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
- 2023(1372)
- 2022(1190)
- 2021(1172)
- 2020(914)
- 2019(2140)
- 2018(2153)
- 2017(3654)
- 2016(2298)
- 2015(2552)
- 2014(2485)
- 2013(2279)
- 2012(2029)
- 2011(1785)
- 2010(1781)
- 2009(1604)
- 2008(1521)
- 2007(1300)
- 2006(1125)
- 2005(965)
- 学科
- 教育(5977)
- 管理(4831)
- 济(4229)
- 经济(4224)
- 业(4009)
- 企(3793)
- 企业(3793)
- 研究(2773)
- 教学(2444)
- 理论(2441)
- 中国(2437)
- 生(2088)
- 财(2061)
- 方法(1989)
- 研究生(1966)
- 学(1705)
- 数学(1506)
- 务(1496)
- 财务(1495)
- 财务管理(1495)
- 数学方法(1472)
- 企业财务(1386)
- 学法(1344)
- 教学法(1344)
- 农(1263)
- 业经(1199)
- 学理(1184)
- 学理论(1184)
- 制(1138)
- 思想(1053)
- 机构
- 大学(27406)
- 学院(26160)
- 管理(9275)
- 研究(8767)
- 理学(8112)
- 理学院(8013)
- 管理学(7820)
- 管理学院(7762)
- 济(7123)
- 教育(6906)
- 经济(6856)
- 京(6070)
- 范(5846)
- 师范(5815)
- 中国(4923)
- 师范大学(4841)
- 科学(4494)
- 财(4299)
- 北京(4031)
- 职业(3986)
- 江(3919)
- 技术(3908)
- 所(3652)
- 中心(3642)
- 院(3385)
- 财经(3365)
- 州(3281)
- 研究所(3250)
- 经(3036)
- 业大(2893)
共检索到40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秀丽 刘霁
7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新征程。70年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回望来路,我们能得到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引导我们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在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进行正确决策和做好各项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作为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应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新中国成立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静修 马陆亭
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周远清同志是位典型人物。梳理他主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践和思想探索,主要有"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对世界教育思想的特有贡献""学风是一门没有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改革的意识要增强""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十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思想总结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一些主要的思想支撑,对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周远清 教育思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先治
欧阳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为我国成本会计学科和经济活动分析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欧阳清先生的学术贡献,不仅要学习他在成本会计及成本管理领域和经济活动分析领域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欧阳清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深远影响,这对引导我国会计学术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缅怀欧阳清先生,本刊公众号曾于2022年11月18日发表了张明明教授缅怀欧阳清教授的文章。本期特邀欧阳清先生的学生张先治教授撰写《欧阳清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一文,旨在发扬光大欧阳清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推动新时代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学风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优良的学风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研究生学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重要,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成败。应以制度作保障,以导师为引领,健全监督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多措并举,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关键词:
研究生 学风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欣宇 罗中琼 邵海涛 华宝玉
从研究生教育改革出发,深入分析了现行两学期制的弊端,提出了实施长短学期相结合的多学期制,并从学期划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师资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多学期制的办法和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期制 两学期制 多学期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六妍
目前,湖南衡阳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之中初现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融合路径单一、融合过程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育人效果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二者深度融合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阐述衡阳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可行性和具体融合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郤江波 孙炳海 郦炬 吴瑛
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浙江师范大学实行了"稳心""贴心""安心""暖心"的"四心工程"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校在特殊时期能够实现防疫抗疫和教育教学两手都硬、两战都赢,主要取决于持续推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多年来以"5+X"的人才培养标准为指导,采取实践取向的具身教育培养模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疫情防控 具身模式 实践取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打实经受磨炼、增长才干,更好提高党性修养,把握国情民情,增进群众感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 周其仁
2003年以来,成都在统筹城乡的纲领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逆转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本报告通过分析土地综合整治、集体土地上的工业园、城乡"联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农村土地确权等案例,总结了成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实践。本报告发现,成都统筹城乡的经济基础,是主动调整土地政策、改革征地制度,适当增加农民和农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收益的份额。成都的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概括为:增加现存征地制度的弹性,探索在非征地模式下配置土地,以确权为基础,为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全面改革征地制度准备条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当代改革实践与教育思想:中外比较研究》是“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本课题是一项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家的比较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是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国际上教育改革的重大趋势和主要经验,为我国教育决策部门制订改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建功
AASL《培养反思型探索者和创新者》指南说明了学校图书馆在帮助学习者发展成为有效探索者的素养和必要技能时的基本目标与通常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以AASL标准的4个领域为基础,分别面向学习者、学校图书馆员和学校图书馆的广泛场景和活动,实现了对AASL标准探究模块的无缝衔接,并期望引发学校图书馆乃至教育界的持续讨论。指南以培育学习者成长型思维为核心理念,以信息素养框架为指导,以真实性学习情境打造为目标,对国内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红梅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必须在宏观上紧扣这种变化中的社会需求、转型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同危机尚未消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缓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已然构成改革的瓶颈。为了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新确立以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为首要目标;以实践为核心重建彰显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西
当前,在我国经济改革掀起新的高潮的时候,经济理论工作者有一个如何面向改革实践、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小平同志此次南巡,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调查研究的榜样。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注意抓住改革和建设中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丽波
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历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展开相关尝试与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由董前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专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推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国有林场改革具有科学完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学理论体系基础,改革的核心价值是森林资源的生态公益效益,关健是国家、政府财政事业供养林场购买社会生态公共产品。改革的任务板块、方法路线、目标效能均是围绕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而进行,形成以林养人、以人养生态的国有林场发展模式,让国有林场有限的森林资源为国家、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生态公共产品。针对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力的诸多障碍,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理论 实践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