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5)
2023(14297)
2022(11599)
2021(10850)
2020(9231)
2019(20949)
2018(20206)
2017(39804)
2016(20907)
2015(23560)
2014(22496)
2013(22680)
2012(20882)
2011(18563)
2010(18915)
2009(18410)
2008(18224)
2007(16402)
2006(14546)
2005(13817)
作者
(55159)
(45787)
(45481)
(43235)
(29602)
(21755)
(20742)
(17672)
(17258)
(16464)
(15742)
(15568)
(14886)
(14411)
(14295)
(14108)
(13536)
(13335)
(13212)
(12562)
(11307)
(11148)
(10787)
(10472)
(10452)
(10303)
(10176)
(10031)
(9015)
(8917)
学科
(98613)
经济(98512)
(95010)
(87886)
企业(87886)
管理(78438)
方法(46863)
数学(38472)
数学方法(38341)
(36114)
(34669)
银行(34524)
(32909)
(32087)
金融(32087)
业经(31505)
中国(30712)
(30209)
(27719)
财务(27704)
财务管理(27668)
(27598)
企业财务(26497)
农业(20117)
技术(19715)
(19077)
(19056)
贸易(19056)
(18652)
(17140)
机构
学院(295434)
大学(292257)
(143119)
经济(140936)
管理(123071)
理学(104596)
理学院(103759)
管理学(102957)
管理学院(102390)
研究(92639)
中国(90649)
(71321)
(59850)
财经(56414)
(51592)
经济学(46270)
科学(45682)
中心(45395)
(44025)
(43827)
财经大学(42311)
经济学院(42043)
(41003)
研究所(38764)
北京(38198)
商学(37575)
商学院(37269)
(36986)
(35874)
(35689)
基金
项目(181479)
科学(147690)
研究(138610)
基金(138375)
(116249)
国家(115252)
科学基金(103054)
社会(95252)
社会科(90869)
社会科学(90850)
基金项目(72082)
(67396)
自然(62507)
教育(61949)
自然科(61216)
自然科学(61206)
自然科学基金(60307)
资助(57061)
(55270)
编号(53314)
(43185)
(43054)
成果(42634)
国家社会(41089)
重点(39827)
创新(39693)
(39477)
教育部(38816)
(38723)
人文(38106)
期刊
(155391)
经济(155391)
研究(96322)
(61146)
(58594)
金融(58594)
中国(57443)
管理(52146)
(37910)
科学(34986)
学报(31577)
财经(30436)
大学(26623)
经济研究(26185)
(26118)
学学(25504)
技术(25432)
业经(24342)
农业(24293)
问题(20020)
教育(19484)
(18923)
技术经济(18063)
国际(17927)
世界(17420)
财会(17035)
(16543)
会计(15650)
现代(15003)
理论(14660)
共检索到468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永善  王其猛  严妍  薛志荣  
影子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资管新规”外生政策冲击下,对企业融资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法,探究“资管新规”、影子银行和企业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子银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成本,但提升了企业短期债务占比。与国有企业相比,随着“资管新规”出台引起影子银行规模下降,非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加剧、融资成本上升和短期债务占比下降方面更加明显。同时,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及短期债务占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和短期债务占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融资成本方面虽有差异但系数较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曾海舰  林灵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持股银行数据考察我国企业如何谋求融资便利。本文发现融资约束程度最高的企业持股银行的意愿最强,融资约束程度最低的企业持股银行的意愿最弱;持股非上市银行使企业获得更多外部债务融资,其融资约束得到有效缓解,而持股上市银行并不存在类似效应。本文同时发现持股非上市银行对企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升,说明企业出于解决融资困难而进行的持股银行行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世辉  邓来  雷新途  
过往鲜有文献在微观层面识别企业从影子银行融入资金的规模,因而更多从宏观层面研究影子银行融资的治理效应。本文以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杠杆操纵的程度来识别并衡量微观企业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融资拥有一般银行信贷无法获取的隐性信息而具备融资合约特殊实施机制,因而更能节约融资企业的代理成本。影子银行融资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客观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期限较短、利率高,促使企业选择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因此有效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拓展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低,融资约束越小,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影子银行融资上述治理效应越显著。本文丰富相关研究的同时,能够为影子银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千伟  
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可以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在企业的经营和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受融资约束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地还发现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商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大。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成长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将逐渐减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月  
根据2004~2009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本文从并购权力配置的角度检验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值来度量资产专用性,以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比率来衡量公司的融资能力,我们发现资产专用性对兼并收购过程中权力的配置(谁应该成为主并公司)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融资能力则对权力的配置有显著正的影响,即资产负债率低或现金比率高从而融资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成为并购中的收购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应该安排给投资更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一方的观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2007-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服务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存在负向关系,金融服务对这种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成长性企业和不同产权性质的高成长性企业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成长性企业以及高成长性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金融服务对缓解这种负向关系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钢  王栋  
本文从企业的社会性对经济性行为影响的视角研究社会地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2009—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越高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小。将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纳入考虑之后,研究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社会地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拥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提升社会地位更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社会地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最为显著。这些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属性"对其"经济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而且能够为民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提供有益借鉴,尤其是处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且不存在金融关联的民营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健  袁瀚坤  
本文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24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贴、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看,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且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显著负相关,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阻碍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发挥,且这一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更加严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营造公平环境加大市场竞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内部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面效应;(2)股权融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债权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在考虑企业异质性之后,上述结论对融资约束程度低、年轻和小规模企业同样适用,但融资约束程度高、成熟和大规模企业自主创新则主要依赖于内部融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中,融资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忠民  李振英  马本江  张燕  
利用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对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正相关,特别是企业过度投资中耗费的资源、形成的产能具有不可逆性,将直接增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导致企业沦为僵尸企业;银行信贷对企业僵尸化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相对于过度投资来说,银行信贷对于抑制投资不足导致的企业僵尸化问题更加有效;从贷款期限来看,短期贷款能够给债务企业形成流动性压力和再融资压力,迫使企业经理人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对企业僵尸化问题的调节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沛华  
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负面声誉事件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基于中国2000—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公司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作为负面声誉冲击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第一,负面声誉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且事件的负面冲击具有长期效应。第二,从企业融资结构的角度来看,负面声誉冲击主要降低了公司长期贷款与发行债券的融资能力,并促使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租赁融资与短期贷款融资。第三,负面声誉冲击在约束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后,会对企业当期的业绩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然而,本文发现对企业罚款并不会对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企业违规的罚款机制设计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认识和解释声誉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以2008—2017年我国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结构对其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而债务融资则与企业的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应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留存收益等内源性融资占比,同时国家应健全股票市场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股权融资,降低对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