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9)
2023(12079)
2022(10168)
2021(9012)
2020(7807)
2019(17541)
2018(17000)
2017(32484)
2016(17845)
2015(19925)
2014(19807)
2013(19826)
2012(18617)
2011(17081)
2010(17130)
2009(15926)
2008(15682)
2007(14227)
2006(12454)
2005(11121)
作者
(56458)
(47637)
(47516)
(45134)
(30091)
(23101)
(21455)
(18729)
(17700)
(16611)
(16481)
(15614)
(15227)
(14949)
(14940)
(14722)
(14616)
(14094)
(13725)
(13647)
(12122)
(11713)
(11586)
(11006)
(10779)
(10633)
(10398)
(10255)
(9649)
(9488)
学科
(94346)
经济(94263)
管理(48642)
(46315)
方法(37704)
(35641)
企业(35641)
数学(33879)
数学方法(33645)
(21689)
(21594)
地方(20712)
(20510)
中国(20444)
业经(17073)
(15315)
贸易(15311)
农业(15048)
(14799)
(13882)
地方经济(13598)
环境(12717)
(11804)
(11576)
金融(11574)
(11551)
银行(11496)
(11459)
财务(11444)
财务管理(11416)
机构
大学(270936)
学院(269447)
(121542)
经济(119347)
管理(99155)
研究(97999)
理学(86219)
理学院(85168)
管理学(83701)
管理学院(83210)
中国(71714)
科学(62578)
(55969)
(55046)
(52071)
(51954)
研究所(47815)
业大(45242)
农业(43967)
中心(43827)
财经(42180)
(40108)
经济学(39265)
(38300)
经济学院(35450)
北京(34752)
(34363)
(33649)
师范(33173)
财经大学(31117)
基金
项目(182596)
科学(142591)
基金(134301)
研究(124071)
(120749)
国家(119783)
科学基金(100464)
社会(81567)
社会科(77397)
社会科学(77371)
基金项目(71745)
(70894)
自然(66412)
自然科(64905)
自然科学(64879)
自然科学基金(63757)
(60435)
教育(55639)
资助(54163)
编号(47057)
重点(42191)
(40427)
(40159)
(37474)
成果(37170)
科研(36166)
计划(35924)
创新(35267)
国家社会(34825)
教育部(33687)
期刊
(133035)
经济(133035)
研究(77261)
学报(51044)
(48505)
中国(46295)
科学(44274)
(40008)
大学(36768)
学学(35517)
管理(33792)
农业(32220)
经济研究(23380)
(21832)
金融(21832)
财经(21752)
技术(20713)
业经(19616)
(18784)
教育(17822)
问题(17804)
(17360)
技术经济(15141)
(13995)
(13947)
统计(13843)
商业(13255)
业大(12675)
(12471)
世界(12457)
共检索到39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瑜劼  孙剑平  
根据雇佣要素的生产者均衡模型可得:准入管制下的非竞争性许可权收入份额远大于普通居民竞争性供给要素收入份额,如出租车行业约为6:4,而银行业管制租份额更高。主要机理是管制影响需求价格弹性,且更严格的管制降低了要素供给弹性,导致消费者支付高价、要素供给者不得不接受低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收入差距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九五”期间 ,居民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较快 ,成为一个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这一指示 ,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角度 ,对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化作深入分析 ,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阳杨   郭佳钦   江玲玲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平台经济通过就业吸纳效应和创业激励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就业结构在其中所起的门槛作用,并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平台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变化趋势,教育资源的丰富有助于调节这一趋势;目前多数省份还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平台经济通过就业吸纳效应和创业激励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层面和技能层面就业结构能够强化平台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丛洁  陈林心  
刺激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式。文章分析了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将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联系起来,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运用Moran’sⅠ指数检验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建立消费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口特征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在大部分地区,收入差距抑制消费增长,但在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丛洁  陈林心  
刺激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式。文章分析了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将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联系起来,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三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运用Moran’sⅠ指数检验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建立消费增长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人口特征、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人口特征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在大部分地区,收入差距抑制消费增长,但在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增长。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电威  鄢平  
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研究通常停留的劳动力因素上,而没有对增长方式等非劳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法,分别对行业门类和大类收入分配大差异的经济增长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行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环境是形成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垄断因素不仅是行政垄断,还有自然寡头垄断,行政垄断也要通过形成规模企业才能影响行业收入分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利军  王之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如贫富差距过大、通胀水平较高等。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是基于西方经济学予以分析和解释的,基于政治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和对策相对较少。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提出行业利润率非平均化,部分行业利润率过高,是造成我国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同时结合马克思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利润率的相关学说,提出利润率对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分析我国行业利润率的现实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学术见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项益才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贫富分化现象也日益严峻,体现在基尼系数的变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行业差异、地区差距、居民家庭财产集中度等一系列领域。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合理的社会保障模式、经济领域的不平等竞争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政府必须利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缔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强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慧卿  
只有实践性知识才是具有可交易性的,知识交易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实践性知识。从知识抽象-实用模型来看,实践性知识是实用度较高、实用值达到一定值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交易的经济特性是实践性知识不具有公共品属性、不具有分形转移性、主要成本是表达费用、互联网可以使沟通费用和载体费用下降、有边际成本且边际成本递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勇军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形势发展低迷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N型”曲线趋势;其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流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城市等级和城市类型下呈现不同“非线性”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云辉  郝时雨  
基于STRIPAT模型和EKC假说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收入差距和经济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收入差距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2)经济集聚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3)碳排放强度、收入差距和经济集聚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经济集聚在收入差距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在收入差距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阳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较大差距。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消费经济增长;横向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可知,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最大,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市场化水平对东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凡  邹东涛  苑西恒  
本文利用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与效果。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果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轨迹,且当前处于缩小收入差距阶段。因此对东、中、西部地区,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区域金融的差异化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本文从代表性个人的效用最优化问题出发,通过构建动态最优化模型,深入分析财政分权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与传导途径,并通过模型扩展,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财政分权框架内不同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