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6)
- 2023(4381)
- 2022(3781)
- 2021(3697)
- 2020(3128)
- 2019(7550)
- 2018(7181)
- 2017(15050)
- 2016(8062)
- 2015(9244)
- 2014(8786)
- 2013(8631)
- 2012(8027)
- 2011(7273)
- 2010(7492)
- 2009(7221)
- 2008(7493)
- 2007(6983)
- 2006(6369)
- 2005(6030)
- 学科
- 济(31844)
- 经济(31801)
- 管理(24846)
- 业(24410)
- 企(21899)
- 企业(21899)
- 银(16734)
- 银行(16588)
- 方法(16384)
- 行(15330)
- 制(14946)
- 数学(14247)
- 数学方法(14135)
- 融(10576)
- 金融(10575)
- 业务(9497)
- 度(9249)
- 制度(9245)
- 财(8711)
- 银行制(8178)
- 农(6979)
- 业经(6825)
- 中国(6750)
- 体(6471)
- 贸(6389)
- 贸易(6379)
- 学(6273)
- 务(6113)
- 财务(6106)
- 财务管理(6095)
- 机构
- 大学(118469)
- 学院(114924)
- 济(50699)
- 经济(49690)
- 管理(48622)
- 理学(41391)
- 理学院(40974)
- 管理学(40441)
- 管理学院(40232)
- 中国(39663)
- 研究(37413)
- 财(26385)
- 京(24970)
- 银(23421)
- 银行(22435)
- 财经(21028)
- 农(20990)
- 行(20825)
- 科学(20494)
- 中心(19315)
- 经(19173)
- 所(18846)
- 江(18536)
- 研究所(16896)
- 农业(16552)
- 融(16208)
- 财经大学(16075)
- 金融(15984)
- 经济学(15926)
- 北京(15570)
- 基金
- 项目(72265)
- 科学(58858)
- 基金(56922)
- 研究(50566)
- 家(49425)
- 国家(49066)
- 科学基金(43263)
- 社会(34080)
- 社会科(32412)
- 社会科学(32401)
- 基金项目(30382)
- 自然(29460)
- 自然科(28913)
- 自然科学(28904)
- 自然科学基金(28465)
- 省(25800)
- 资助(23887)
- 教育(23539)
- 划(22471)
- 编号(19120)
- 部(17321)
- 重点(15817)
- 成果(15587)
- 创(15497)
- 教育部(15402)
- 人文(14718)
- 创新(14470)
- 国家社会(14325)
- 科研(14036)
- 发(13795)
共检索到186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馨 耿欣
本文从商业银行市场行为偏离导致的两个极端入手,认为"超常态"信贷配给的存在是导致金融机构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超常态"信贷配给之所以产生,或者是源于金融机构面临风险和收益权衡的时候盲目地选择了获取收益,或者是由于外部的制度约束。因此,减轻"超常态"信贷配给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外部制度供给和银行市场行为选择都必须遵循"适度"的原则,制度不越位、不缺位,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行为约束,是改善"超常态"信贷配给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天宇
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实行信贷配给 ,原因在于由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贷市场上民营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间接融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对民营企业进行信贷配给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本文认为 ,只有对民营经济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 ,才能消除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现象。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间接融资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 监管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 信贷配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德
随着我国信贷规模限制的弱化,我国的信贷配给途径在整体上从以政府控制为特性的非均衡信贷配给,向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均衡信贷配给转化。在现实中,只要贷款的偿还是不确定,并且银行不能有效地区别顾客,给不同顾客以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么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贷款利率能够处于最优水平,信贷配给是会发生的,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振飞
本文首先将价格看作一种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信号装置,认为信贷市场上的供求双方的价格条件(利率)揭示了各自关于产品质量 (项目风险 )的信息。然后以Stigliz Weiss信贷配给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在信贷配给模型框架内,可以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信息传递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艳
主要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利用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渠道时所遇到的限制和困难,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进行了探讨,指出由于技术创新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等情形,商业银行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再斌 匡霞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国家虽然多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效果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试图证明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制度自身的缺陷,即使在外部政策变量的诱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无法避免。这种配给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理性行为,更多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结果。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信用担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南 黎灵芝
本文在构建一个跨期的银行资产组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方法研究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和紧缩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动态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紧缩货币政策会显著约束其他上市银行的信贷行为,但对国有上市银行的信贷配置影响不显著;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上扬通过"成本—利率"转嫁效应约束银行信贷,而存款资金成本上升则通过"成本—风险"转嫁效应刺激银行扩张信贷。方差分解表明:存款稳定性对国有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远不及资金成本的贡献,而资金成本和存款稳定性对其他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差异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建华
文章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长期信贷关系策略行为对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影响,应用双期竞争模型分析市场结构的影响状况,指出在一定前提下长期信贷关系可使商业银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否则将影响市场结构所体现的竞争性。其市场绩效表现为减少信贷配给和交易成本,提高投资筛选效率,增加经营稳定性及减少局部风险,却削弱市场整体风险抑制功能。对于长期信贷关系的市场影响分析有利于信贷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洪 樊娜娜
文章以19家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赫芬达尔指数作为衡量市场结构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处于垄断竞争阶段,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绩效明显优于国有银行的业绩表现,市场结构与规模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绩效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柯健
运用DEA模型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检验分析,显示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较高的集中度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大的银行规模并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集中度和绩效之间不存在结构理论中所假设的因果关系,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时着重强调的应该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果 市场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撤并,导致银企间距离增大,从而对城镇及农村地区贷款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并对大型商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数据(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从而证明了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和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的假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近年来虽有很大提高,但信贷配给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投资收益水平和收益波动幅度等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经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银行的信贷支持会随着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利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下降,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提升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支持,上市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受到信贷歧视。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特征 信贷配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