)
- 发(28337)
- 课题(27565)
- 创(27467)
- 科研(26235)
- 创新(25703)
- 教育部(25298)
- 大学(25267)
共检索到292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远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流动人口数据和2003年上海市第七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队列分析研究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居留行为的特点和动态模式,并构造外来人口居留生命表。研究发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不断沉淀”、累积地沉淀,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长期居留的概率越高,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预期居留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来人口长期居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留模式 长期居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璐莹 程晓明 邹振东 沈文英 高晓瑛
为了解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情况,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和焦点组访谈的形式对闵行区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4%的外来人口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其两周患病率(23.48‰)、住院率(0.83%)、慢性病患病率(4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流动性强等原因,外来人口中存在着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对卫生服务利用较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程度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实施等问题。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一些应对思路,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尽量向外来人口倾斜,卫生部门与其他各部门联动起来做好外来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外来人口的健康意识,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卫生服务 医疗保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朱春奎
基于2013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Ordered Probit模型,发现:上海外来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受到居住证效应、时间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社会保障效应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因素对上海市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并不显著。本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上海市改革居住证积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制定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户口 流动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戴贤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外来人口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逐渐成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状况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文章根据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展望上海未来外来人口规模及分布的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地区分布 上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 产业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军
外来人口引发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现有管理模式“重堵轻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跨越单纯“制度管理”的障碍,更多关注城镇外来人口的心理需要,以人为本,构建“满足需要,强化服务,科学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外来人口 以人为本 管理模式 社会心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文娜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演化表现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永昌
外来人口集聚模式和演化过程是考察外来人口空间行为的重要量度指标,通过量度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可以更好地构建城市社会空间的优化模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总结。大城市边缘区外来人口具有与城市中心不尽相同的特征,解析这些特征是研究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空间行为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特征与集聚成因,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基本形式与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城市外来人口的重构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姚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分解法对本地市民、农民工和外来市民三个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不同分位数上,三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2)个人禀赋和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收入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3)不同群体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和制度性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大部分分位数上制度性歧视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特征差异。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工资差异 分位数分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空间分布 广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
文中的外来人口,是指第四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离开户口所在地一年以上的人口,属于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是未发生户口迁移的实际迁移人口。据“四普”资料,1990年6月30日全国有这类人口2131.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8%,但广东省该比例达5.25%,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首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侯佳伟
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已成为北京外来人口生活居住的主要地区。200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上万人的街道有102个,占到街道总数的30.4%,集中居住了74.4%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高度聚集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消失,并会随着北京的发展,形成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聚集区。聚集区可以按照内部结构划分为缘聚型和混居型,依照行业依托情况分为完全依托、半依托和无依托。从动态角度来看,社会实行最低工资限额并能让向上流动成为可能,无依托型外来人口聚集区或许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中转功能之后,转型或消失。完全依托型和半依托型聚集区问题则只能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分布及配套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流动人口 聚集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