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0)
- 2023(5760)
- 2022(4996)
- 2021(4542)
- 2020(3827)
- 2019(8714)
- 2018(8597)
- 2017(16460)
- 2016(8932)
- 2015(9868)
- 2014(9746)
- 2013(9476)
- 2012(8704)
- 2011(7881)
- 2010(8027)
- 2009(7676)
- 2008(7607)
- 2007(6966)
- 2006(6161)
- 2005(5897)
- 学科
- 管理(34771)
- 济(33246)
- 经济(33163)
- 业(29667)
- 企(26166)
- 企业(26166)
- 财(15163)
- 方法(14078)
- 制(12794)
- 数学(12103)
- 贸(12064)
- 贸易(12060)
- 数学方法(12018)
- 易(11938)
- 出(11406)
- 农(9318)
- 体(8757)
- 中国(8713)
- 业经(8415)
- 务(8242)
- 财务(8223)
- 财务管理(8199)
- 口(7859)
- 出口(7856)
- 出口贸易(7856)
- 企业财务(7783)
- 体制(7564)
- 银(6735)
- 银行(6724)
- 行(6422)
- 机构
- 大学(129571)
- 学院(127552)
- 济(57771)
- 经济(56707)
- 管理(51322)
- 理学(44316)
- 理学院(43919)
- 管理学(43438)
- 管理学院(43205)
- 研究(40531)
- 中国(32190)
- 财(31209)
- 京(26274)
- 财经(23937)
- 经(21715)
- 科学(21246)
- 江(19907)
- 所(19168)
- 经济学(18881)
- 中心(18717)
- 农(18012)
- 财经大学(17792)
- 经济学院(17056)
- 研究所(16821)
- 业大(16581)
- 北京(16017)
- 州(14833)
- 院(14808)
- 商学(14615)
- 商学院(14494)
- 基金
- 项目(83924)
- 科学(68404)
- 基金(64679)
- 研究(62656)
- 家(55330)
- 国家(54911)
- 科学基金(48497)
- 社会(43155)
- 社会科(41036)
- 社会科学(41031)
- 基金项目(34010)
- 省(30927)
- 自然(30328)
- 自然科(29682)
- 自然科学(29676)
- 自然科学基金(29210)
- 教育(28954)
- 划(26057)
- 资助(25971)
- 编号(24290)
- 制(22910)
- 部(20321)
- 成果(20260)
- 国家社会(18720)
- 重点(18496)
- 教育部(18239)
- 创(17908)
- 人文(17686)
- 创新(16880)
- 发(16676)
共检索到196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箐 魏建
中国公立医院现行的医生激励机制难以有效激励医生合理医疗。依据赫希曼(Hirschman)的"退出-呼吁"理论,文章首次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患者呼吁在约束医生行为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患者退出对医生行为的影响。当二者成本较低时,患者退出和呼吁能够约束医生合理医疗。但随着患者退出和呼吁成本的提高,上述机制作用下降,直至完全无效。此外,患者退出有利于正面激励医生。文章围绕降低患者的退出和呼吁成本,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入手,重构医生激励机制。
关键词:
退出 呼吁 激励 约束 医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建国 殷亚婕 陈超
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着眼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方面,退出——呼吁机制的提出,无疑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退出——呼吁机制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将退出机制作为公司治理的主导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建立以呼吁机制为主导的退出——呼吁机制模式应当是理性的选择。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拓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呼吁渠道,降低呼吁的成本,提高呼吁的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退出机制 呼吁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传洲
家族治理在我国私营企业乃至股份制企业中广泛存在,对于家族治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社会信任、文化传统、制度变迁、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从退出与呼吁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家族治理的各种模式,指出家族治理实质上是家族企业在具体经营模式和社会环境下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有机结合的必然和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治理结构 退出与呼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冠豪
"退出—呼吁"理论在分析公共品需求意愿揭示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解释力。我国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意愿偏低,呼吁渠道偏向行政部门,对相关信息渠道信任度不高。此外,呼吁的预期收益低,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行动力,而退出空间有限,退出成本高则降低了退出威胁的可信度,影响了"退出—呼吁"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公众的意愿表达强度、表达能力及行动力水平,给居民提供更大的退出选择权。降低退出成本将有助于完善公共品需求的揭示机制,改善政府部门供给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春先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纪年是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许继)总裁兼党委书记。他在许继当过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1984年12月主持许继工作至令。17年来,王纪年在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引下,结合许继实际,坚持实施、不断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使员工与企业相得益彰。王纪年说:许继的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实施并不断改进与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许继为什么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闯 李莉 杜楠
将人情与长期导向纳入渠道关系反应行为的研究框架中,考察人情对渠道成员呼吁与退出行为的影响。以家具制造商与经销商的渠道关系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情对渠道成员的呼吁行为有促进作用,而对退出倾向无显著影响;人情对长期导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长期导向在人情对呼吁与退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人情 长期导向 呼吁 退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闯 杜楠 夏春玉 周南
在关系营销范式下,营销渠道关系研究较少关注关系的结束。将渠道公平和长期导向纳入对渠道关系问题反应行为的研究框架中,考察感知公平(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渠道成员关系退出和呼吁行为的影响以及长期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供应商及其与经销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获得144个经销商样本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 17软件和多元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导向在感知分配公平与退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呼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渠道成员感知的分配公平对其退出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感知程序公平对退出则没有显著的影响;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呼吁都有显著的正向影...
关键词:
分配公平 程序公平 长期导向 退出 呼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冬林 汤吉军
本文从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角度重新审视美、日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差别,从而看到美国主要采取退出体制,日本主要采取呼吁体制。同时还指出,两国在企业外部和内部治理方面具有相互融合的倾向,考虑退出体制和呼吁体制各自的优点。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借鉴美国退出体制与日本呼吁体制,依据现实的经济条件吸纳呼吁体制和退出体制的优点,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关键词:
退出体制 呼吁体制 治理结构 沉淀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崔宏
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迫切要求发挥先进文化的生产力转化作用,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但提出新文化不等于建设新文化,文化"落地"必须依赖企业文化自身进化的基因。本文根据Hirschman(1970)提出的"退出—呼吁"理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高素质人才的行动重心更倾向于退出,而不是呼吁,这对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和文化建设十分不利。鉴于信任与忠诚文化基因对高素质人才的"退出—呼吁"机制的决定性影响,文章提出了以激活呼吁为中心,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信任与忠诚文化基因建设的六条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文章对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明晰的几个相关命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朝江 曹崇延
关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首次公开发行(IPO)上,且现存的文献大多认为IPO是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的最佳方式。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并购方式(M&A)在总体绩效上要优于IPO,仅在企业家激励效应方面逊于IPO。论文比较了风险投资主要退出机制,深入探讨了企业家激励效应问题,最后综合企业家控制权激励和财务利益两方面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最终表明:只要为企业家提供足够的财务补偿,并购方式也可以成为激励企业家的有效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周晶 董树军
赫希曼的"退出-呼吁-忠诚"理论对高校教师流失治理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和重要的借鉴价值。基于该理论的分析显示,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缺少有效的呼吁机制以及教师组织忠诚度的缺失。高校人事管理应完善教师退出回应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师呼吁回应机制,提高教师的组织忠诚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燕 沈雅琴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说明隐性存款保险机制是激励不相容的,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只有在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清算机制的条件下,才能够维护市场约束和最小化道德风险。为此,本文在分析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公共政策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相容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退出机制 激励相容 道德风险 市场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长春
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演变成了欧元区危机,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成为了当前欧元区危机的热点话题。借助赫希曼的退出—呼吁模型,本文认为,由于希腊退出获得的收益有限,而退出的政治成本、程序成本、经济成本等约束了希腊的主动退出行为,成员国退出对欧元区的巨大影响也使其他成员国并不愿让希腊退出,进行呼吁是应对欧元区提供的"产品质量"衰减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退出—呼吁模型 退出欧元区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