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4)
- 2023(6737)
- 2022(5856)
- 2021(5416)
- 2020(4415)
- 2019(9684)
- 2018(9553)
- 2017(16968)
- 2016(9929)
- 2015(11115)
- 2014(10736)
- 2013(9603)
- 2012(8376)
- 2011(7475)
- 2010(7418)
- 2009(6352)
- 2008(5724)
- 2007(4850)
- 2006(4140)
- 2005(3588)
- 学科
- 济(27214)
- 经济(27193)
- 管理(21920)
- 业(19493)
- 企(15727)
- 企业(15727)
- 方法(11424)
- 数学(9722)
- 数学方法(9572)
- 农(9112)
- 中国(9017)
- 理论(8976)
- 教学(8698)
- 教育(7411)
- 业经(7245)
- 贸(6859)
- 贸易(6856)
- 易(6675)
- 农业(6080)
- 财(6007)
- 技术(5919)
- 学法(5852)
- 教学法(5852)
- 学(5429)
- 地方(5102)
- 制(5002)
- 学理(4993)
- 学理论(4993)
- 环境(4796)
- 体(4513)
- 机构
- 学院(124065)
- 大学(113059)
- 管理(40881)
- 济(40840)
- 经济(39801)
- 研究(36681)
- 理学(35552)
- 理学院(35091)
- 管理学(34227)
- 管理学院(34006)
- 中国(24623)
- 科学(23325)
- 京(23085)
- 技术(22254)
- 职业(21982)
- 范(20365)
- 师范(20185)
- 农(19775)
- 江(19474)
- 业大(17950)
- 财(17931)
- 所(17556)
- 中心(16983)
- 技术学院(16277)
- 研究所(16070)
- 教育(15794)
- 职业技术(15721)
- 州(15720)
- 师范大学(15645)
- 农业(15608)
- 基金
- 项目(83811)
- 研究(68080)
- 科学(65958)
- 基金(55766)
- 家(47848)
- 国家(47352)
- 科学基金(40836)
- 社会(39430)
- 省(37712)
- 社会科(37306)
- 社会科学(37299)
- 教育(37265)
- 编号(31875)
- 划(30806)
- 基金项目(29331)
- 成果(25192)
- 自然(25017)
- 自然科(24467)
- 自然科学(24463)
- 自然科学基金(24022)
- 课题(23896)
- 资助(21889)
- 年(21529)
- 重点(20015)
- 发(19186)
- 创(18794)
- 项目编号(18442)
- 规划(18297)
- 部(17933)
- 创新(17174)
共检索到175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璐 王梦君
在"跨界"理念的指引下,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教师来源单一、职后培养机制不健全、考核制度不完善、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拓宽教师来源的渠道:聘用企业技能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教师"跨界"培养机制;设计考核方案,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等一系列路径,多方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跨界”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苗 杨大伟
现代产业与品牌的发展对中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决定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必须"跨越"学校和企业的界线,在这一理念需求下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跨界"培养过程中教师来源单一、培养机制不健全、以及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等基本现状,提出应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跨领域学习的积极性,为中职学校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与潮流的要求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形成参考。
关键词:
跨界 中职学校 教师 素质提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本文从全纳教育思想的高度考察了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化标准研究的现状,系统探讨了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专业化标准的构建原则和基本内涵。构建原则分别为:(1)普教与特教的统一;(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3)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4)确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5)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6)指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7)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基本内涵概括为四大子系统,即: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关键词:
全纳教育 教师专业素质 专业化标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卫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迈进,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但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及伦理素养还不能很好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专业素质已成为制约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有效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完善政策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整合前培养、入职教育与职后培训,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志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前提,而国民素质的提高仰赖于发展基础教育,而要保证基础教育真正达到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教育的弊端,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国民素质 教师专业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志刚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维度。专业知识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起基础作用,专业能力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起核心作用,专业伦理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起保障作用。每个维度的专业素质都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要求和特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素质 三维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蕾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教师队伍人力资源规划、紧缺专业人才招聘、专业教师培训、考核制度规范、激励机制制定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教师专业素质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靓霞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 提升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宜宜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已经融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中,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青年教师素质与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素质。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标准;加强岗前培训,推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芳
从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对新商科高职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解构:静态专业素质从知识素质、拓展素质到教育价值观由内而外对外作用,单纯的知识素质或者拓展素质达不到新商科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动态专业素质分为内生动态专业素质和外生动态专业素质,前者是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但必须通过后者的中间传动作用才能间接实现。进一步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解构指标权重,重构适应新商科发展的高职教师专业素质:问人才需求筑牢静态专业素质;问产业革新提升内生动态专业素质;问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外生动态专业素质。
关键词:
新商科 高职教师 专业素质 解构与重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志良 姚延芹
高职教师科研素质提升关系到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改善,通过调研发现高职教师本身也有较强的提升需求。文章运用"目标设置理论"来探讨教师科研素质的激励办法。具体而言,要巧定位,为高职院校教师设置恰当的科研难度;多引领,为高职院校教师呈现清晰而具体的科研要求;双激励,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科研素质 提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
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不确定性,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要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传统经验滞后性、学习动机功利性、个体认知内隐性等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理念,并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特点 教师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小林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明确了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加强幼儿教师职业准入管理,建立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维芳 闫智勇 陆菲菲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专业理念、专业责任感、专业规范和专业能力等层面,外部要素包括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和国际等层面。综合上述因素,应从教师主体、学校、政府和社会(企业)等层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