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3)
- 2023(14362)
- 2022(11944)
- 2021(11119)
- 2020(9656)
- 2019(22360)
- 2018(21774)
- 2017(42392)
- 2016(22617)
- 2015(25774)
- 2014(25585)
- 2013(25969)
- 2012(24244)
- 2011(21807)
- 2010(22024)
- 2009(21017)
- 2008(21399)
- 2007(19314)
- 2006(17010)
- 2005(15914)
- 学科
- 济(107386)
- 经济(107271)
- 业(90763)
- 企(79933)
- 企业(79933)
- 管理(75995)
- 方法(48702)
- 数学(39316)
- 数学方法(39083)
- 财(35749)
- 农(31506)
- 业经(30400)
- 贸(28914)
- 贸易(28899)
- 中国(28613)
- 易(28139)
- 务(23201)
- 财务(23183)
- 财务管理(23143)
- 制(22734)
- 税(22133)
- 企业财务(21872)
- 农业(21631)
- 税收(20644)
- 收(20468)
- 技术(18904)
- 和(18514)
- 地方(18274)
- 策(17416)
- 银(17185)
- 机构
- 学院(336080)
- 大学(333209)
- 济(155033)
- 经济(152385)
- 管理(132259)
- 研究(113233)
- 理学(112284)
- 理学院(111193)
- 管理学(109863)
- 管理学院(109237)
- 中国(93657)
- 财(76896)
- 京(69592)
- 科学(64026)
- 财经(59606)
- 所(57245)
- 农(55363)
- 经(54144)
- 江(51175)
- 研究所(51111)
- 中心(51098)
- 经济学(48656)
- 业大(45124)
- 北京(44570)
- 经济学院(44305)
- 财经大学(43903)
- 农业(43347)
- 院(40228)
- 州(39984)
- 范(37425)
- 基金
- 项目(210661)
- 科学(167180)
- 基金(156517)
- 研究(155770)
- 家(135037)
- 国家(133928)
- 科学基金(115459)
- 社会(102712)
- 社会科(97545)
- 社会科学(97520)
- 基金项目(82011)
- 省(79409)
- 自然(72305)
- 自然科(70618)
- 自然科学(70598)
- 自然科学基金(69435)
- 教育(68865)
- 划(66603)
- 资助(64843)
- 编号(61717)
- 成果(49653)
- 部(48396)
- 重点(46898)
- 创(46212)
- 发(45671)
- 国家社会(43907)
- 业(43411)
- 创新(42672)
- 教育部(41862)
- 课题(41343)
- 期刊
- 济(172801)
- 经济(172801)
- 研究(108451)
- 中国(63038)
- 财(62124)
- 农(50960)
- 管理(50674)
- 学报(45760)
- 科学(44498)
- 融(36400)
- 金融(36400)
- 大学(34936)
- 农业(34389)
- 学学(33290)
- 财经(29837)
- 经济研究(28625)
- 技术(28419)
- 业经(27406)
- 经(25691)
- 贸(25531)
- 问题(23985)
- 国际(23577)
- 教育(23421)
- 业(21655)
- 技术经济(19602)
- 世界(19017)
- 务(18682)
- 税(16421)
- 财会(16330)
- 统计(16035)
共检索到52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志斌 薛伟 刘海洋
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模式和海外投资的重要落脚点。但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税收营商环境方面以及双边税收协定方面的税收风险。“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税收风险,需由中国税务部门和“走出去”企业共同努力。税务部门应强化“走出去”企业的涉外税收服务、健全双边税收协定体系、深化同东道国政府的税收合作;“走出去”企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前作好税务规划、搭建涉税事务沟通平台、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多方努力共同促进“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投资行稳致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联英 张云
文章通过总体评估和案例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微观企业问题凸显,产业定位不明确,以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区位选择扎堆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合作区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激发企业"走出去"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合理调整产业定位、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导向、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合作区建设应该着力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企业“走出去”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春顶
2006年下半年,商务部决定筹资200亿元在多个国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共分两批批准了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而近期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第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数据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数量从2004年的5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565亿美元;投资行业扩大到能源、通信、机电、轻纺、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投资方式也不再以劳务和服务输出为主,而大量出现跨国资产并购等复杂形式。由于税收与企业经营投资密切相关,因此税收风险也贯穿于企业境外投资的全过程。从企业内部因素看,"走出去"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产生在事前对外投资决策环节、事中对外投资执行环节以及事后境外投资收益分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志远 杨雷东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呈现出投资形式多渠道化、管理方式多样化、交易类型复杂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税务机关一方面要保障国家税收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还要保障"走出去"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如何加强"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管控成为当前税务机关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的典型案例,得出有益启示,提出加强我国"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管控的建议。
关键词:
“走出去”企业 税收风险 管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庞淑芬 王文静 黄静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由于沿线各国公司所得税制、与我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税收征管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走出去"企业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税收风险。本文按不同组别选取沿线11个重点投资对象国,结合这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与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规定等,深入解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常见税收风险,并为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庞淑芬 王文静 黄静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由于沿线各国公司所得税制、与我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税收征管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走出去"企业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税收风险。本文按不同组别选取沿线11个重点投资对象国,结合这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与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规定等,深入解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常见税收风险,并为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庞淑芬 王文静 黄静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由于沿线各国公司所得税制、与我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税收征管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走出去"企业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税收风险。本文按不同组别选取沿线11个重点投资对象国,结合这些国家的税法规定、与我国签订的税收协定规定等,深入解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常见税收风险,并为企业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勇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区域集中度高、产业层次较低、市场主体参与度高以及优惠政策丰厚,由此使得合作区的产业升级前景广阔,多方合作力度较大。然而合作区也存在区位选择不合理,风险不可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融资困难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合作区内产业链布局,强化融资和人才支持,建立风险预防及评估体系,推进合作区本土化经营,如此才能确保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秉梅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通过招标方式,支持中方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产业结构以低价值的中低端产业为主,且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同时存在着国与国之间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主导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和专业人才支撑体系等发展困境。据此,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积极吸纳外方力量参与经贸区合作建设、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区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经贸合作区服务支撑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当前,中国企业在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包括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等),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称之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开发区"走出去"的过程及国家扶持政策加以总结并给出新的建议。一、发展阶段(一)企业自发行动时期(2005年之前)海尔和福建的华侨实业都是开发区的标志性先行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百红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廖沂 杨林林
近年来,为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开展了"走出去"企业税收专项调查与服务行动。通过组织"走出去"涉税政策宣传培训、涉税意见问卷调查和税收实地调查评估等,系统分析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主要涉税风险,归纳整理了其涉税诉求,为进一步完善"走出去"税收政策、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慧娟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政府支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其有利于企业集群式走出去降低投资风险,并有利于深化中国和东道国投资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但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风险,包括建设方式带来的风险、东道国法律环境变化的风险以及管理入区企业的风险等。通过取得中国和东道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投资协议中加入"稳定条款"等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风险,境外经贸合作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风险防范 “走出去”战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课题组 智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日渐拓宽,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多。政府(税务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新机制:优化顶层设计方案,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健全涉税磋商机制,完善争议解决路径;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优化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加强涉税业务辅导,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选择合适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防控体系;遵守独立交易原则,谨防转让定价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