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9)
2023(6772)
2022(5063)
2021(4541)
2020(3629)
2019(7743)
2018(7865)
2017(14749)
2016(8134)
2015(9009)
2014(9112)
2013(8558)
2012(7783)
2011(7034)
2010(7689)
2009(7628)
2008(6855)
2007(5986)
2006(5561)
2005(5086)
作者
(24141)
(20335)
(20286)
(19222)
(13000)
(9640)
(9020)
(7769)
(7617)
(7304)
(7244)
(6857)
(6682)
(6551)
(6513)
(6369)
(6058)
(5876)
(5834)
(5829)
(5260)
(5043)
(5035)
(4794)
(4609)
(4530)
(4520)
(4518)
(4122)
(4103)
学科
(33257)
经济(33219)
管理(19695)
(19624)
(14959)
企业(14959)
中国(11347)
(11320)
方法(9959)
业经(9131)
(8464)
数学(7941)
数学方法(7789)
农业(7515)
地方(7032)
(6981)
(6879)
贸易(6876)
(6773)
金融(6772)
(6731)
(6662)
(6381)
理论(5905)
(5862)
银行(5842)
(5626)
发展(5415)
(5402)
(5203)
机构
大学(119649)
学院(119052)
(47063)
经济(46116)
研究(45667)
管理(39135)
中国(33275)
理学(33227)
理学院(32730)
管理学(31922)
管理学院(31692)
科学(28548)
(26000)
(24090)
(22391)
研究所(22035)
(21557)
中心(19224)
(19116)
(18480)
师范(18283)
业大(17794)
农业(17640)
财经(17160)
(16473)
北京(16213)
(15608)
经济学(15207)
师范大学(14917)
(14688)
基金
项目(77822)
科学(60732)
研究(56913)
基金(55831)
(49755)
国家(49333)
科学基金(40860)
社会(36280)
社会科(34106)
社会科学(34094)
(29941)
基金项目(28591)
教育(26213)
(25740)
自然(25576)
自然科(25009)
自然科学(24998)
自然科学基金(24561)
编号(23015)
资助(21864)
成果(20022)
重点(18403)
(17594)
(16832)
课题(16788)
(15662)
国家社会(15299)
(14850)
创新(14751)
科研(14706)
期刊
(56938)
经济(56938)
研究(36827)
中国(24319)
(22402)
学报(22070)
科学(19595)
大学(16762)
(15995)
教育(15866)
学学(15594)
管理(15419)
农业(15349)
(11853)
金融(11853)
经济研究(9457)
业经(9272)
技术(9060)
财经(8601)
(7791)
问题(7688)
(7526)
国际(7423)
(7045)
(7028)
世界(6588)
业大(6013)
现代(5694)
图书(5646)
(5278)
共检索到18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颖  
"逆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一大热点现象,以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边境俢墙、控制移民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爆发为标志,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以美英为代表的曾经的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如今成为"逆全球化"的积极煽动者和决策执行者,不顾国际责任与担当,试图从本国利益出发,向国家主义回归。通过"逆全球化"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表现可以发现,"逆全球化"背后体现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失衡诱发的深刻危机。新自由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失衡,不仅是"逆全球化"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且显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与"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的虚伪,也是当前欧美国家政治、文化领域出现全球化逆动的根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长安  丁晓钦  
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兴起,经济金融化现象出现,随着后来冷战结束,西方金融资本在全球过度扩张,攫取巨额利益,导致了各种问题。200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后,由于金融寡头的统治根基没有受到实质影响,维护其利益的新自由主义依然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金融化基础上又呈现出金融政治化、精英分裂化、民主空壳化、军事扩散化等新特征。文章认为,当前西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动向,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应对新变局而采取的策略,反映了资本主义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文章回顾了当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即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从金融化与金融霸权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新自由主义。研究表明,金融化加速了危机的进程,而金融霸权则使危机具备了全球性质,新自由主义必然会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洁  
新自由主义以社会进步的名义粉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质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一荒谬的平等观给予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并指出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对平等的威胁,更成为自由的桎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而贫穷和失业作为资本逻辑的副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难以根除。基于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不仅追求机会平等,也极力纠正物质不平等。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平等蓝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论乌托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海祥  吴东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公共领域民营化改革已成为席卷全球的且无法抗拒的浪潮。尽管拉美等国被动的民营化实践证明:缺乏普适性的西式"休克疗法"并不能使公共事业改革走向"善治",然而随着皮埃尔.布迪厄的去世和乔姆斯基的"投降","对新自由主义的思考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自由主义"蔓延的野火之中,欧美民营化的"典范"被无限制复制,甚至在中国,民营化也渐趋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微不足道,但布迪厄们的批判却警告我们:在对新自由主义民营化的"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自由市场、民主等主张顶礼膜拜时,更应该反思"普世价值"的普适性,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之于中国发展的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竟辉  
批判新自由主义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对新自由主义釜底抽薪式地批判,就必须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而要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就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阶级立场、政治图谋和实践危害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既是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所要掌控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两个巩固"所要把握的实践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邓久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进一步从经济中"脱嵌",最终使得"经济"成功脱嵌于"社会"。在经济"脱嵌"中,市场"脱嵌"非常关键。文章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角度重新梳理市场的本源,认为市场脱嵌是一项严密的计划和系统工程,自由市场是一种伪善和乌托邦。同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完全收缩于市场,使得市场脱嵌于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反过来也会有害于市场本身。经济"嵌入"社会的前提是市场"嵌入"经济,而市场"嵌入"首先需要的是经济理论回归本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林  任新建  
本文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演变路径、传导机制、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模式进行了归纳,对金融危机的新自由主义本质进行了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恰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森  袁明旭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门淑莲  程秋芬  
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新自由主义"出发,即从新自由主义诸般理论主张到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种种实践,分析新自由主义改革与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圣平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一直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观著称于世,但这种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刘迎秋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既有左翼、右翼之分,又有广义、狭义之别,还呈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三种存在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兴衰均源于危机。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狭义新自由主义对于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因此而证明了它的失败。反思当前这场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其发生原因与机理,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长期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中林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同时,新自由主义在执思想界之牛耳,不仅在学界登堂入室,成为支配性学说,而且在政治、经济领域具有压倒性的地位。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这种变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国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和调控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强力践行新自由主义的结果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将世界带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