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2)
2023(10809)
2022(9743)
2021(9406)
2020(7947)
2019(18482)
2018(18578)
2017(35899)
2016(19720)
2015(22486)
2014(22523)
2013(22293)
2012(20712)
2011(18444)
2010(18614)
2009(17069)
2008(16825)
2007(14852)
2006(13167)
2005(11802)
作者
(57420)
(47368)
(47151)
(44997)
(30370)
(22882)
(21523)
(18719)
(17998)
(17172)
(16400)
(15871)
(14991)
(14970)
(14540)
(14518)
(14247)
(14223)
(13515)
(13438)
(11706)
(11673)
(11414)
(10850)
(10670)
(10537)
(10476)
(10418)
(9573)
(9414)
学科
(76938)
经济(76842)
管理(58805)
(54722)
(46948)
企业(46948)
方法(36533)
数学(30930)
数学方法(30448)
(20797)
(20570)
中国(19857)
(19148)
贸易(19142)
(18722)
(18593)
业经(17149)
地方(15111)
(14645)
理论(14435)
农业(13338)
技术(13322)
(13151)
(12724)
(12693)
财务(12654)
财务管理(12617)
企业财务(11890)
教育(11648)
环境(11396)
机构
大学(283123)
学院(279751)
管理(113086)
(107201)
经济(104617)
理学(97526)
理学院(96462)
管理学(94682)
管理学院(94200)
研究(91432)
中国(68583)
(61400)
科学(58188)
(49962)
(46482)
(43570)
研究所(42016)
业大(41881)
中心(41715)
(41138)
财经(39873)
北京(39045)
(38165)
师范(37854)
(36101)
农业(33961)
(33927)
(32986)
经济学(31175)
师范大学(30624)
基金
项目(188880)
科学(147656)
研究(139099)
基金(136322)
(118058)
国家(117054)
科学基金(100451)
社会(85341)
社会科(80755)
社会科学(80732)
(73205)
基金项目(72799)
自然(65991)
自然科(64454)
自然科学(64440)
教育(63806)
自然科学基金(63270)
(61565)
编号(57753)
资助(56855)
成果(48035)
(41517)
重点(41455)
课题(39116)
(39113)
(38831)
创新(36126)
项目编号(36024)
科研(36007)
教育部(35639)
期刊
(119679)
经济(119679)
研究(83799)
中国(52571)
学报(45066)
管理(41634)
科学(41030)
(40066)
(37902)
教育(34406)
大学(34087)
学学(31581)
农业(27922)
技术(24435)
(22748)
金融(22748)
业经(19293)
财经(19252)
图书(18633)
经济研究(17760)
(16345)
问题(16258)
理论(15296)
实践(14107)
(14107)
科技(14044)
技术经济(13874)
(13806)
(13710)
情报(12898)
共检索到41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之梅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知识产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既有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低、知识产权战略及管理体系落后等"内忧",又有频遭知识产权壁垒、涉及知识产权的海外并购困难重重等"外患",认识以及如何应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这些知识产权问题是本文的落脚点,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来解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之梅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走出去”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应对之策,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一些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强  
一、汇改后人民币升值的阶段划分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第四次汇改,人民币汇率告别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确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取向。此后,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这期间,我国经济正处于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家宏  刘鑫  
中国高铁"走出去"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关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与体系建构具有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过程理论及知识产权风险相关理论并结合产业实践,实现对高铁"走出去"中四类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概念化、因子化、体系化,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知识产权风险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与结构体系。研究发现,高铁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结构体系由19个因子构成,分为知识产权权利、权利行使与执法、权利救济三个层次,分属于基础性、高发性和救济性知识产权风险,各因子间具有相应的影响关系。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提出面向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的系统性对策,实现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预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晞颜  
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其掌握的资源为基础发挥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整合资源的作用,提出中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职能定位观点,即应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整合优势,最周到地服务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楠  
"十五"计划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后,我国理论界就"走出去"的有关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走出去"的战略意义、"走出去"的条件、"走出去"主体、产业、产品、区位、道路、方式的选择、"走出去"的制障以及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既有强调战略性、注重对中国国情的探讨等优点,也存在缺乏战术探讨、缺乏系统性等不足。有关"走出去"问题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延明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领域展开建设。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应收账款和存货这"两金"居高不下的现象。国资委办公厅的通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中央企业"两金"余额为6.8万亿元,同比增长3%,虽然央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但是"两金"增量仍然居高不下,部分重点行业如建筑行业此问题突出。ZG公司是一家以境外业务为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革  张新民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战略。然而"走出去"企业信用的法律问题一直制约企业"走出去"战略进程。本文基于案例研究的方法,从近年五个中国"走出去"案例企业所遭遇的信用法律问题出发,对"走出去"战略中我国企业信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它将催生有关"走出去"战略中企业信用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制度安排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望  蔡小军  
本文对我国“4”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动因、走出去的基本方式及其战略框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着重指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客体是国际市场,目标是获取发展条件和持续竞争优势,方式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