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3)
2023(14746)
2022(12323)
2021(11054)
2020(9427)
2019(21770)
2018(21425)
2017(41349)
2016(22375)
2015(25226)
2014(25522)
2013(25521)
2012(24576)
2011(22649)
2010(22925)
2009(21526)
2008(21269)
2007(19557)
2006(17637)
2005(16481)
作者
(70339)
(58651)
(58633)
(55822)
(37319)
(28273)
(26765)
(22889)
(22307)
(21063)
(20219)
(19568)
(18956)
(18944)
(18648)
(18383)
(17611)
(17504)
(17101)
(17030)
(14914)
(14776)
(14468)
(13589)
(13465)
(13161)
(13117)
(13055)
(12058)
(11768)
学科
(115548)
经济(115447)
管理(58870)
(57838)
(44910)
企业(44910)
方法(42773)
数学(37071)
数学方法(36597)
中国(31095)
地方(29516)
(28317)
(24958)
业经(24122)
(23123)
(20004)
农业(19454)
(18936)
贸易(18921)
(18224)
地方经济(17482)
(17255)
银行(17196)
(17163)
金融(17159)
(16573)
(15816)
环境(15537)
(14925)
理论(14856)
机构
大学(337641)
学院(335575)
(145941)
经济(142837)
研究(126821)
管理(121676)
理学(102847)
理学院(101522)
管理学(99524)
管理学院(98882)
中国(95758)
科学(78766)
(74145)
(67290)
(65175)
(62843)
研究所(60900)
中心(56578)
(53495)
业大(51124)
财经(50690)
农业(49389)
北京(47727)
经济学(45765)
(45682)
(45578)
(45199)
师范(45040)
(42231)
经济学院(40845)
基金
项目(214316)
科学(167163)
基金(153844)
研究(152585)
(136118)
国家(134991)
科学基金(113474)
社会(96630)
社会科(91603)
社会科学(91575)
(84458)
基金项目(80153)
自然(73201)
自然科(71493)
自然科学(71467)
(71418)
自然科学基金(70179)
教育(69092)
资助(64758)
编号(60904)
(51876)
成果(50898)
重点(49373)
(46824)
课题(43398)
(43391)
科研(41105)
发展(41009)
创新(40756)
(40375)
期刊
(172983)
经济(172983)
研究(105119)
中国(73642)
(57845)
学报(57709)
科学(51585)
(49704)
管理(46707)
大学(42642)
学学(40126)
农业(38940)
教育(35510)
(33847)
金融(33847)
技术(30003)
经济研究(28828)
业经(26985)
财经(25962)
(22577)
问题(22334)
(20806)
技术经济(18784)
统计(18536)
(17750)
图书(17489)
世界(16636)
(16285)
(16134)
商业(15967)
共检索到53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天勇  
文章就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转移经济、聚集经济和网络经济三大分析方法,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两部门分析法改变为空间分析法,即要素在不同的地区间由其边际收益率调节进行转移,从分散的地点向集中的城市和城镇聚集,而交通、能源和信息等网络技术和制度,又使传统的隔离和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向开放和互相交流的城市网络经济结构转型。作者认为,缩小各种具有空间性的收入和发展差距,主要应当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要素向高收益地区流动,其次才是政府对市场机制不足的弥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颖  陈波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时,所使用的结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持这一思路的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结构分析方法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统计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由于存在无法刻画产业间关联或因假设产业间关联呈刚性等缺陷,而逐渐被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所取代。鉴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拥有更加适合于分析那些实行市场导向改革的发展中国家等优势,因而该模型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梅妮  
文章通过建立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机理,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城市的出现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是一个与分工演进相联系的过程。运用新兴古典模型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机理,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人口爆炸、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且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更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难题。十七大报告在强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建设生态文明,发人深省且指明解题方向。有鉴于此,探索建构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首先是其理论硬核如人类中心论之"祛魅"、和谐共生、市场自律人、适度需求、可持续适度规模等,其次是其方法创新如总量分析新视域、制度分析新视域、复杂性演化分析等,不仅十分必要和紧迫,而且极具现实可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本文认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备人才聚集效应的诸多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文章提出,科技型人才流动的动因有引致性动因和驱致性动因两种,要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进而实现人才聚集效应必须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水平。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边界的存在则需要地区或企业严格控制好科技型人才聚集度,使之处于最优点以保障经济水平快速有效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能坐观市场自发演进,要勇于探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本文循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分析起点,通过市场决定的比较优势,配合政府、市场,架构了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I-EIC决策和行动框架。具体为,政府与市场应充分协调,以产业甄别为依据,通过优化禀赋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降低引路成本三个途径,促成地区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的形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妙英  孟祥林  
城市化是以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过程。城市依托两个前提即农业剩余财富前提和农业剩余人口析出前提得以产生。在城市体的产生过程中,聚集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有着双重影响:聚集经济造成城市的集中化发展,聚集不经济造成城市的分散化发展,这为城市群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聚集产生二重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并进一步引发"聚集",城市规模是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内生于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工农产业二元性与外生于特定制度的城乡组织二元性交叉重叠,构成了中国特殊的"双重"二元经济。在制度性分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重"二元经济呈现分离式转型路径,劳动力转移不会进行到两个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的一体化状态。因此,非农部门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剩余劳动力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已经一体化。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部门均已越过了转折点进入了新古典阶段,且非农部门先于农业部门出现转折,但并未进入一元化收敛的状态,两部门逐渐表现出制度性分割市场的一般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修华  顾娜  
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刚  李关政  
本文对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贷款相关比率越大,二元经济结构性状越强;非国家金融机构的作用越大,二元经济结构性状越弱。为了改变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能单纯追求金融规模的扩展,应注重调整金融的财政性功能,以引导金融剩余的合理流动;要大力发展非国家金融机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成  
本文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FD I)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揭示了FD 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丽国  
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是区域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础理论,但是我们一直不清楚这两个理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聚集经济一直以来缺少有力的微观基础。本文在区位选择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聚集经济的理论微观基础,并利用两个模型分析了交通以及R&D的溢出效应对区位选择和聚集实现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亦平  佟仁城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过程之中。这是一个从一元的计划经济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程。不同的经济成份其行为方式与运作方式是不同的。经济运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应确定各种经济成份的边界,然后才能通过分析了解各种经济成份是如何通过各经济变量而相互作用的,进而得到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比较客观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