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
- 2023(870)
- 2022(656)
- 2021(608)
- 2020(551)
- 2019(1246)
- 2018(1155)
- 2017(1991)
- 2016(1212)
- 2015(1398)
- 2014(1229)
- 2013(1212)
- 2012(1171)
- 2011(1103)
- 2010(1122)
- 2009(1040)
- 2008(1050)
- 2007(1025)
- 2006(889)
- 2005(726)
- 学科
- 学(3476)
- 林(2586)
- 森(2584)
- 森林(2584)
- 资源(2348)
- 土地(2273)
- 济(2090)
- 经济(2083)
- 地(1872)
- 草(1785)
- 耕(1713)
- 生态(1697)
- 耕地(1649)
- 业(1326)
- 农(1286)
- 生态学(1239)
- 土壤(1199)
- 壤(1199)
- 管理(1065)
- 环境(982)
- 农业(981)
- 原(722)
- 草原(722)
- 方法(715)
- 物(662)
- 企(659)
- 企业(659)
- 森林土壤(618)
- 数学(616)
- 中国(614)
- 机构
- 大学(17483)
- 学院(17366)
- 研究(9096)
- 农(8639)
- 科学(8391)
- 业大(7133)
- 中国(6603)
- 农业(6452)
- 所(5815)
- 林业(5704)
- 研究所(5588)
- 京(5087)
- 管理(4892)
- 省(4872)
- 农业大学(4440)
- 林(4371)
- 济(4329)
- 经济(4216)
- 室(4213)
- 实验(4114)
- 院(4035)
- 资源(3946)
- 理学(3936)
- 实验室(3891)
- 理学院(3860)
- 中心(3745)
- 重点(3690)
- 管理学(3689)
- 管理学院(3675)
- 北京(3642)
共检索到2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鑫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大批湿地被破坏,大量鸟类迁徙他乡,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减少,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功能显著下降。因此,树立湿地保护理念,实施退耕还湿工程,着力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应引起重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默
通过对陕北退耕还林(草)区的深入调研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观念落后、技术缺失和农地分散经营等因素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后退耕时代”只有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草)成果“保得住、不反弹”。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结构调整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转利 罗剑朝 张海鹏 王勇胜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博弈 补偿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政策 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绩效管理 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造林结构 演化博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根 方丽青
“退耕还林”的本质是把一度为了生产粮食而毁林开垦的土地,停止耕种,重新造林,恢复森林。目前不少译文把“退耕还林”译为grain for green(绿化),或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land(把农地转为林地)等,使人易误认为是荒山造林绿化(荒山→森林)或把现有农业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农地→林地)。文章认为,要把“退耕还林”译得科学规范,必须抓住其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给出了conversion of farmland back to forests,transfer of farmland back toforests和forest rehabilitation f...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育材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的成绩。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为谁创造成绩、如何创造成绩、怎样才算成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新形势下的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研究进展 文献统计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云峰 王永莲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在目前政府主导型的退耕还林治理体制下,农民是退耕还林的具体执行者。政府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契约的安排决定了退耕还林的绩效。总的来看,目前的退耕还林契约具有组合型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契约安排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了确保退耕还林的绩效,国家应该坚持契约安排并维护政府承诺的可信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契约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晋涛 曹轶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沈桂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