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0)
2023(11935)
2022(9567)
2021(8428)
2020(6669)
2019(14610)
2018(14377)
2017(27388)
2016(14635)
2015(16244)
2014(15829)
2013(15296)
2012(14009)
2011(12771)
2010(12980)
2009(12233)
2008(11848)
2007(10757)
2006(9906)
2005(9585)
作者
(41673)
(34457)
(34259)
(32527)
(22123)
(16364)
(15496)
(13291)
(13090)
(12384)
(11733)
(11588)
(11081)
(10907)
(10846)
(10666)
(10170)
(10147)
(9882)
(9842)
(8717)
(8449)
(8418)
(7992)
(7871)
(7701)
(7699)
(7681)
(7028)
(6685)
学科
(66567)
经济(66503)
管理(39650)
(39165)
(29901)
企业(29901)
中国(24062)
(20772)
地方(20456)
方法(18930)
业经(17581)
数学(15832)
数学方法(15699)
(14107)
农业(13919)
(13685)
金融(13684)
(13136)
银行(13122)
(12778)
(12772)
(12729)
(12199)
贸易(12185)
(11692)
(11022)
地方经济(10839)
环境(10232)
发展(10019)
(9993)
机构
学院(206330)
大学(201465)
(87178)
经济(85314)
研究(75234)
管理(74236)
理学(61677)
理学院(60998)
中国(60255)
管理学(59948)
管理学院(59576)
(43767)
科学(43134)
(42157)
(38127)
中心(34354)
研究所(33751)
(33355)
(33281)
财经(32052)
(28942)
(28607)
师范(28318)
北京(28196)
(27259)
(27122)
经济学(26838)
业大(26615)
农业(25595)
经济学院(23933)
基金
项目(127511)
科学(100971)
研究(97920)
基金(90607)
(77967)
国家(77247)
科学基金(66435)
社会(62803)
社会科(59561)
社会科学(59548)
(51250)
基金项目(46548)
教育(44291)
(42213)
编号(41056)
自然(39882)
自然科(38955)
自然科学(38948)
自然科学基金(38259)
资助(36338)
(33789)
成果(33729)
课题(29387)
重点(29093)
发展(27719)
(27255)
(27045)
(26845)
国家社会(25976)
创新(25099)
期刊
(110416)
经济(110416)
研究(68300)
中国(48852)
(33494)
(32176)
管理(30879)
(28419)
金融(28419)
学报(28045)
科学(27664)
教育(26757)
农业(22717)
大学(21791)
业经(20457)
学学(20322)
技术(18372)
经济研究(18127)
财经(16400)
(14167)
问题(14049)
(11834)
(11584)
商业(11054)
国际(10958)
世界(10350)
现代(10152)
图书(9915)
技术经济(9759)
理论(9567)
共检索到33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胤英  郭纯品  
2018年债券市场违约逐步呈现常态化:全年债券违约率较2017年呈现翻倍,首现AAA级别发行人债券违约,并且违约行业、所在区域集中度下降,违约范围从小型企业蔓延至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城投信仰亦被打破,地方政府负债监管日益趋严,融资平台相关产品频频违约,债市风险流动性蔓延至中小银行,个别银行风险暴露,被银保监会全面接管。2019年前三季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  张曙东  黄亭亭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旭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到期债券偿付压力明显增大,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评级下调大幅增加。当前违约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违约主体开始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提前兑付、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另类违约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约背后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杠杆率过高、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最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旭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去杠杆的背景下,企业到期债券偿付压力明显增大,国内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评级下调大幅增加。当前违约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和周期性行业,违约主体开始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提前兑付、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另类违约风险也逐渐增加,对我国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违约背后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杠杆率过高、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最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蔚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责任的日益重视和金融对节能减排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债券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绿色债券是指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融资或再融资的债券工具。自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了第一只绿色债券以来,截至2016年6月底,全球总共发行了716只绿色债券,累计募集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敖一帆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封闭式回购交易制度产生了单边助涨的效果;而现行的没有标准化协议约束的"开放式回购"则存在着违约风险,对市场的危害极大。随着债券市场正式推出开放式回购,虽然可能存在信用违约和倍数放大风险,但它能促进二级市场的交易,降低债市利率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华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信用违约互换日益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中以负面评价居多,认为它的存在造成了对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一时间,谈CDS而色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首先,必须承认,CDS自产生以来,由于缺乏监管,投机猖獗,交易额迅猛增长,构成了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巨大威胁。但不应忽略,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信用衍生产品,它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积极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应充分汲取和借鉴美国政府对待信用违约互换的经验和教训,对CDS正确认识,妥善监管,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中国债券市场在2015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成绩,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面的宏观作用进一步增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债券发行规模显著增加,保持了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朱文清  肖昂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上违约案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债券市场上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存在不足。本文选取"11超日债"作为案例,分析了其违约事件中存在的典型事实,并借鉴美国债券市场上的信息披露、评级、保障约束条款以及违约处理等制度,思考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若干建议,包括强化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行业机制、加强债券市场上投资者保护机制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理机制。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卢伟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企业债务负担也在加重。本文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并对机构投资者如何进行债券违约预警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从2014年-2016年10月末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样本出发,通过归纳样本规律,提取定量指标并考量定性因素,于2016年11月初完成债券违约预警分析模型的初步构建,为机构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工作紧密围绕着: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界定市政债券的违约概念和统计口径、建立有效的偿债担保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持市场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违约风险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尝试发展中的我国市政债券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凤华  
2016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违约风险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对公募债市场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及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33家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建议发行人、中介机构和监管层三方形成合力,以引导我国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步高  
2014年,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被打破,相关违约事件屡有出现,违约规模呈增长态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债券市场出现违约的原因及影响,总结概括了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办法,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完善债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消除多头监管,提高债券市场风险容忍度,完善金融市场违约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林淼  
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变大,加之企业现金流恶化、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不断暴露,2014年3月4日,发生了资本市场上第一只公募债券利息违约事件——"11超日债"延迟利息支付,我国公募债券的"零违约"被打破,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随后,我国债券市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