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7)
- 2023(4989)
- 2022(4208)
- 2021(3841)
- 2020(3252)
- 2019(7310)
- 2018(7184)
- 2017(13590)
- 2016(7425)
- 2015(8266)
- 2014(8305)
- 2013(8019)
- 2012(7311)
- 2011(6662)
- 2010(6780)
- 2009(6649)
- 2008(6611)
- 2007(6008)
- 2006(5320)
- 2005(5024)
- 学科
- 管理(30662)
- 济(26121)
- 经济(26053)
- 业(25628)
- 企(23280)
- 企业(23280)
- 制(13453)
- 财(12116)
- 方法(10120)
- 数学(8488)
- 数学方法(8373)
- 体(8192)
- 务(7639)
- 财务(7619)
- 财务管理(7602)
- 企业财务(7293)
- 业经(7254)
- 体制(7205)
- 中国(7177)
- 农(6746)
- 度(6612)
- 制度(6581)
- 银(5807)
- 银行(5794)
- 划(5595)
- 行(5516)
- 融(5364)
- 金融(5362)
- 学(5108)
- 技术(4993)
- 机构
- 大学(109001)
- 学院(107360)
- 济(45532)
- 经济(44409)
- 管理(42038)
- 理学(35845)
- 研究(35470)
- 理学院(35444)
- 管理学(35003)
- 管理学院(34772)
- 中国(27574)
- 财(25697)
- 京(22541)
- 科学(19441)
- 财经(19407)
- 经(17525)
- 所(17266)
- 江(17136)
- 中心(16402)
- 农(15213)
- 研究所(15160)
- 财经大学(14435)
- 经济学(14424)
- 业大(14132)
- 北京(13983)
- 院(13090)
- 州(12934)
- 经济学院(12810)
- 范(12272)
- 师范(12130)
- 基金
- 项目(70369)
- 科学(56510)
- 基金(52838)
- 研究(51950)
- 家(45470)
- 国家(45121)
- 科学基金(39476)
- 社会(34877)
- 社会科(33076)
- 社会科学(33070)
- 基金项目(27771)
- 省(26744)
- 自然(24996)
- 自然科(24415)
- 自然科学(24410)
- 教育(24072)
- 自然科学基金(24006)
- 划(22527)
- 资助(21066)
- 编号(20053)
- 制(19703)
- 成果(17198)
- 部(16467)
- 重点(15917)
- 创(14931)
- 国家社会(14769)
- 教育部(14537)
- 课题(14468)
- 创新(14113)
- 发(14113)
共检索到167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俏荔 王峰
通过对医疗市场中医患行为的博弈分析,得出声誉制约、严厉的惩罚机制等可实现博弈的纳什均衡并有效抑制过度医疗;此外,通过对中国医疗市场的现实分析,认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患者丧失择医权和监管的激励不相容使得声誉和惩罚机制的实施受到限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生 激励机制 博弈分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美莲 曾阳艳 陈武华
考虑医疗旅游供应链中协助机构和服务提供商双方的声誉效应,为降低医疗旅游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建立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景下的双重声誉委托代理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得出协助机构的最优激励机制决策,并与不考虑双重声誉效应的情形进行对比。结论发现,完全信息情形下,协助机构仅需通过固定报酬就可以激励服务提供商努力工作,且最优激励合同与服务提供商的风险规避度和外生不确定因素无关;不完全信息情形下,在一定条件下引入双重声誉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和激励报酬以及协助机构的期望收益,即双重声誉激励机制可以实现医疗旅游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此时,服务提供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和外生不确定因素对激励机制的最优配置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静
声誉激励作为一种隐性的激励机制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和物质激励起替代作用。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声誉能使企业家获得远期收益。本文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说明声誉激励的作用,并用博弈论来说明声誉激励机制起作用的机理,以此探询建立声誉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激励 声誉 博弈 企业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作用,发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增加,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丑闻会使独立董事将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对于董事会审议事项公开发表异议也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尽管目前声誉机制能够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的选任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并不能激励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是累积投票制,也可以以政策手段单独赋予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权力。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 激励 监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郭捷 杨绍斌
基于声誉理论,本文建立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态激励机制模型,研究了承包方在同一个契约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声誉机制时,承包方在第1期、第2期的努力水平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承包方从第1期、第2期产出里分享的剩余份额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因此,与没有引入声誉机制的契约模型相比,声誉激励机制和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激励强度,并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达 徐虹
一、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经理人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非常突出,致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长期处于经营亏损或亏损的边缘,这不仅损害国家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西方现代公司制企业虽然也存在经理人行为短期化现象,但情况比我国要好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森 郭瑜桥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激励 高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莉 蒲勇健
本文运用简单的模型就声誉激励作用机理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声誉激励作用的四大机制,包括市场机制、监督机制、报酬机制以及信任机制,以期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营者 声誉 激励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灿华 徐蒙奇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公司声誉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引入声誉激励方法以提高物流公司对下一期博弈中收益提升的期望,从而在显性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流公司在本期的努力水平,形成一种显性激励与声誉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同时分析了物流企业声誉获得最优P值的确定依据,为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物流公司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进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占小军 唐井雄
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解决公务员的败德行为,声誉激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公务员声誉激励机制必须满足具有长远预期、完备的信息传播渠道等四个条件,同时根据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声誉激励失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声誉激励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俞 陆舞鹄
本文基于对声誉实施机制的分析,指出重复博弈、可预期的未来利益、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有效的排斥行为是声誉制度实施的四大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中国当前政府官员声誉激励中存在有效预期缺乏、信息渠道不畅、排斥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建构我国政府官员声誉制度的具体措施:(1)确定官员激励中的利益原则;(2)改革官员职务晋升制度;(3)确立信息公开制度;(4)加大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处罚力度;(5)营造一个歧视机会主义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政府官员 声誉 实施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春亮 毛丰付 余晖
备受各方关注的医疗体制改革仍处于引而待发阶段,其中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市场化是医改的核心问题。然而医疗市场的特殊性及其内生的高昂交易成本,却极易成为医疗市场各参与方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复杂的市场特征使政策设计对参与方行为既会产生激励也可能产生扭曲,从而导致制度失范,最终引发制度变迁。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部委、国务院和中央所颁布的医疗制度相关文件,以医疗制度变迁中激励机制安排为线索,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分为公费医疗、市场化导向和市场失范3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医疗体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财政约束、医疗改革的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是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限制因素,由此提出矫正激励机制、引入竞争降...
关键词:
医疗改革 激励机制 财政负担 制度变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之泉 陈皓然
独立董事的工作动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企业外部的声誉激励机制。但由于薪酬机制与独立董事之间存在"激励悖论",因此,声誉激励机制成为促使独立董事勤勉尽职的重要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激励机制作用原理,对运用声誉激励机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声誉激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LEON Williams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关键词:
众包竞赛 声誉效应 动态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