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7)
- 2023(4710)
- 2022(3985)
- 2021(3607)
- 2020(3099)
- 2019(6889)
- 2018(6913)
- 2017(13256)
- 2016(7281)
- 2015(8196)
- 2014(8253)
- 2013(8122)
- 2012(7530)
- 2011(6793)
- 2010(6959)
- 2009(6780)
- 2008(6816)
- 2007(6274)
- 2006(5596)
- 2005(5407)
- 学科
- 济(28169)
- 经济(28097)
- 管理(27692)
- 业(23188)
- 企(19939)
- 企业(19939)
- 制(11939)
- 财(11223)
- 方法(9427)
- 农(8293)
- 体(8112)
- 数学(8000)
- 数学方法(7934)
- 中国(7667)
- 业经(7459)
- 体制(6974)
- 务(6555)
- 财务(6539)
- 财务管理(6519)
- 企业财务(6170)
- 地方(6145)
- 银(5891)
- 银行(5886)
- 税(5702)
- 融(5629)
- 金融(5627)
- 行(5612)
- 环境(5565)
- 税收(5325)
- 收(5295)
- 机构
- 大学(105124)
- 学院(104386)
- 济(44291)
- 经济(43302)
- 管理(39882)
- 研究(34964)
- 理学(33543)
- 理学院(33170)
- 管理学(32718)
- 管理学院(32513)
- 中国(28282)
- 财(25122)
- 京(22970)
- 科学(19147)
- 财经(18638)
- 江(17483)
- 所(16848)
- 中心(16832)
- 经(16774)
- 农(15046)
- 研究所(14654)
- 北京(14508)
- 经济学(13964)
- 财经大学(13717)
- 业大(13693)
- 州(13515)
- 院(12908)
- 范(12651)
- 师范(12549)
- 经济学院(12465)
- 基金
- 项目(66914)
- 科学(53487)
- 研究(50555)
- 基金(49530)
- 家(42070)
- 国家(41707)
- 科学基金(36574)
- 社会(33706)
- 社会科(31919)
- 社会科学(31912)
- 基金项目(26298)
- 省(25140)
- 教育(23075)
- 自然(22589)
- 自然科(22033)
- 自然科学(22027)
- 自然科学基金(21646)
- 划(21571)
- 编号(20080)
- 资助(19767)
- 制(19392)
- 成果(17070)
- 部(15652)
- 重点(14963)
- 课题(14456)
- 创(14092)
- 国家社会(14060)
- 发(13845)
- 教育部(13780)
- 性(13586)
共检索到168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念念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建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退市机制虽然已在中国实施 ,但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 :细化退市标准 ,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建立股本保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炳
一、引言近年来,“郑百文”事件以及PT水仙、PT农商社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连年巨额亏损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立法的完善问题。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在具体操作中应有一套程序性规范,不能过于简单、草率,完善退市缓冲机制对上市公司及整个资本市场意义重大。所谓的缓冲机制,就是指在上市公司出现应当退市的情形时,应采取一些措施,使其平稳地退出市场,以缓解其骤然退市的负面效应,以避免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金钜
<正>退市新规发布实施以来,“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常态化退市机制已逐步形成,多元化退市渠道逐渐畅通,与注册制形成正反馈2006年以来,A股退市制度先后经历了五次改革优化。2020年,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沪深交易所)启动了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工作,并于2020年12月31日分别发布了退市新规。2022年11月,证监会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要在出口端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并强调要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进行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俊生
2016年3月21日晚间,上交所发布消息称,终止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上市公司退市,中国股市10多年前即已出现,但大多是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而★ST博元,尽管早已因连续亏损而"戴帽",但此次上交所终止其上市的理由,是因为其出现了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这在中国股市上还是第一家,这也显示了管理部门坚决依法治市的鲜明态度。违法公司退市,这是我国《公司法》规定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宗新 杜长春
从我国退市制度发展历程及其实施效果看,退市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上市公司"壳"资源非理性炒作,证券投资环境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进而增加了市场风险。因此,完善退市制度符合我国证券市场深化的内在需求,借鉴成熟证券市场退市经验,加强退市标准的确定、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仍需要更多的政策以及制度予以配合和完善。
关键词:
退市制度 股市生态 上市公司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伍坚 施羿言
美国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低价股欺诈引发了证券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改革,并最后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一美元退市"规则,"面值退市"制度便起源于此。我国自引入这一制度以来,经过多轮立法演变,"面值退市"制度开始在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市场规避等值得反思的现象。现行制度还可以从缓冲性规则构建、风险警示机制加强以及投资者救济保护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面值退市 一美元退市 缓冲性规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退市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已不能回避。因此,我国已于2001年12月5日发布了新的退市办法,取消了Pt制度,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退市机制 股票 证券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士奇 黄立宪
本文叙述了我国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的退市现状,分析了当前创业板退市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优秀资本市场退市机制,提出了我国建立健全创业板退市机制的具体建议,以期创业板市场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特别是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创业板 退市机制 问题探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元 房坤
创业板退市制度是创业板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对于创业板市场运行的稳定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创业板市场建立以来,退市制度由于各种因素迟迟未能推出,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的创新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借鉴国外主要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为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推出提供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退市机制 配套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黎尔平 梁楠
韩国证券市场自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在探索中逐步消除股市发展的不利因素,证券市场保持高流动性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改革。韩国在完善细化退市制度与法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严格规范海外企业退市,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与研究。
关键词:
退市机制 韩国经验 资本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贻芬
退市机制失灵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资源配置低效的主要原因。面对退市机制建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大股东与证券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股权滥用现象,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降低退市成本和监管成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市机制 股权滥用 监管 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才斌 汤文仙
本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在无退市机制以及目前退市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功能的种种非正常表现;同时针对我国股市目前退市机制的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然后展望了我国完善的退市机制将对股票市场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退市机制 股市功能 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翔程 时海鑫
创业板是风险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退市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对该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香港地区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概况,对该市场的退市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该市场的退市效率和市场价值,并分析其退市制度建设对沪深股市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业板 香港创业板 退市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