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
- 2023(491)
- 2022(459)
- 2021(392)
- 2020(307)
- 2019(693)
- 2018(674)
- 2017(1251)
- 2016(675)
- 2015(717)
- 2014(692)
- 2013(637)
- 2012(543)
- 2011(589)
- 2010(534)
- 2009(559)
- 2008(538)
- 2007(491)
- 2006(401)
- 2005(464)
- 学科
- 米(1873)
- 玉(1866)
- 玉米(1866)
- 黍(1708)
- 玉蜀黍(1707)
- 蜀(1707)
- 蜀黍(1707)
- 济(1519)
- 经济(1517)
- 业(1047)
- 管理(987)
- 农(963)
- 企(766)
- 企业(766)
- 学(707)
- 中国(623)
- 业经(555)
- 教育(543)
- 农业(497)
- 理论(491)
- 方法(474)
- 贸(460)
- 贸易(460)
- 易(446)
- 和(381)
- 制(343)
- 地方(338)
- 产品(314)
- 市场(314)
- 研究(301)
- 机构
- 学院(9719)
- 大学(9662)
- 农(4359)
- 研究(4206)
- 农业(3694)
- 科学(3417)
- 业大(2859)
- 中国(2689)
- 所(2672)
- 济(2468)
- 研究所(2453)
- 农业大学(2423)
- 经济(2394)
- 京(2187)
- 管理(2159)
- 业(2135)
- 科学院(1948)
- 理学(1902)
- 理学院(1831)
- 省(1831)
- 中心(1766)
- 管理学(1745)
- 管理学院(1736)
- 范(1598)
- 师范(1578)
- 北京(1471)
- 室(1408)
- 技术(1385)
- 江(1306)
- 实验(1302)
共检索到14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传东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流行地域广、涉及民族多的传统贺诞民俗。"送祝米"的原始意义包含宗教信仰和实用保健两个方面,它既与我国的巫文化传统特别是民间对"米"的崇拜有关,也与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助有关。这项民俗的起源虽难考证但其传统略可追溯,魏晋时期出于实用和宗教的"送米"现象均已经出现,特别是"麻姑掷米"传说与"送祝米"的原始意义深相契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梅亮
农村传统文化习俗对农户消费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对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分析应注重对农户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进行解读。在市场冲击下,农户基于对人情面子等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会寻求面子成本替换以节约交易费用,这有利于"关系型信用"向"契约型信用"转变,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性金融发展。因此在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的安排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习俗的特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真实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政策。
关键词:
传统文化习俗 市场冲击 消费性金融需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美英
凉山彝族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凉山彝族的认知思维、价值取向、信仰表达、生存智慧的实践性逻辑,蕴含着子孙尊祖敬祖的祭祀义务和祖先荫庇后代互惠性表达的人神关系,还承载着凉山彝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加强合作,调解家支纷争、化解矛盾等协调人际关系的文化适应性策略。凉山彝族传统饮食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凉山彝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凉山彝族 饮食习俗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崇旺
明清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期,也是商人文化习俗发展,日趋成熟的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商人,在因袭前人的遗风故俗基础上,并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具有行业及地域性特征的文化习俗。开展对这一时期商人文化习俗的研究,有助于明清商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限于笔力和篇幅,本文着重对明清商人的经营文化习俗作一系统的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启才
习俗是一种最基本的非正式制度,它以一种文化的力量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但现有的经济学对习俗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习俗不仅对需求、投资和区域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市场的稳定、消费心理的引导、经济信息的提供、制度的创新和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建设性功效。
关键词:
习俗 经济效应 民族经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华
长期形成的地方习俗成就了当代温州人创造的经济奇迹,今天温州发展的瓶颈也恰恰来自于此,突破瓶颈必然要经历一个转变的过程,而实现习俗转型并不单是温州人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鹰
古老的中国是礼仪之帮。中国人一向注重礼尚往来。婚丧嫁娶,老人寿辰,子女升学、新居乔迁,小孩生日、新年压岁等等,都少不了送份礼物,以示恭喜和祝福。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乡交往的频增,鉴赏水平的提高,传统观念的更新,结交范围的扩大,盛行了几千年的赠现金,送实物的陈规旧俗在悄然地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江心
“天使之城”的曼谷 曼谷市是泰国的首都,位于湄南河下游。距泰国湾40公里,面积290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全国人口的1/10居住在这里。 湄南河将曼谷市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曼谷,西部是吞武里,合称大曼谷。曼谷的原意是“天使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隆萱
责任心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个体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教育、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责任心不仅是每个个体必须拥有、应该养成,即必须持有的一种重要的个性品质,更是一种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人才进入21世纪的护照。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与家庭养育习俗和社区文化习俗等等外部因素也有极大的关系。孩子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习俗,有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养成;"宽范围"的人际交往对儿童责任心的养成利大于弊。
关键词:
习俗 儿童 责任心 养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隆萱
八连的婴幼儿养育习俗中,看护者初期的一些做法,如,月子里就"教"孩子和来串门的寨邻"对话"、经常和孩子说话等做法非常符合脑科学原理,并且切合一些教育学家倡导的语言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出生之日开始的做法。同时,八连村民对语言在生活中所起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清醒、深刻的认识,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语言使用和语用观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而形成的语言使用习俗可以用丰富多彩、面面俱到来形容。这些凝聚着少数民族民众智慧、经验的语言教育习俗,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语言使用 习俗传承 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中一
本文透过对一个地区两个时期的婚俗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农村改革开启了农村社会婚嫁习俗各个方面的重塑,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农村社会婚嫁习俗形式的更迭和内容的变异。在此意义上,乡村婚姻习俗的变迁过程实际是传统婚姻习俗与现代婚姻理念的互动过程,互动的结果并不是哪一方完全消灭对方,而是由冲突而融合,由融合而再造。农民正对传统婚嫁习俗和现代婚姻文化二者同时进行"扬弃",从而创造了一种包含两者因素又不同于任何一方的婚俗新样态。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婚俗 乡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学校习俗是影响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解学校习俗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物化环境、仪式或周期性活动、行为习惯和传统三个学校习俗的考察途径,提出了如何形成与强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习俗命题。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习俗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永安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从尧舜禅让中的舜囚尧,以及典籍中的类比性描述,对《尚书》中年龄数字的剖析,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尧舜禹禅让的真相是老人自死习俗,周期三年。商末周初,随着观念和习俗的演变,老人生命的终结,逐渐由自死的形式过渡到自然死亡的形式,该习俗已经在国家层面不复存在,并分别演化成"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官礼、"三年之丧"的丧礼。老人自死是那个时代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关键词:
老人自死 尧舜禹禅让 巫术思维 道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