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8)
2023(6877)
2022(5790)
2021(5382)
2020(4340)
2019(9947)
2018(9566)
2017(18469)
2016(10185)
2015(11216)
2014(10913)
2013(10827)
2012(10491)
2011(9522)
2010(9910)
2009(9094)
2008(9033)
2007(8401)
2006(7815)
2005(7229)
作者
(30473)
(25430)
(25306)
(24144)
(16470)
(12270)
(11452)
(9817)
(9724)
(9409)
(8743)
(8498)
(8448)
(8383)
(8358)
(8018)
(7798)
(7499)
(7421)
(7413)
(6386)
(6343)
(6323)
(6001)
(5859)
(5727)
(5672)
(5655)
(5256)
(5248)
学科
(39479)
经济(39436)
管理(29284)
(29271)
(24117)
企业(24117)
方法(14712)
(14643)
贸易(14638)
(14443)
(13066)
数学(12587)
(12582)
数学方法(12381)
中国(12115)
(11859)
(10569)
业经(9062)
(8737)
(8674)
地方(8639)
农业(8261)
(8257)
出口(8252)
出口贸易(8252)
及其(7055)
(6808)
银行(6775)
技术(6742)
(6574)
机构
学院(145911)
大学(145782)
(63322)
经济(61970)
研究(56479)
管理(53310)
理学(44901)
理学院(44396)
管理学(43658)
管理学院(43377)
中国(42828)
科学(33544)
(31618)
(30875)
(29306)
(27994)
研究所(26421)
中心(24964)
(24269)
财经(23184)
农业(22172)
业大(21567)
(21095)
(20897)
北京(20052)
经济学(19456)
(18825)
师范(18566)
(18552)
(18055)
基金
项目(93463)
科学(73148)
研究(68017)
基金(67663)
(60306)
国家(59784)
科学基金(49742)
社会(42710)
社会科(40538)
社会科学(40528)
(35714)
基金项目(33591)
自然(32092)
自然科(31323)
自然科学(31309)
教育(30986)
(30956)
自然科学基金(30797)
资助(29008)
编号(26805)
成果(23170)
重点(21550)
(21259)
(21194)
课题(19985)
(19321)
创新(18063)
(17954)
国家社会(17883)
教育部(17871)
期刊
(73944)
经济(73944)
研究(47939)
中国(32172)
(26292)
学报(24835)
(22897)
科学(22775)
管理(22061)
大学(18767)
农业(17843)
学学(17622)
教育(17041)
(16941)
金融(16941)
经济研究(12534)
技术(11929)
财经(11613)
(11556)
业经(11549)
国际(10482)
(10045)
问题(9944)
(9381)
世界(8199)
(7153)
技术经济(7037)
现代(6925)
(6802)
论坛(6802)
共检索到236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昌  南纪稳  
随着质的研究被教育学界认可和使用,近年来教育个案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出来,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问题:具体分析和一般性提炼之间不相一致或很不一致,甚至是荒谬的;随意夸大来自特殊境遇的有限概括对其他境遇的适用范围,过度宣扬其对促进教育实践改善的价值。这影响了个案研究理论建构功能和实践启示功能的实现。只有提高个案研究的品质以及促进其与理论家、实践者之间的多重互动,才能实现"从案例到系统"的理论概括功能和"从知识到行动"的实践指导功能。超越个案的概括、多个案的累积、特征的分析性研究、立足于宏观的微观研究、个别之间的迁移、评价性认同等,是"走出个案"的可能策略和方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总结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内涵和成功经验,并指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融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为一体的长期、渐进的社会变迁过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红福  冀承  杨耀武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经历了从消费主导型向投资和进出口快速增长型,再到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的演变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需求动力差异明显。从宏观需求的三次产业和细分行业结构来看,中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结构在不断改善,高附加值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行业占比显著提升,服务消费、服务投资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仍将是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投资率的提升幅度可能会超过消费率,净出口率会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消费率将会继续上升,投资率会有所下降,净出口率可能变化不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波  
本文从较为明确地界定土地财政的含义出发,接着说明土地财政出现的制度根源之一固然是我国的土地制度,但也反映着经济生活的基本逻辑,并在某种特定意义上说,具有不同经济体间的共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采用因地制宜策略、规划引导策略、统筹协同策略、市场主导策略、质量提升策略、增量共享策略、全域服务策略和对外开放策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会使我国出现现代农民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全域推进的新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欧平  
买入国债和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都以有价证券为担保,但其经济意义却相去甚远。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能应对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但是,因为采取这种发行方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缺失,继续这种发行方式则会使我国管理层在缓解旧的矛盾的同时,面对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方式一定要尽快向买入国债的货币发行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松林  武鹏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内生分工模型来探索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研究表明:促进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发挥各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专业化经济,尽量降低整条价值链的固定学习成本。而要实现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需要制造产品以及品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的临界值,其中,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对上述两个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模型衍生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戴仁荣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亚太经济合作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为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分享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以TPP为抓手意图打造由其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TPP的持续推演遵循着一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国家亚太战略的综合考量这一逻辑规律。对于"剑指中国"的TPP,中国该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已是摆在我国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珊   苏鸣禹   石伟平  
职业教育“走出去”作为我国深化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动力,在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逻辑起点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策略优化:理性定位,明晰战略角色;政府引领,加强多元互动;数字化转型,创新合作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斌志  
作为系统、全面、整合地进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方式之一,社区重建能够有效地发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开展迅速有效的灾后社区重建,要在坚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民间资源的整合,坚持发挥专业团队作用的原则下,通过行政主导型或社区动员型的重建模式,分阶段有策略地开展灾后社区生态与公共设施重建、社会救助与重建、心理辅导与心理重建、就业与教育促进以及医疗救助与公共卫生服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良  关素芳  
基于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是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新方向。杰伊·麦克泰格建构出以理解、大概念、迁移与运用等为关键词的深度学习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指导意义。在这一理论体系之中,深度学习的发生条件在于真实性学习任务的设计、核心问题的驱动、历经高阶思维导向的知识运用过程以及达成大概念的深度理解与意义建构,其实现策略在于学习结果本位的逆向设计、理解为先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WHERETO模型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表现性取向的学业质量评价等。反思麦克泰格的深度学习,有必要注重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明晰深度学习的学科差异以及深入挖掘深度学习的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智华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体现在范式逻辑上是教育的个性化范式,体现在价值逻辑上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体现在制度逻辑上则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结果产出导向的制度设计。作为一种策略建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策略在教育资源向度上可以尝试合作治理的策略,在教育组织向度上可以尝试教导型组织的策略,在教育技术向度上可以尝试数字化教学策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东锋  
在基本判断形式"S是P"中,作为系词的"是"是判断的核心,但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不同的逻辑学家对"是"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本文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相统一的视角探讨判断系词"是"的内涵,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俯瞰系词"是",超出了逻辑学窠臼,拓宽了"是"的真理含义。另一方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与实践论立场,批判了黑格尔逻辑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先验主义对"是"的片面的狭隘理解,论证了判断的本质及其系词"是"的辩证法含义。从矛盾律的"或是或否"发展到"又是又否"的矛盾论具有客观必然性,矛盾论才是支配整个现实现世与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