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42)
2022(786)
2021(787)
2019(1544)
2018(1593)
2017(3230)
2016(1863)
2015(2084)
2014(2055)
2013(1976)
2012(1995)
2011(1947)
2010(2162)
2009(2242)
2008(2358)
2007(2345)
2006(2151)
2005(2024)
2004(1887)
2003(2069)
作者
(5485)
(4651)
(4414)
(4348)
(3027)
(2245)
(2013)
(1761)
(1733)
(1661)
(1661)
(1582)
(1580)
(1538)
(1497)
(1418)
(1417)
(1374)
(1362)
(1282)
(1193)
(1168)
(1132)
(1114)
(1096)
(1051)
(1021)
(995)
(919)
(882)
学科
(8227)
经济(8215)
管理(7696)
(7570)
(7343)
企业(7343)
(3896)
方法(3294)
(3042)
财务(3034)
财务管理(3031)
企业财务(2971)
(2845)
(2783)
理论(2661)
(2497)
数学(2219)
数学方法(2192)
(2191)
教育(2164)
中国(2003)
业经(1929)
体制(1906)
土地(1812)
(1619)
(1595)
金融(1594)
(1573)
(1530)
银行(1530)
机构
大学(34938)
学院(33122)
(12207)
经济(11933)
管理(10962)
研究(9627)
理学(8783)
理学院(8679)
管理学(8569)
管理学院(8495)
(8004)
中国(7638)
(7137)
财经(6286)
(5825)
师范(5817)
(5591)
(5557)
科学(5352)
(5099)
(4696)
北京(4660)
师范大学(4645)
财经大学(4538)
研究所(4309)
(4220)
中心(3996)
经济学(3879)
教育(3481)
商学(3355)
基金
项目(15500)
研究(12962)
科学(12201)
基金(11333)
(9242)
国家(9131)
社会(8516)
社会科(8038)
社会科学(8033)
科学基金(7762)
教育(6233)
成果(5900)
基金项目(5712)
(5694)
编号(5587)
(4856)
资助(4584)
自然(4116)
自然科(4000)
自然科学(3999)
自然科学基金(3952)
(3936)
(3852)
课题(3769)
(3616)
教育部(3569)
项目编号(3548)
人文(3495)
(3485)
(3471)
期刊
(17045)
经济(17045)
研究(12755)
(8123)
中国(6135)
学报(5809)
教育(5454)
财经(4750)
科学(4627)
大学(4596)
管理(4229)
学学(4134)
(4101)
(3632)
金融(3632)
(3469)
图书(2880)
问题(2651)
业经(2501)
书馆(2384)
图书馆(2384)
(2115)
技术(2087)
经济研究(1992)
(1992)
农业(1950)
财会(1856)
财经大学(1810)
社会(1794)
(1743)
共检索到5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友诚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读者借阅"超期罚款"的不足,认为超期限权是更为合理的处罚措施。指出它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书刊理性归还、构建和谐办馆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还探讨了超期限权的具体实施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小付  李建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丽华  
BOT项目特许权期限是指在BOT项目公司与政府机构之间签订的协议中,对项目公司从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建设到项目运营的整个过程所规定的时间。特许权期限是BOT项目系列协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确定合适的特许权期限对各相关经济主体非常重要,而这一期限的确定依赖于BOT项目特许权期限模型的研究和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永武  
流通工作实践表明 ,图书超期表象经常发生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不严格执行图书流通制度 ,必然阻碍图书正常流通 ;反之 ,如果罚款过度 ,也会在读者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更好地把握“制度”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分寸 ,是图书流通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蓉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1000万元,以其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并在其上设立抵押权,该抵押权受法律保护的期间如何判断?解答实践中,一些公司提出个别地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需要抵押权人和抵押权确定一个"抵押期限",依此确定抵押权的权利行使期限。如果在办理登记时确立的"抵押期限"到期后,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应当到登记机构来办理变更登记,即办理抵押权"续期"。那么,是否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立栋  
无论是在行政公益诉讼的试点期间还是正式入法后,起诉期限问题均未能引起制度设计者的关注。判例和学说上认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不受起诉期限约束的观点,既缺乏规范依据与理论支撑,也不利于公益的及时救济与恢复,是值得商榷的。与此同时,既有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则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性质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匹配问题,难以直接加以适用。为此,应在考量前置程序影响、规则简明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期限规则。建议以检察建议回复日或回复期满日为起算点,允许检察机关在6个月内起诉,这一规则能较好平衡公益保护与法秩序安定性之间的关系。起诉期限规则具有承接前置程序与诉讼程序的重要作用,应在未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时作出明文规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茂松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勇阳  
信用权是信用主体就其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所享有其保有和维护的权利。从现代信用的内涵来看,信用权属于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是信用主体所拥有的一种无形资产。既然信用权是信用主体的一种无形资产,它就应该具有相应的价值。虽然信用权的价值不如其他无形资产如商标、品牌、专利等那样容易进行评估和直接量化,但信用权在信用活动中表现出信用主体所拥有的价值,这种价值表现为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钢  
信息保存权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存档、管理、处理,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提供服务,并确保资源能够提供长期利用的权利。从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出发,阐述了信息保存权理论的正当性和对信息保存活动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英才  
超期羁押侵犯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宪法性权利——人身自由权 ,限制了司法自由裁量权 ,破坏了控辩双方脆弱的势力均衡 ,背离了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益的价值目标。对诉讼目的的偏向性选择、对口供的过分强调、有罪推定观念的影响、立法的疏漏是导致超期羁押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超期羁押问题 ,就必须确立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制度 ,实行司法令状主义 ,加强对超期羁押责任者的追究 ,完善相关立法及加强受害人权利救济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财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1年5月16日至某塑料厂从事推销员工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年6月12日,王某骑摩托车外出推销途中被迎面驶来的货车撞伤,受伤后某塑料厂把王某送至某医院,支付王某全部的医疗费,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洪安  李晶晶  
以2007~2009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背景,对代理成本、股权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债务期限结构呈U型关系,提高股权制衡度会延长债务期限,债务期限结构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减少代理成本;随着自由现金流量和流通股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适用短期债务,从而抑制内部人机会主义行为,减缓代理冲突;拥有更多成长机会的公司倾向于选择长期债务,可以有效避免清算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晓慧  
本文以过度投资作为资产替代行为的替代变量,考察债务期限结构在减少股东(管理层)的资产替代行为,促进债权人保护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过度投资的严重程度同负债期限结构正相关,这说明,短期负债通过增加还本付息的压力以及启动重新谈判的机制,有利于抑制股东(管理层)通过资产替代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缺乏的背景下,缩短债务期限可以成为减少债务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违约风险的事前缔约机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