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2)
2023(8648)
2022(6280)
2021(5408)
2020(4167)
2019(9216)
2018(8816)
2017(16587)
2016(8765)
2015(9944)
2014(9612)
2013(9660)
2012(8559)
2011(7614)
2010(7627)
2009(6949)
2008(7133)
2007(6630)
2006(5931)
2005(5566)
作者
(25054)
(20786)
(20753)
(19719)
(13248)
(9728)
(9323)
(8062)
(7862)
(7368)
(7009)
(6870)
(6680)
(6549)
(6333)
(6245)
(6191)
(6154)
(6044)
(6016)
(4992)
(4947)
(4780)
(4708)
(4651)
(4643)
(4556)
(4448)
(4079)
(4015)
学科
管理(42139)
(37943)
经济(37907)
(36174)
(32582)
企业(32582)
方法(17091)
(14726)
业经(14375)
数学(14240)
数学方法(14101)
中国(10691)
(10324)
财务(10291)
财务管理(10269)
企业财务(9759)
产业(9735)
信息(9389)
(9373)
总论(8815)
信息产业(8784)
(8698)
(7984)
(7707)
银行(7698)
人事(7242)
人事管理(7242)
(7142)
(7029)
农业(6848)
机构
大学(126179)
学院(124356)
管理(57411)
(52609)
经济(51439)
理学(48450)
理学院(48002)
管理学(47466)
管理学院(47177)
研究(33337)
中国(30587)
(28459)
(25476)
财经(21487)
(19728)
(19553)
中心(18269)
科学(17985)
财经大学(16230)
经济学(16123)
商学(16015)
商学院(15813)
(15758)
北京(15630)
(15220)
业大(15216)
(15053)
经济学院(14612)
经济管理(14087)
(13866)
基金
项目(83229)
科学(67766)
基金(63567)
研究(60848)
(54105)
国家(53660)
科学基金(48851)
社会(41889)
社会科(40022)
社会科学(40011)
基金项目(33096)
(31290)
自然(31116)
自然科(30546)
自然科学(30544)
自然科学基金(30012)
教育(27906)
(25387)
资助(25319)
编号(24014)
成果(18490)
国家社会(18399)
(18390)
(17843)
重点(17352)
教育部(16756)
创新(16612)
(16606)
人文(16590)
项目编号(15939)
期刊
(57640)
经济(57640)
研究(35137)
中国(30496)
管理(26050)
(25534)
学报(16019)
科学(15169)
(14518)
金融(14518)
大学(13305)
(12178)
学学(12100)
技术(11916)
教育(11182)
财经(11098)
图书(9676)
(9628)
经济研究(9205)
业经(9185)
会计(7906)
农业(7903)
财会(7596)
书馆(7065)
图书馆(7065)
技术经济(6573)
理论(6558)
(6478)
商业(6460)
问题(6260)
共检索到197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詹小慧   赵李晶  
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实证分析了数字劳动平台算法管理对劳动者工作绩效的双刃剑效应。通过对来自2家外卖企业的33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论如下:算法管理既会通过增加个体的挑战性认知评价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又会通过增加阻碍性认知评价从而降低工作绩效;调节焦点能够调节算法管理与两种认知评价间的关系以及两条中介路径的作用强度,即当员工具有高促进型焦点时,挑战性认知评价的中介作用更强,而阻碍性认知评价的作用更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巍  刘贝妮  
随着算法的升级迭代和持续精进,零工平台基于算法技术对数字零工劳动者的管理成效成为理论和实践交汇的关注热点。劳动者通过技术进步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可交往性自由,但同时又囿于技术而进入到一个普遍的数字化技术统治中。“控制主义”和“决策主义”成为了解释科技对于改变劳动过程的关键视角,然而现有研究还没有将其整合。本研究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整合算法管理“控制主义”和“决策主义”视角,探讨算法管理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双刃剑”机制,其中“控制主义”视角主要考察感知算法控制,“决策主义”视角主要考察工作重塑。对来自407名数字零工劳动者的多时点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算法管理积极影响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重塑;算法管理会通过增加数字零工劳动者感知算法控制进而降低其平台承诺;算法管理会通过促进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重塑进而提高其平台承诺;正念负向调节算法管理通过感知算法控制降低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间接效应;正念正向调节算法管理通过工作重塑提高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算法对零工经济中在线劳动者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研究,为规范平台管理和促进零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彦冰   赵延东  
技术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分析研究互联网对当代中国劳动者工作自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接入对工作自主性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与技术扩散的过程密切相关;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劳动者拥有更高的工作自主性,这种效应在弱势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劳动者内部,工作数字化程度的提升一开始会增加工作自主性,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则呈现负面影响。数字嵌入工作为劳动者整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工作自主性赋能,其控制效应体现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工作群体内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詹小慧   苏晓艳  
在线劳动平台所采取的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研究缺乏对算法管理影响平台劳动者工作绩效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探讨。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本研究构建了在线劳动平台算法管理通过工作自主性和情绪耗竭影响劳动者工作绩效的双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二者间作用机制的边界条件。来自国内2家主要外卖平台的292份问卷分析结果显示:算法管理负向影响劳动者工作绩效,其中工作自主性和情绪耗竭在算法管理和工作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挑战性时间压力不仅会削弱算法管理对工作自主性的负向影响,而且也会削弱算法管理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对此,在线劳动平台管理者需科学制定相关算法规则,促进“算法向善”;提供支持性管理措施,缓解情绪耗竭;引导劳动者形成挑战性认知,设置挑战性目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魏巍  刘贝妮  凌亚如  
近年来,以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我国其吸纳就业、便利生活的社会属性受到政府相对积极的政策支持,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其劳动组织新形式带来的不稳定性和灵活性,使得管理平台劳动者参与强度和增加平台黏性成为平台企业竞争的关键。实践中平台企业通过算法设计出游戏情境感,通过游戏元素增强网约配送员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本研究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基于300份三波次数据,运用层次回归与Bootstrap方法,构建平台工作游戏化设计通过提升网约配送员心流体验,进而促进其工作卷入的理论模型,并考察了过度劳动在这一过程中的情境作用。研究发现:平台基于算法的工作游戏化设计对网约配送员的工作卷入有倒U型影响,其中心流体验中介了工作游戏化与工作卷入之间关系,即工作游戏化通过对网约配送员心流体验产生倒U型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卷入。过度劳动负向调节工作游戏化对心流体验和工作卷入的倒U型影响,同时也负向调节心流体验和工作卷入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验证了平台游戏化设计对于网约配送员工作卷入的“双刃剑”影响和过度劳动的边界效应。在劳动标准、劳动监管、劳动法律政策缺失的零工经济新业态中,探讨数字经济中平台企业通过算法实现的游戏化设计对网约配送员工作卷入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其结论有益于相关部门增加对新业态中劳动保护、工时标准的关注和监管,通过“沙盒式监管”优化营商环境,规范零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   富潇睿   陈语春   王淑芬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也对乡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构建衡量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林业劳动者就业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区域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分析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会削弱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77.26%。(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不同技能林业劳动者就业量存在明显的负向作用,且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最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低技能劳动者会减少69.97%;对于中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影响最小,为38.80%。(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林业劳动者就业总量会减少90.40%,中部地区的中技能劳动者就业量会减少254.76%,对西部地区则无显著影响。文章丰富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效应理论的相关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林业劳动者的深入剖析,能够缓解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乡村林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文章指出我国应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对林业劳动者就业产生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积极寻求数字经济助推林业劳动者就业的路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善仕  玉胜贤  刘嫦娥  
当前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效应仍然存在分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影响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的机制,并厘清工作游戏化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82名全职外卖骑手的多时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诱发消极情绪抑制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又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工作游戏化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算法控制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地,工作游戏化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中介效应路径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这些结论扩展了对算法控制影响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平台优化算法控制和管理零工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成  杨东晓  郭景  
针对313名平台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和认知信任均正向影响就业稳定性;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起中介效应;算法管理能够正向调节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且平台企业良好的算法管理能够促进平台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提高。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平台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就业稳定性提高的作用机制,开发了平台算法管理的测量工具,为该领域进一步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推动平台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Janine Berg  Marianne Furrer  Ellie Harmon  Uma Rani  M Six Silberman  孟彤  
国际劳工组织于2015年和2017年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样本覆盖全球75个国家的3500名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在全球运作的5家大型微任务平台工作。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本文阐述了劳动者的基本特点及其从事这类工作任务的动机,分析了微任务平台的工作条件,介绍了鼓励平台和平台用户遵守最低标准的做法与实践,并提出了改善数字就业平台工作条件的一系列原则。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小瑛   张宇平  
机器人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核心设备,在其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将伴随着就业的创造与破坏,从而深刻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工作时长的变化是构成劳动供给的重要方面,深入分析机器人的普及与员工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认识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文章放宽了工作时长同质性的假设,构建“机器人-工作任务”模型刻画机器人的引入对员工工作时长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机器人的使用将缩短非常规任务工作时长,对常规任务工作时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使用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对机器人的工时效应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机器人的使用延长了员工日工作时间以及周工作时间,且工作时间延长的效应主要反映在普通职位、低学历与新生代三个较为弱势的员工群体中。工作时间的延长主要由机器人破坏原有岗位的替代效应、催生新生岗位的创造效应与实现生产扩张的规模效应引起,三种效应所产生的新旧更替压力与规模扩张需求大于机器人技术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作用,使得员工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进一步分析对工资的影响发现,机器人的引入对平均小时工资的影响不显著,但会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和员工加班工资提高个人月工资,并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变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柯龙山  
最低工资制度的存废至今仍处于争议之中,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三者的目标函数不同,最低工资标准陷于标准过低的权宜困境,其调整并没有真正惠及劳动者,因此要求重新定位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归属,政府应该承担最低工资保障职能,同时建立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主和最低工资保障机制为辅的工资制度,以及积极探索制定其他公共政策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远伟  
税收负担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测度指标,但目前的宏观税负无法测度劳动者的税收负担,因此找出对劳动者税负的测度指标便具有必然性。本文主要探讨一种新的税收负担指标,即劳动者税负,并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上,对劳动者税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苹   张一  
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有其自身形成及演化机制。笔者基于羊群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了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逆算法行为”的形成及其演化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实:羊群效应在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平台劳动者生理与心理收益水平的提高正向影响“逆算法行为”的发生;增强平台惩罚力度不能有效抑制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提高负外部性水平能够正向影响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的出现。本研究尝试性地将羊群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拓展到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形成及其演化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实验中,揭示了“羊群效应”下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形成及其演化机制,丰富了有关“逆算法行为”学术探究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平台有效防治“逆算法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凌亚如  班小辉  
近年来,以网约车、网络送餐为代表的数字劳动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我国,因其吸纳就业、便利生活的社会属性受到政府相对积极的政策支持,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数字劳动平台劳动者劳动关系判定难,新业态缺乏相关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监管,导致其不能享受职业伤害保障,普遍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差。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猝死"等话题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文章选取德国、日本、荷兰、马来西亚四国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优势劣势和运作模式,从"应然"到"实然"探索适应我国当下发展情境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为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