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6)
- 2023(17503)
- 2022(15370)
- 2021(14699)
- 2020(12363)
- 2019(28684)
- 2018(28808)
- 2017(56547)
- 2016(30958)
- 2015(35110)
- 2014(35602)
- 2013(35069)
- 2012(32507)
- 2011(29623)
- 2010(30033)
- 2009(28075)
- 2008(27870)
- 2007(25174)
- 2006(22004)
- 2005(19562)
- 学科
- 济(127233)
- 经济(127092)
- 管理(88645)
- 业(87197)
- 企(69849)
- 企业(69849)
- 方法(59835)
- 数学(52549)
- 数学方法(51745)
- 农(38094)
- 中国(33810)
- 财(32758)
- 业经(28015)
- 学(26269)
- 地方(25877)
- 农业(25361)
- 制(24673)
- 贸(24278)
- 贸易(24269)
- 易(23583)
- 理论(21090)
- 银(20460)
- 银行(20406)
- 务(20248)
- 财务(20157)
- 财务管理(20112)
- 行(19429)
- 和(19388)
- 企业财务(19006)
- 技术(18920)
- 机构
- 学院(449806)
- 大学(448007)
- 济(179756)
- 管理(176134)
- 经济(175673)
- 理学(151911)
- 理学院(150232)
- 研究(148474)
- 管理学(147452)
- 管理学院(146641)
- 中国(111806)
- 京(95450)
- 科学(92550)
- 财(84461)
- 所(75799)
- 农(74454)
- 研究所(68664)
- 中心(68011)
- 业大(67264)
- 江(67063)
- 财经(66912)
- 北京(60796)
- 经(60405)
- 范(59448)
- 师范(58920)
- 农业(58504)
- 州(54621)
- 院(53526)
- 经济学(53345)
- 财经大学(49278)
- 基金
- 项目(297009)
- 科学(232008)
- 研究(218461)
- 基金(212391)
- 家(183972)
- 国家(182420)
- 科学基金(155904)
- 社会(134427)
- 社会科(127302)
- 社会科学(127269)
- 省(117347)
- 基金项目(112159)
- 教育(101771)
- 自然(101455)
- 自然科(98993)
- 自然科学(98967)
- 划(98400)
- 自然科学基金(97165)
- 编号(91753)
- 资助(89263)
- 成果(75454)
- 重点(66457)
- 部(65376)
- 发(63831)
- 课题(63456)
- 创(60914)
- 创新(56759)
- 科研(56460)
- 项目编号(55865)
- 教育部(55787)
- 期刊
- 济(198534)
- 经济(198534)
- 研究(131923)
- 中国(82822)
- 学报(69182)
- 农(68208)
- 财(64061)
- 管理(63351)
- 科学(63344)
- 大学(52136)
- 教育(51432)
- 学学(49061)
- 农业(46705)
- 技术(40657)
- 融(40465)
- 金融(40465)
- 业经(34373)
- 财经(32039)
- 经济研究(31772)
- 经(27372)
- 问题(26531)
- 业(23667)
- 技术经济(22844)
- 图书(22684)
- 统计(22418)
- 理论(21817)
- 商业(21111)
- 版(20831)
- 贸(20830)
- 科技(20635)
共检索到65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平
产业扶贫旨在将贫困户的生产活动纳入社会产业大循环,因此其一直是全世界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产业精准扶贫出现了两条新路径:一是GTP路径,即向贫困户送猪崽、鸡苗和良种等资本,直接将贫困户的生产纳入当地的产业体系;二是GSP路径,即将扶贫资金折合现金并由贫困户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和选择产业。文章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微观主体行为模型以及基于农村公平和效率的农村福利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条新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拟探索出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平
产业扶贫旨在将贫困户的生产活动纳入社会产业大循环,因此其一直是全世界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产业精准扶贫出现了两条新路径:一是GTP路径,即向贫困户送猪崽、鸡苗和良种等资本,直接将贫困户的生产纳入当地的产业体系;二是GSP路径,即将扶贫资金折合现金并由贫困户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和选择产业。文章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微观主体行为模型以及基于农村公平和效率的农村福利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条新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拟探索出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最优路径及其政策支持空间。结果显示:在第3~4年的时间内,GSP路径要优于GTP,但是超过4年,GTP路径上的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就会累进性超过GSP。而且,在GTP路径上的时间越长,扶贫效果就越好。在中长期,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增加贫困户的初始资本额是进一步提高GTP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水平的重要环节。文章的结论对于提高我国精准扶贫的理论自信,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宸刚 丛雅静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战略创新和实施方略。通过论述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最优模式选择和关键实现路径,指出二者解决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真贫、真脱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满足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金融扶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于一
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能否兼顾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论文在对扶贫再贷款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运行的理论机理,探讨了"双限"政策对法人金融机构实现社会目标与财务目标"双重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灵活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创新政策竞价使用机制、扩大政策传导覆盖面以及完善再贷款资金投向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路径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路径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柯帆
保险具有天然的精准属性,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文章在分析我国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广西、河北等地区经验做法,提出强化贫困风险防范意识、开发配套扶贫保险产品、创新农村保险服务载体、推广"保险+"扶贫模式、完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等保险扶贫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 精准扶贫 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柯帆
保险具有天然的精准属性,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文章在分析我国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广西、河北等地区经验做法,提出强化贫困风险防范意识、开发配套扶贫保险产品、创新农村保险服务载体、推广"保险+"扶贫模式、完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等保险扶贫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 精准扶贫 发展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颜盛男 孙芳城 王成敬 蒋水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规范与政府扶贫行为之间的"连接器",是政府精准扶贫制度从文本走向行动、将思想付诸现实的关键一步,对政府扶贫治理的成效至关重要。在界定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内涵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路径等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国家扶贫战略实施和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才生 栾添
我国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人均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收入结构的作用出现了分化,显著地促进了财产性收入,但是对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效应却不显著,对工资性收入则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产业扶贫政策对五保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的效应要弱于一般农户,但是产业扶贫对边缘贫困农户的影响效果没有对深度贫困农户的影响效果显著。因此,我国今后的扶贫工作要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户,依靠本地特色优势,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降低产业扶贫门槛,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切实把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到应该扶贫的对象,缩小贫困差距,使农村经济均衡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倬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路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媛婷 王帆
通过分析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之后的问责方式以及问责路径,针对现阶段问责路径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辅以Q市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问责案例进行具体阐述,以期通过恰当的问责方式提升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效果。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跟踪审计 问责方式 问责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胡俊生
新时代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而"互联网+"正是农村精准扶贫路径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农村网络服务配套落后、扶贫大数据系统应用进程缓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互联网+"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融合度还不够高。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化解信息鸿沟;优化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实现扶贫资源共享;增强"互联网+"精准扶贫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扶贫项目。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扶贫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扶贫路径 帮扶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停 赵梦媛 金菁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