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1)
2023(13677)
2022(11756)
2021(11030)
2020(9308)
2019(21395)
2018(20844)
2017(41245)
2016(21976)
2015(24613)
2014(24495)
2013(23983)
2012(22014)
2011(19616)
2010(19747)
2009(18119)
2008(17545)
2007(15397)
2006(13352)
2005(11727)
作者
(59938)
(50197)
(50079)
(47543)
(32346)
(23964)
(22974)
(19529)
(19164)
(17970)
(17078)
(16777)
(15836)
(15802)
(15588)
(15457)
(14883)
(14664)
(14546)
(14368)
(12459)
(12268)
(11989)
(11654)
(11241)
(11237)
(10951)
(10804)
(10042)
(9874)
学科
(97211)
经济(97124)
管理(66016)
(65357)
(54904)
企业(54904)
方法(45817)
数学(40232)
数学方法(39604)
(25176)
(23765)
中国(22604)
业经(21377)
地方(20132)
(19317)
贸易(19304)
(18772)
(17185)
农业(16365)
技术(15523)
(15421)
金融(15419)
(15276)
(14936)
理论(14663)
(14403)
银行(14392)
(14367)
财务(14317)
财务管理(14290)
机构
学院(310644)
大学(309041)
(136616)
经济(134144)
管理(128189)
理学(111465)
理学院(110396)
管理学(108532)
管理学院(107954)
研究(100565)
中国(77123)
(63117)
(62077)
科学(56733)
财经(49528)
(48226)
中心(47508)
(45101)
(44648)
(43908)
研究所(43546)
经济学(41983)
业大(41817)
北京(39221)
(38633)
师范(38288)
经济学院(37985)
财经大学(36979)
(36654)
(35955)
基金
项目(210987)
科学(169619)
研究(156993)
基金(156296)
(134315)
国家(133264)
科学基金(116996)
社会(101925)
社会科(97049)
社会科学(97029)
基金项目(81968)
(81140)
自然(75220)
自然科(73595)
自然科学(73583)
教育(72926)
自然科学基金(72266)
(68401)
资助(64720)
编号(63045)
成果(50268)
(48069)
重点(47033)
(46206)
(45036)
课题(42939)
国家社会(42427)
教育部(42263)
创新(41886)
人文(41524)
期刊
(145169)
经济(145169)
研究(90800)
中国(53911)
管理(48406)
(47196)
科学(39986)
学报(39390)
(38725)
(31705)
金融(31705)
大学(31694)
学学(30029)
教育(29619)
技术(28594)
农业(26765)
财经(24362)
业经(23924)
经济研究(23875)
(21006)
问题(19441)
(17475)
国际(16719)
统计(16512)
技术经济(16188)
(15574)
商业(14649)
(14630)
理论(14545)
世界(14393)
共检索到453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忠  
借鉴西方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以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在比较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赶超型”产业政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基础上,分析产业政策的传导机理。从同质性角度,提出了产业政策的“倒U”假说;从异质性角度,比较了均衡与非均衡的产业政策特点。就市场结构而言,日本产业呈现规模与竞争兼容,韩国产业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而台湾地区产业则是规模不足、竞争有余。就市场行为而言,日本企业表现为“创新型”,韩国企业是“扩张型”,台湾地区企业是“标准型”。基于均衡的产业政策,日本“赶超型”产业政策的传导较好地抑制了产业政策的副作用,表现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张艳莉  
After entering the WTO,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firms appears itself an urgent topic.How to use the precious limited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firms' competitive a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omes an unavoidable task before the government.Our analysis shows that although our policy of changing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o limited corporate firms was the only right choice at the early 1990's,it was not so up to mid 1990's.Because many privately owned firms have set up and they also have developed greatly through their in-born vitality,it is therefore a wrong decision to continue to suppor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our limited resources.To face the potential pressure from entering WTO,we now have no way out but to chang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o level up the competitive edge of our firms.That is,we must focus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o those corporations of private sector which have no structural obstacles but have strong developing potentials.This is our most effective industrial choice to make our business firms large and strong.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明元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是一个学术界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对产业政策、制度及制度创新的概念及其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述评,进而对产业政策和制度及制度创新因素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亮  穆月英  
随着东亚地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不断增加,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各国的最终诉求。然而农产品贸易问题却始终是谈判进程的主要阻力之一。本文侧重于对东亚区域内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分阶段进行恒定市场份额(CMS)的比较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东亚地区农产品市场总体需求潜力很大;产业和结构的合理和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相对较大但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并且竞争力逐渐减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和外部机会在未来农产品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维达  林陟峰  
本文采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利用2003年、2007年和2012年的截面数据,首次对亚洲四个钢铁大国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是四国中钢铁产业综合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和韩国综合实力不相上下,印度最弱。其中,中国的钢铁产业在生产能力和经济环境指标上处于竞争强势,但在市场绩效和技术水平指标上的表现处于竞争弱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课题组  徐子福  
产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近几十年来,产业的跨境转移现象较为普遍,引发了人们对国内产业是否会出现大范围加速转移的担忧。为此,本文构建了全球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2000~2019年数据,得到全球产业最具竞争力的28个主要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影响产业跨境转移因素的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竞争力总体排名世界第二,但部分指标如创新竞争、外部环境竞争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跨境转移受到包括周期因素、产业竞争力、产业比较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经济体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受到产业竞争力、产业规模优势、经济体量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影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波特等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产业内的市场竞争能够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本文通过我国彩电业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由此,本文以“竞争阶段”这一概念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统一了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市场竞争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倒U型的关系,最适的竞争强度应该出现在寡头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所处竞争阶段的不同造成了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现阶段我国产业多数处于分散型竞争状态,引导形成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结构是有利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正确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晨阳  王济民  王祖力  裴璐  辛翔飞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消费国,科学评价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提高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该研究基于产业发展视角构建了包含资源禀赋竞争力、生产竞争力、消费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及13个相关二级指标的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18年生猪产业相关数据,对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俄罗斯等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基于贸易视角的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基于贸易视角与产业发展视角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距。基于贸易视角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产业缺乏竞争力,且竞争力仍在持续减弱。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产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其中,中国猪肉消费竞争力极强,显著拉升了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水平;生产竞争力和资源禀赋竞争力也具有一定优势;贸易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明显拉低了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综合竞争力水平。[结论]建议中国生猪产业充分发挥巨大的内需优势,提升生猪产业国际竞争水平,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生猪种业创新能力,保障优良种猪供给;提高生猪生产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提升生猪养殖场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稳定生猪生产饲料供给;建立生猪产业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谌新民  
近年来金融风波发生在经济增长较快和开放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其深层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缺陷,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不快。防范金融风险的治本方法是提高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黎春燕  贺琦  余英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最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城市的扶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和量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通过财政、投融资、人才、产学研等多元化政策综合发挥协同效应,依托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提升竞争优势,以密集化政策促进产业形成特色。为确保高技术产业人才竞争力,各地区均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配套政策。为此提出: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政策扶持,激发高技术产业创新潜力;加强创新平台的政策扶持,夯实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扩宽高技术产业资金来源;增强知识产权政策保护力度,激励高技术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小梅  宋宪萍  
运用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苹果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状况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上,我国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波兰、智利的苹果汁对我国仍具一定的竞争压力,我国苹果汁在美、日及欧洲等传统优势市场的拓展空间已不大,需要开拓中东、非洲、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未来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原料果的缺乏、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将削弱我国苹果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远征  孙安琴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于1994年9月联合发表了“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了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24个OECD成员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视为一个整体),2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阿根廷、哥伦比亚、捷克、菲律宾、波兰和俄罗斯等七个国家加入了1994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先航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数据,借助相关贸易绩效评价指标工具,从价格水平、市场份额和贸易效益等方面对10个国家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运用熵权法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对我国葡萄酒产品的出口威胁较大;我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与葡萄酒产业强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综合国际竞争力偏弱。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为提升我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琦  万军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曾经通过产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种以积极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发展型政府”及其推行的产业政策一度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争相效仿的典范。但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尽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发育的逐渐完善,政府的职能应当从经济活动的干预者转变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因此,近年来东亚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正在实现从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转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赵姜  
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中1995-2010年的甜瓜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甜瓜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与特点,对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评价,并与国际比较。运用Porter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重点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产业组织4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开拓甜瓜销售流通新模式、提高甜瓜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甜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