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4)
2023(6253)
2022(5269)
2021(4830)
2020(4089)
2019(9100)
2018(9090)
2017(17152)
2016(9657)
2015(10979)
2014(11106)
2013(10924)
2012(10287)
2011(9353)
2010(9609)
2009(9249)
2008(9551)
2007(8654)
2006(7822)
2005(7293)
作者
(28896)
(24272)
(24188)
(22954)
(15647)
(11532)
(10986)
(9217)
(9177)
(8909)
(8586)
(8300)
(8041)
(7913)
(7850)
(7317)
(7169)
(7159)
(7129)
(7027)
(6357)
(6004)
(5870)
(5662)
(5574)
(5438)
(5403)
(5336)
(4932)
(4749)
学科
(35581)
经济(35501)
管理(34740)
(28177)
(25562)
企业(25562)
方法(13838)
(12801)
(12167)
数学(10360)
中国(10282)
数学方法(10187)
业经(10102)
(9669)
(8825)
(8823)
(8046)
理论(7762)
体制(7467)
环境(7391)
(7291)
财务(7269)
财务管理(7247)
(7003)
银行(6985)
企业财务(6905)
(6697)
金融(6693)
(6690)
(6613)
机构
大学(148110)
学院(145712)
(56599)
经济(55254)
管理(53541)
研究(51003)
理学(45424)
理学院(44842)
管理学(44043)
管理学院(43749)
中国(38345)
(31876)
科学(31155)
(30453)
(26388)
(23799)
研究所(23761)
财经(23322)
(23167)
中心(22411)
(20981)
(20842)
师范(20656)
业大(19899)
北京(19880)
(18402)
(18078)
农业(18064)
经济学(17687)
财经大学(17271)
基金
项目(95083)
科学(75291)
研究(70388)
基金(69512)
(60706)
国家(60202)
科学基金(51154)
社会(45549)
社会科(43063)
社会科学(43051)
(36563)
基金项目(36449)
教育(32582)
自然(32259)
自然科(31374)
自然科学(31362)
(31143)
自然科学基金(30825)
编号(28539)
资助(27842)
成果(25282)
(22997)
重点(21958)
(21878)
课题(20159)
(20132)
(19762)
国家社会(19093)
教育部(18782)
创新(18511)
期刊
(67686)
经济(67686)
研究(44102)
中国(33275)
(24948)
学报(24491)
科学(22620)
(21682)
管理(21322)
大学(18377)
教育(17704)
学学(16960)
农业(14275)
(13283)
金融(13283)
财经(12424)
技术(10999)
(10666)
业经(10048)
经济研究(9446)
问题(8956)
图书(8829)
资源(8225)
(7948)
(7381)
书馆(6738)
图书馆(6738)
(6661)
现代(6601)
(6571)
共检索到22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学谦  张公嵬  陈翔  
基于我国4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并从文化角度进行了阐释。认为制度文化影响下的资本积累不足、人力资本挤出、制造业挤出、技术创新挤出,以及精神文化影响下的人力资本开发障碍、非理性消费、创新精神缺乏等传导机制致使资源型城市出现文化堕距、陷入资源优势陷阱,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资源地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的程度,强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中亚  
"资源诅咒"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反而慢于资源贫乏经济体。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直接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组成。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对传导机制进行定量分析,为破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庆刚  秦放鸣  
在总结前人对"资源诅咒"跨国传导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对"资源诅咒"在我国传导的机制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各省份间生产要素的相对自由流动和资源产业的特质使资源富集地区的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外转移,国内产业分工的形成使得资源富集地区成为其他省份原材料的供应地,造成资源富集地区形成越来越单一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在政府短视和财政幻觉的作用下,资源富集地区易丧失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最终使其产业结构固化,产业升级受阻,陷入依赖不可持续的资源型产业维持经济发展的陷阱之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昕  韩樱  张乃凡  
资源诅咒可以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而资源尤其是点资源所包含的大量租金诱使人们把很多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毫无产出的寻租活动中,并且引发激烈的对抗性冲突、破坏和平的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效率,便是其中两项重要的传导机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解释了这两项传导机制的作用原理,并与我国当前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提出通过改革资源税税制、控制租金的使用方向来杜绝寻租的源头,以及通过建立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平息纷争的解决方案。以期及时规避资源诅咒,实现租金的有效利用、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益的公平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伟  白永秀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爽  张晓东  
本文从制度弱化的视角来探讨"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自然资源与腐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然资源通过引致腐败弱化地方政府的治理质量,阻碍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增长;且分组回归后发现这一传导机制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尤为显著,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源与腐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从政策层面来说,改革现有的产权制度,优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减少腐败行为并提高政府的治理质量,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灵  张景华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是,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的提高,而缺少自然资源的地区反而可能有更快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但发展滞后。自然资源丰富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经济发展的优势,但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或仅仅将眼光集中在资源上,就很容易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劣势。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必须跳出资源诅咒,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昕  韩樱  张乃凡  
"资源诅咒"可以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而资源尤其是点资源所包含的大量租金诱使人们把很多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毫无产出的寻租活动中,并且引发激烈的对抗性冲突、破坏和平的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效率,便是其中两项重要的传导机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解释了这两项传导机制的作用原理,并与我国当前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相结合,提出通过改革资源税税制、控制租金的使用方向来杜绝寻租的源头,以及通过建立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平息纷争的解决方案。以期及时规避资源诅咒,实现租金的有效利用、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环境的充分保护等多重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少星  
主流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具有正面作用,但这种观点正在动摇。本文在总结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并验证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诅咒"假说,进而分析其内在机理,认为资源生产部门的产业性质、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地域分割、固化效应四方面是"资源诅咒"假说得以成立的原因。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赵驰  
"荷兰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产业突然繁荣往往会通过要素、产品和货币市场的一系列反应挤出当地制造业,使之逐渐衰退,或者难以起步,它是典型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荷兰病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然后借助模型分析详细解释其背后的原理,继而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说明在我国,荷兰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不同于荷兰、挪威等发达国家,我国荷兰病的主要症结在于挤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而非提高劳动力雇佣成本。最后,以现实为基础提出如何改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产业单一化和初级化的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缩小东西部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宇  杜萌  
基于全要素分解,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对"资源诅咒"假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资源丰裕的省份的确存在技术挤出效应,同时在引入进口规模和市场结构等控制变量以后,技术挤出效应明显降低,说明这些因素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是消除"资源诅咒"现象的有效途径,而市场化程度和教育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资源丰富省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加兰  
本文基于标准生命周期模型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利用资源收入转移支付机制对"资源诅咒"假说提出了新的解释: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取决于从资源汲取的财政收入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机制对储蓄与投资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而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可以"熨平"资源收入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源依赖度的提高会促进非资源部门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了促进储蓄和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栾贵勤  孙成龙  
"资源诅咒"理论是指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在回顾"资源诅咒"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省级层面数据以及山西省内县级层面数据的研究,发现该理论对资源匮乏地区有着不同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即该理论对于省级层面是成立的,但对于县级层面不成立。并提出制度安排通过影响资源贫瘠地区制造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是"资源的诅咒"对资源匮乏地区产生作用的根源的结论,同时提出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