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7)
2023(6032)
2022(5116)
2021(4961)
2020(4242)
2019(9954)
2018(10017)
2017(19720)
2016(10913)
2015(12151)
2014(12183)
2013(11882)
2012(10663)
2011(9665)
2010(9902)
2009(8886)
2008(8673)
2007(7520)
2006(6356)
2005(5689)
作者
(30661)
(25291)
(25260)
(24392)
(16373)
(12271)
(11545)
(9831)
(9558)
(9276)
(8717)
(8694)
(8226)
(8198)
(8004)
(7907)
(7618)
(7522)
(7343)
(7266)
(6349)
(6304)
(6301)
(5849)
(5847)
(5809)
(5695)
(5560)
(5216)
(5030)
学科
(42990)
经济(42956)
管理(27805)
(27272)
方法(25732)
数学(23738)
(23441)
企业(23441)
数学方法(23166)
中国(9622)
理论(9417)
(9411)
(8823)
(8504)
(8304)
贸易(8298)
(8134)
业经(7805)
(7293)
(6958)
银行(6951)
教学(6915)
(6851)
金融(6851)
技术(6627)
(6622)
(6393)
财务(6361)
财务管理(6349)
企业财务(6023)
机构
大学(148983)
学院(148681)
(59088)
经济(57784)
管理(56604)
理学(49456)
理学院(48879)
研究(48301)
管理学(47474)
管理学院(47224)
中国(37788)
(30784)
科学(30433)
(27114)
(24776)
(24122)
中心(22874)
研究所(22715)
业大(22487)
财经(22133)
(21245)
(20242)
北京(19272)
(19202)
农业(19142)
师范(18968)
经济学(18727)
(17630)
(16986)
经济学院(16917)
基金
项目(102496)
科学(81090)
基金(75171)
研究(71425)
(66472)
国家(66001)
科学基金(56856)
社会(44442)
社会科(42298)
社会科学(42285)
(40340)
自然(39009)
基金项目(38784)
自然科(38255)
自然科学(38247)
自然科学基金(37564)
教育(35798)
(34835)
资助(33399)
编号(28193)
重点(23674)
(22887)
成果(22463)
(21680)
(20712)
课题(20497)
创新(20213)
科研(20130)
教育部(19836)
计划(19586)
期刊
(57310)
经济(57310)
研究(41875)
中国(29728)
学报(24389)
科学(22043)
管理(21438)
(21030)
(20676)
教育(20091)
大学(18458)
(18318)
金融(18318)
学学(17542)
技术(14707)
农业(14222)
财经(11044)
经济研究(10521)
统计(9941)
(9471)
(9038)
业经(8609)
(8204)
决策(8094)
技术经济(7465)
问题(7207)
(6866)
科技(6641)
理论(6516)
商业(6515)
共检索到21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平  李凯  
传统的汇率货币模型建立在理性预期基础上,无法解释现实中的汇率波动。本文放松了理性预期的假定,并引入"适应性学习"来考察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模型。结果表明:在"适应性学习"引入之前,货币模型预测能力比不上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而在引入之后,其预测能力大幅改善,很好地模拟了汇率实际波动。因此传统的货币模型并没有完全失效,引入"适应性学习"后仍然适宜于刻画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走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玉娟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状况对M-F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明确了在“软钉住汇率制”下,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之间的自平衡能力有限,货币政策有效性削弱。根据我国当前经济过热的内部失衡与“双顺差”的外部失衡并存的经济表现,应该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让人民币升值,并加大力度配合银行改革及其他配套政策,以放宽减压渠道的方式恢复经济内外平衡。发挥利率——汇率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的协同效应,是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英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的中美两国月度数据,应用计量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及模型中的三个相对变量(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相对国民收入、相对利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有效汇率下,三个相对变量不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而在名义人民币汇率下,中美两国相对货币供给量和相对利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反向的,而相对国民收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理论结论不完全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三个长期影响因素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楠  
本文从东亚货币博弈均衡的汇率条件入手,结合资本项目与贸易账户不同角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动态进行了回溯,研究发现:(1)核心货币大国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有效实施至关重要。(2)在2001年至2011年期间,人民币风险溢价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趋势相近,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存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3)2003年至201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余额年移动平均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于中国贸易余额乃至经常项目平衡的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内外均衡分析及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的拓展,实证测算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2011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接近均衡实际汇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云飚  张子璇  
文章根据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2015年8月—2021年3月的每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M2)是汇率USD/CNY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汇率的变动主要是靠自身的变动以及自身滞后期的推动,其次才会受到广义货币M2的影响,而与流通货币(M0)和狭义货币(M1)并无直接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精准调控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重视汇率改革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由此促进我国的汇率改革之路能够更加平稳且健康地向前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智  邱念坤  
货币主义汇率决定模型是在浮动汇率制下发展起来的极具影响力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但在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研究中,对该模型涉及较少。运用中美两国1994-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货币主义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狭义的货币模型以及调整后的狭义货币模型和调整后的广义货币模型均不适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而考虑了持币机会成本的广义货币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本文在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基础上,加入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差异因素进行扩展,运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了产出、货币供给、利率对1994-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较好的解释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各个因素。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差显著影响着货币模型的购买力平价和名义汇率的偏离,但是BS效应并不存在。主要原因是作为政策手段的人民币汇率一直被低估,名义汇率低于贸易品购买力平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京  
为了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本文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该模型回归货币购买力的本质,克服了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选取可比较一篮子商品的困难。经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状况的实证检验发现:2005-2010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除2007年、2008年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外,其他年份均被高估;2012-2014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被低估,只是各年的低估幅度不同;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均值相对于实际汇率的均值在总体上被高估28.03%,名义汇率在中长期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丽娟  
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度量是汇率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用SV-t模型对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及欧元汇率收益的波动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VaR和ES方法对其风险进行动态的度量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V-t模型能够刻画出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征;人民币对美元的VaR基本反映出其最大可能的损失;人民币对日元及欧元的Va R则低估了实际的风险水平,相应的ES虽保守却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尾部风险。文章最后也对中国汇率市场的风险管理及风险监管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钟剑  孟浩  
目前,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上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外贸商品价格的大国经济体。在市场出清条件下,以进出口商品价格为媒介,使用时间跨度长达2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5年的时间序列来观察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外贸差额(顺差)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相关性并不高,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期间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带来中国外贸顺差的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也往往和外贸顺差的增加同时出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牛晓健  陶川  
本文基于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理论,通过引入乘法形式,对原加法形式下适应性预期的演进过程进行了从算术平均到几何平均的变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用于研究在相对水平下自变量的变动预期对因变量影响的对数计量模型,从而解决了原加法形式无法应用于对数计量模型的难题;且模型通过二次迭代保证了参数的恰好识别并提供了克服其内生性的有效方法。作为模型的应用,本文选取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贷款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数据,结合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揭示了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所具有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及其对外汇贷款变动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燕  赵泽阳  
适应性效率是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考察制度的经济绩效问题,反映了时间进程中与经济变化相适应的制度变迁效率。从适应性效率审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模式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增进了适应性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效率的损失。文章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要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并加强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以提高制度整体的适应性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