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9)
2023(4135)
2022(3421)
2021(3136)
2020(2569)
2019(5671)
2018(5424)
2017(10651)
2016(5756)
2015(5869)
2014(5938)
2013(5764)
2012(5335)
2011(4825)
2010(4681)
2009(4266)
2008(4326)
2007(3858)
2006(3243)
2005(3087)
作者
(16442)
(13867)
(13399)
(12990)
(8719)
(6540)
(6202)
(5258)
(5061)
(4879)
(4695)
(4613)
(4443)
(4388)
(4316)
(4196)
(4094)
(4050)
(3955)
(3803)
(3339)
(3322)
(3287)
(3124)
(3102)
(3078)
(2986)
(2907)
(2831)
(2711)
学科
(20517)
经济(20494)
(15234)
管理(15050)
(12990)
企业(12990)
方法(10060)
数学(8502)
数学方法(8381)
(6146)
(5908)
中国(5609)
(4727)
理论(4444)
业经(4325)
(4302)
(4210)
贸易(4210)
(4119)
财务(4115)
(4113)
财务管理(4107)
(4080)
银行(4074)
(4054)
金融(4054)
企业财务(3995)
(3908)
技术(3858)
(3344)
机构
大学(81603)
学院(78593)
(31022)
经济(30344)
管理(29061)
研究(28138)
理学(25403)
理学院(25044)
管理学(24590)
管理学院(24417)
中国(19958)
科学(17581)
(16954)
(15632)
(13959)
(13243)
财经(12898)
研究所(12857)
中心(12743)
(11895)
业大(11751)
(11449)
(11062)
师范(10922)
农业(10533)
(10270)
北京(10268)
经济学(10056)
财经大学(9966)
经济学院(9103)
基金
项目(56210)
科学(44862)
基金(42164)
研究(39603)
(37812)
国家(37544)
科学基金(32088)
社会(25987)
社会科(24829)
社会科学(24823)
基金项目(21922)
(20921)
自然(20913)
自然科(20485)
自然科学(20478)
自然科学基金(20134)
教育(18581)
(18302)
资助(16989)
编号(14842)
重点(12915)
(12827)
成果(12566)
(11916)
(11687)
国家社会(11660)
(11584)
创新(11131)
教育部(11082)
科研(11041)
期刊
(30920)
经济(30920)
研究(23896)
中国(14998)
学报(14712)
科学(12603)
(12065)
(11280)
大学(10932)
管理(10590)
学学(10138)
教育(9970)
农业(7620)
(7533)
金融(7533)
财经(6371)
经济研究(5947)
(5501)
技术(5415)
业经(4540)
(4224)
问题(4192)
图书(4080)
(4040)
(4003)
统计(3809)
科技(3690)
业大(3631)
(3620)
国际(3605)
共检索到11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江  
针对跨学科研究文献中的概念混用,重新定义了"跨学科性",并从"跨学科发文"与"跨学科引用"两个方面构建了"跨学科性"的概念框架。然后,基于该概念框架,以图书情报领域全球101位优秀学者为例,采用"专门度"和"布里渊指标"两个指标,分别测度学者发文的跨学科性与引用的跨学科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学者引用的跨学科性与学者的学术影响力显著相关,即引用范围越广泛的学者的影响力越大;②从事文献计量研究的学者的跨学科性均显著高于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学者,即前者的知识背景更加多元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忠义  彭思源  夏立新  
大科学时代,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给跨学科知识服务带来了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为提供跨学科知识服务,图书情报人员需要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组织,而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是实现跨学科知识组织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从概念归纳和概念移植两种概念生成方式出发,对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为跨学科概念关联发现提供理论支撑;而后,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构建跨学科概念关联发现的概念表示模型,充分揭示学科概念的特征,实现学科概念的全息表达;接着,基于学科概念表示模型,从语法关联、语义关联和语用关联三个维度探讨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七种方式,为实现跨学科知识组织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学科概念表示模型、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方法和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方式在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发现中具有跨学科性、多维性、学科针对性、语义性和系统性等优势,这对于支撑跨学科知识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图9。表2。参考文献4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贸易的方式,衍生出了数字贸易,也对传统的贸易统计提出了挑战。原有的统计核算体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了数字化的特征,但是却无法反映数字贸易的全貌。测度数字贸易就要清晰界定其概念内涵,采用科学规范的测度方法以及可行适用的数据获取手段,OECD-WTO-IMF的《数字贸易测度手册》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可比的做法。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比较了国际国内对数字贸易内涵理解的异同点,阐述了测度数据的来源问题,重点总结了数字贸易测度的难点以及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建红  张月想  
各学科的信用研究一直没能实现很好的进展。一个重要根源是,传统的信用解释不能为各学科的信用研究提供一个统一的概念平台,以促成各个学科的研究形成合力。通过对信用本身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信用的本质性规定可重新界定为"信用即信任之效用"。这一新界定能够使多学科的信用概念找到一个统一的基础,能够消解传统信用概念使用中的矛盾,能够很好地理顺信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可以成为多学科信用研究的概念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之然  
本文是继定义分析、案例研究、逻辑学理论分析等系列研究之后,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破解创业机会概念问题的又一尝试。文章首先阐述了创业机会概念问题的前沿观点、争议焦点及未来方向;接着阐述了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基本概念及操作步骤;然后基于17份体验描述的现象学分析,得到关于创业机会的前因变量、本质属性、结果变量三方面的研究结论;最后对比以往研究结论,对创业机会的来源、本质、开发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和晋飞  房俊民  
文章在对"跨学科性"的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把握了"跨学科性"是"跨学科研究"中的跨学科特征的内涵。主要针对现有的作者专业度指标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更优良的作者专业度指标。并且,以图灵奖获得者为例,对提出的新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提出的指标是有效的,可以解决现有指标的不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董艳   阳思雨   周欣雨   郑娅峰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高阶认知活动,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知识建构的应用场景已由单一学科知识习得转化为跨学科知识整合。然而,传统知识建构理论主要应对单一学科知识整合问题,缺少对跨学科场景知识建构的理论探索,难以应对当前跨学科复杂问题解决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和教育实践的急切育人诉求。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知识建构理论现存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首先解析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内涵特征;并从情境认知理论和社会调节理论等角度出发,构建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多层概念模型;同时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变革诉求,提出跨学科知识建构的四项实践原则,以期为跨学科实践活动提供参考,进而助力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占军  
指出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尝试从统一与多元、部落与文化、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市场与组织等一般性分析范式,探讨学科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以解释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之间的矛盾。综合运用各个学科提供的范式比较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的支持性因素以及二者的平衡机制。认为跨学科的发展并不能消解传统学科存在的意义,二者的矛盾关系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组织学术细胞发展的主要矛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是人类知识生产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阵地。伴随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型,社会出现了要求传统大学向跨学科大学转型的呼声。与传统大学相比,跨学科大学不仅在组织机构、制度安排上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而且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也自身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楠  张莎  
"科研卓越框架"是英国于2014年起面向全英高校实施的科研评估体系。新一轮评估"科研卓越框架2021"在参照"科研卓越框架2014"元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评估组织与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分类,提高了委任专家的代表性,完善了参评学者管理制度;在科研产出维度,改变了规模导向的评估方式;在科研影响维度,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涵盖范围;在科研环境维度,增设了院校级环境评估。英国"科研卓越框架"评估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所进行的制度改革,为我国科研评估体系改革提供了如下可资借鉴之处:建立跨学科研究的评估机制;关注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注重科研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新健  
企业社会责任尚未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定义,由此影响到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本文回避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分歧产生的瓶颈制约,将研究焦点锁定在跨国公司本身特质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影响。在文献评述基础上和明确现实需求与背景下,沿循“跨国化梯度”这一反映跨国公司与一般企业本质差异的维度,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通过空间细分方法构建由跨国公司母国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及跨国公司国际层面的社会责任组成的新的概念框架。新的概念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目的在于揭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各个不同概念、研究点及研究视角之间的关系结构,推进对整个概念框架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符正平  彭伟  刘冰  
本文在梳理联盟组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联盟组合过程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基于跨时视角探讨了联盟组合过程特征、形成机理以及绩效影响等问题,最后构建了跨时视角下的联盟组合过程研究概念框架,并且指出了联盟组合过程研究可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蓉  
[目的/意义]通过整合性概念剖析与访谈实证,从"模型"与"实证"两个层面构建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概念框架,梳理跨屏行为在移动搜索情境下的多样化融合表现形态。[方法/过程]在剖析移动搜索与跨屏行为概念基础上,以"情境"为轴线,以"搜索"与"跨屏"的"互嵌"为连接点,探索移动搜索情境下的跨屏行为机理,构建整合时间流、任务流、设备流、行为流、信息流"五流"特征的概念框架模型;通过对53人的访谈实证,析出移动搜索情境下典型跨屏行为的7大情境菜单,从移动搜索"形式"与"内容"两个情境视角呈现跨屏行为的多样化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强  
本文从构建会计理论框架的一般思路出发,探讨了现实为什么需要环境会计、谁需要环境会计、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会计等问题,主张建立独立的"环境会计学"学科,并据以反映社会可用的环境资源状况以及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这样的环境会计属于"公共会计"的范畴,与企业财务会计、政府及非赢利组织会计并列为三大会计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弛  
职业能力概念是一个完备的概念框架系统。文章分析职业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和结构关系,从理论层面厘定职业能力概念,构建内涵丰富和层次关联的概念框架。首先,职业能力概念框架是由面向职业世界的生存能力、生长能力和面向生活世界的生成能力及其细化能力要素构成的层级结构关系体,其中,生存能力包括岗位定向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生长能力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生长能力,生成能力包括职业求"真"、"善"、"美"的能力。其次,职业能力基本要素形成连续性和制约性的层级结构关系,即职业能力概念框架的层次结构是塔状系统,从下而上分别为岗位定向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外延式生长能力、内涵式生长能力、职业求"真"、"善"、"美"的能力,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