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8)
2023(6247)
2022(4660)
2021(4796)
2020(3583)
2019(8165)
2018(8183)
2017(13519)
2016(8874)
2015(9996)
2014(10136)
2013(9099)
2012(8366)
2011(7939)
2010(8371)
2009(7251)
2008(7033)
2007(6690)
2006(6209)
2005(5590)
作者
(20961)
(18204)
(17577)
(16850)
(10906)
(8754)
(7951)
(7148)
(6960)
(6416)
(6088)
(5961)
(5682)
(5591)
(5444)
(5412)
(5388)
(5162)
(5076)
(5012)
(4799)
(4626)
(4408)
(4384)
(4303)
(4114)
(4018)
(3860)
(3777)
(3638)
学科
(47644)
农业(31865)
(28497)
经济(28473)
(24894)
教育(19703)
中国(15001)
业经(13747)
农业经济(12228)
(11202)
发展(10354)
(10232)
管理(9458)
(9313)
农村(9295)
地方(7663)
理论(7524)
建设(7078)
土地(6875)
教学(6817)
(6723)
(6698)
劳动(6697)
(6539)
收入(6374)
(6328)
农业劳动(6313)
人口(6185)
方针(6115)
及其(6110)
机构
学院(113834)
大学(109404)
研究(42643)
(40517)
(39123)
经济(38041)
管理(35214)
理学(30481)
农业(30154)
理学院(30077)
管理学(29430)
教育(29377)
管理学院(29198)
(27144)
师范(27069)
中国(26970)
科学(24464)
(24357)
业大(22909)
师范大学(21571)
(21124)
(19949)
中心(19485)
研究所(19034)
职业(18528)
农业大学(18425)
技术(17097)
北京(15680)
(15228)
(14948)
基金
项目(70363)
研究(64735)
科学(56859)
基金(45233)
社会(38238)
(37596)
教育(37280)
国家(36889)
社会科(35275)
社会科学(35268)
编号(32612)
(31913)
科学基金(30594)
成果(27957)
(26948)
(25939)
课题(25206)
基金项目(23554)
(21771)
(18651)
规划(18432)
(17994)
(17642)
重点(16964)
(16523)
资助(16246)
发展(16068)
(15871)
(15755)
(15668)
期刊
(53943)
经济(53943)
教育(51237)
(50035)
研究(41907)
中国(38758)
农业(34317)
业经(17156)
学报(16031)
科学(15380)
技术(15307)
大学(14897)
(14438)
职业(14401)
农业经济(14188)
农村(13230)
(13230)
学学(12541)
(10522)
金融(10522)
技术教育(9829)
职业技术(9829)
职业技术教育(9829)
农村经济(8899)
(8843)
(8536)
问题(8274)
社会(7877)
社会科(7444)
社会科学(7444)
共检索到186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沛酉  陈明昆  
"跳农门"实质是农民阶层的向上流动。社会地位的制约性和社会心态的激励性促使着农民阶层"跳农门"。"跳农门"的方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各有不同。在农民选择精英教育跳出"农门"困难重重之际,农村职业教育的平民性、灵活多变以及高收益,决定了其大有可为。因此,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明确"跳农门"的办学理念,把握"跳农门"的关键时期,拓宽"跳农门"的就业渠道,助力农村青年跳出"农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炳伟  耿成义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过多种办学形式,如农业中学、农业高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办农民技术学校、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及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等。文章梳理了建国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演变,将其分为农村职业学校空白时期、以农业中学为主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停滞时期和多种办学形式并存时期四个阶段,并对其演变原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唐智彬在其学位论文中,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特征,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内容与举措。作者分别从两个视角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胜利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我省历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着眼于为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丽华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农村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职业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问题重重,致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新内涵和新途径,以期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邬小学  王中华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局限等不足。为此,我们需要从明确研究的主旨、加强研究的理论深度、提高研究成果发表的档次、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着手去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伟霞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被赋予了很多不应有的职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混淆了适龄人口学历教育与农民教育的区别,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从改革开放伊始就进入了狭隘的办学空间,延误了农村职业学校对市场经济适应的黄金时期,错失了最佳发展阶段。所以,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首先是做好面向适龄人口的国民学历教育,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级各类人才,然后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其他的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昆强  闫广芬  
一直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主流价值取向包括"为农""离农"和"城乡兼顾"这三个方面,而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也是按照这这种价值取向推进的。实际上,"为农"价值取向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发展,"离农"价值取向忽视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城乡兼顾"价值取向本质上还是一种"离农"设计。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该保持一种动态的变化,按照农民个体需求和农村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个体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生态重构均需要技术技能培训和大量的人才支持。基于此,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该坚持生计、生活和生态取向的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张霞  
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运行逻辑是扶智、扶技、扶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了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推进技能乡村建设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完善人才链,即强化供给侧改革,筑就技能人才培养“压舱石”;提升价值链,即深化技术创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服务产业链,即优化专业结构,把牢产业效益增值“定盘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宏达  方小康  姜建华  
龙游县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设计了以"培训、示范、研发、推广、服务"为顶点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发挥着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作用的农村职业学校的"五星"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文章对研究主题选择、理论视角的解释张力、研究主要内容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嵌入经济社会的特征进行了全面讨论。通过分析,文章认为作为经济社会的结构件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嵌入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环境当中的,可以从认知嵌入、结构嵌入、政治嵌入、文化嵌入和关系嵌入等多个角度对办学模式嵌入经济社会的特征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智彬  
当前,办学主体单一、教学模式滞后和师资队伍薄弱是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信息化条件下,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办学机制、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远程交互、多元泛在"的教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的重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回顾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30年的办学经验可知,"农科教结合"已从最初发展农村教育的举措演变为国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三教统筹"极大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上挂、横联、下辐射"到"城乡、东西联合、合作办学",从"十百千万工程"到"一网两工程",从"边上学、边致富"到"公司+学校+农户",从"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到集团化办学,充分体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统筹性、联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四大特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诠路  
本文在对2001-2005年农村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难题的关键,也就是要在政府的关注和干预下,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从而为农村城镇化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