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2)
2023(10282)
2022(9289)
2021(8781)
2020(7300)
2019(17163)
2018(17034)
2017(33062)
2016(17824)
2015(20154)
2014(19768)
2013(19350)
2012(17684)
2011(15771)
2010(15720)
2009(14024)
2008(13406)
2007(11384)
2006(9972)
2005(8489)
作者
(50159)
(41579)
(41069)
(39011)
(26256)
(19841)
(18752)
(16338)
(15767)
(14606)
(14316)
(13800)
(12891)
(12880)
(12690)
(12568)
(12510)
(12356)
(11677)
(11616)
(10321)
(9951)
(9800)
(9367)
(9222)
(9161)
(9037)
(9015)
(8213)
(8189)
学科
(68744)
经济(68658)
管理(50169)
(48601)
(40840)
企业(40840)
方法(33289)
数学(28859)
数学方法(28551)
(18249)
中国(17768)
(16904)
业经(15176)
(15111)
地方(14575)
农业(12138)
(11684)
(11660)
贸易(11653)
理论(11564)
技术(11313)
(11265)
(11193)
环境(11159)
(10835)
财务(10776)
财务管理(10757)
企业财务(10186)
(9910)
教育(9802)
机构
大学(246276)
学院(243055)
管理(101662)
(94713)
经济(92667)
理学(88912)
理学院(87913)
管理学(86436)
管理学院(86016)
研究(80103)
中国(58094)
(55143)
科学(50807)
(41366)
(39448)
业大(37803)
(37555)
研究所(36351)
中心(36271)
北京(35407)
财经(33927)
(32943)
(32704)
师范(32447)
(30983)
农业(29365)
(29264)
经济学(27400)
(27191)
师范大学(26577)
基金
项目(174961)
科学(137558)
研究(128369)
基金(127103)
(110835)
国家(109615)
科学基金(94388)
社会(80103)
社会科(75841)
社会科学(75817)
基金项目(68833)
(67488)
自然(62134)
自然科(60649)
自然科学(60637)
自然科学基金(59547)
教育(58038)
(57355)
编号(52616)
资助(51765)
成果(42082)
重点(38405)
(38239)
(36738)
(36434)
课题(35405)
创新(33897)
科研(33359)
教育部(32826)
大学(32709)
期刊
(99714)
经济(99714)
研究(71164)
中国(42826)
学报(39293)
科学(36393)
管理(36133)
(33498)
大学(29804)
(29671)
学学(27729)
教育(27637)
农业(24052)
技术(20537)
(17314)
金融(17314)
业经(16310)
财经(15686)
经济研究(15537)
图书(15031)
(13231)
问题(12946)
科技(12904)
理论(12768)
(12296)
实践(11966)
(11966)
技术经济(11537)
现代(11176)
(10968)
共检索到343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时磊  范伟杰  杨德才  
通信效率是理解组织信息交互能力,进而理解社会组织和国家治理的重要钥匙。学界已有部分传统社会民间通信研究,但较少评估通信效率。传统社会民间通信方式主要是附书代递、顺路捎带和专人投递,传递内容更多是家庭安信。本文通过汇聚《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和《曾氏三代家书》,系统梳理曾国藩京官时期家庭通信状况,利用信件丢失率和发出-收到时间评估传统时代民间通信效率。研究发现,曾国藩京官时期最初信件丢失率较高,后期不断下降,原因是北京到长沙采用附书代递,长沙到家采用家人家仆专递;通信时间回归结果显示,随曾国藩进京时间推移,更熟练使用附书代递、家人家仆专递,曾氏家庭通信效率提高;发信-收信地处于城市通信效率更高;附书代递效率高于顺路捎带。传统社会民间通信效率低可能源于频率低、城市化程度不高和不能接近附书代递系统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宏杰  
本文分析了曾国藩京官期间的家庭经济收支。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入京前他如何通过拜客谋取收入为京官生活做财政准备。二是以道光二十一年为中心观察他京官期间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并对比他与李慈铭生活状态的异同。三是他出任乡试主考过程中所获收入。从曾国藩的例子可以看出,清代京官的实际收入数额及渠道都与表面规章有很大不同。官员入仕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十分有限,在初始阶段通常需要家族或他人的资助。但潜在收益却非常巨大,包括筹资能力的增长、陋规等巨额灰色收入,以及干预地方事务所获报酬。不过潜在收益的开掘受诸多条件的制约:理学修养、个人操守、个人及亲属的办事能力等,因此官员入仕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具有极大的弹性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杰  
清朝对官员服装的要求特别细。官服所要求的材料多较为贵重,官帽上的顶珠亦皆以贵重材料制作,比如暖帽周围有一道檐边须用名贵皮料,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清代官服皆需要官员自行购置,甚至皇帝赏赐之物有些亦如此。比如清代皇帝常赏赐官员花翎,以示奖励。这种赏赐多数时候只是赐予其资格,花翎需要官员自行购置,其价格因眼数不同从数十两到数百两不等。赏穿之黄马褂,有些情况下也是受赏者自行置办。哪天穿什么衣服不是由官员自己选择,而是要由朝廷统一下命令。《王文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曾国藩从读书时代就开始攒钱藏书,在政务、军务中不忘藏书,广泛搜求各种珍典古籍,不断扩大藏书规模,富厚堂藏书充分体现了其读书、藏书的重要思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卫平  
曾国藩买“正史”记胡卫平(湖南省双峰县图书馆411500)曾国藩一生酷爱读史,尤好《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书,尝曰:“鄙人尝谓四部之书,浩如渊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原之水,不过数十部耳……‘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先后购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夏萌  
炎炎夏日的一个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黄昏时,曾国藩刚回府邸,家人告诉他李大人推荐来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很长时间了。曾国藩悄悄地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暗暗观察这几个人。只见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他有关读书、修身和治家的言论与实践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曾国藩认为,读书贵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即不把读书求学仅仅看作是与个人荣辱得失有关的事情,既当志存高远,又应脚踏实地、修身务本。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是曾国藩一生用以儆惕的修己之道,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曾国藩的治家理念是:愿家族世代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为仕宦暴发之家;愿子孙个个为读书明理之君子、礼义之旗帜,不愿他们做大官、发大财;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瞩,骄怠者败。所有这些,在《曾国藩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宗茂  
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善于治军、治国,也善于治家育人,他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是四个字:耕、读、勤、俭。他身为朝廷重臣,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孙,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他和他家族的成功以及他的对手的失败,再一次证明"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冽烈  易晓明  
本研究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学习困难与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学习材料、父母一致性、父母关系等因素与儿童学习困难并无显著联系。父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学习材料、父母督导等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但与儿童学习困难问题也并不存在显著联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用  
通过对曾国藩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历史进行分析,提出主管方面两大成功因素。结合现代领导学原理及中华传统文化对其分析并溯本求源,指出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在于传统文化"拙诚",并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现代管理者如何有效地提升领导艺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曾国藩不仅是晚清重臣,而且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清代桐城派的中兴与湘乡派的创立方面,他均作出了突出贡献。王澧华整理的《曾国藩诗文集》与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诗文》是目前所见搜罗曾国藩诗文最为全面的两部作品专集。然因载籍甚众,这些著作难免有遗珠之憾。笔者最近发现曾国藩佚作两篇,现将其移出,并略作考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庆旭  
1985年4月20日北京市对居民家庭内流动人口情况进行了第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样本用多阶段整群抽取的方法,在市区八个行政区内各街道按比例抽取一定数目的居委会,对这些居委会的所有居民家庭进行调查。共抽取28个街道的70个居委会,合计有居民家庭 32,271户,占市区总户数24%。调查实施工作由各区培训的调查员携带《北京市居民调查问卷》登门询问户主,将回答结果予以记录。对收回的合格调查登记汇总统计,共获得2396户居民家庭内3553个来自外省和远郊的寄住人口的资料。现根据调查结果,对寄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做一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震  陈子媚  宋萌  
工作-家庭资源(W-HR)模型是一个系统解释工作与家庭积极和消极互动的理论,它阐释了个人资源将一个领域的要求和资源与另一个领域的结果联系起来的过程和条件。尽管W-HR模型已提出近10年,实证研究对其应用并不一致,其核心观点得到的证实程度也不相同,且该模型在国内受到的关注很少。基于对52项使用W-HR模型研究的系统分析,文章梳理提炼了该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和误区。总体上, W-HR模型关于工作-家庭互动的基本观点已被证实,但关于"关键资源和宏观资源在互动中的作用"的观点仅得到较少关注,工作-家庭互动的时间问题还未被探讨。未来研究在使用该模型时,应区分工作-家庭的消极和积极互动过程,探究家庭和非工作领域对工作的影响,关注工作-家庭互动中宏观因素的作用,明晰工作-家庭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关注数字化背景下的工作-家庭关系,以及探索工作-家庭互动在中国情境下的独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增  杜兴艳  王林萍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滞后项回归模型探讨新农保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情感支持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行为显著增进了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父母参加新农保后,成年子女与父母日常联系的频率提高3.7%。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对中西部家庭、儿子、收入水平高和教育程度低的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产生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而健在子女数少的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对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产生相对较小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逐渐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和提高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进而稳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增  杜兴艳  王林萍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滞后项回归模型探讨新农保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情感支持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行为显著增进了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父母参加新农保后,成年子女与父母日常联系的频率提高3.7%。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对中西部家庭、儿子、收入水平高和教育程度低的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产生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而健在子女数少的农村父母新农保参与对成年子女代际情感支持产生相对较小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逐渐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和提高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村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进而稳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