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8)
- 2023(9279)
- 2022(7810)
- 2021(7457)
- 2020(6311)
- 2019(14370)
- 2018(14104)
- 2017(27369)
- 2016(14229)
- 2015(15988)
- 2014(15615)
- 2013(15090)
- 2012(13600)
- 2011(12000)
- 2010(11496)
- 2009(10327)
- 2008(9824)
- 2007(7796)
- 2006(6498)
- 2005(5462)
- 学科
- 济(57964)
- 经济(57905)
- 管理(43371)
- 业(38593)
- 企(32501)
- 企业(32501)
- 方法(29591)
- 数学(26169)
- 数学方法(25781)
- 财(14763)
- 农(14103)
- 中国(13991)
- 业经(11893)
- 学(11052)
- 地方(10499)
- 和(10167)
- 贸(9795)
- 贸易(9791)
- 农业(9623)
- 理论(9584)
- 务(9442)
- 易(9438)
- 财务(9407)
- 财务管理(9387)
- 环境(9284)
- 企业财务(8922)
- 制(8900)
- 技术(8858)
- 划(8075)
- 融(7850)
- 机构
- 大学(193763)
- 学院(191696)
- 管理(80055)
- 济(79758)
- 经济(78292)
- 理学(70585)
- 理学院(69841)
- 管理学(68632)
- 管理学院(68247)
- 研究(59072)
- 中国(43484)
- 京(38910)
- 财(35402)
- 科学(35137)
- 财经(29471)
- 中心(28953)
- 经(27146)
- 所(26962)
- 业大(26902)
- 江(26188)
- 农(25819)
- 范(25631)
- 师范(25382)
- 经济学(25183)
- 研究所(24821)
- 北京(23625)
- 经济学院(22912)
- 财经大学(22495)
- 院(21878)
- 商学(21185)
- 基金
- 项目(141526)
- 科学(113824)
- 基金(105560)
- 研究(104636)
- 家(91516)
- 国家(90802)
- 科学基金(79851)
- 社会(68804)
- 社会科(65328)
- 社会科学(65312)
- 基金项目(56254)
- 省(53919)
- 自然(51480)
- 自然科(50264)
- 自然科学(50251)
- 自然科学基金(49328)
- 教育(48858)
- 划(45837)
- 资助(42268)
- 编号(41923)
- 部(32542)
- 成果(32413)
- 重点(31655)
- 发(30288)
- 创(30173)
- 国家社会(29435)
- 教育部(28627)
- 创新(28181)
- 人文(28074)
- 科研(27554)
共检索到26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丹
随着资源观研究的不断深入,理清资源观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构念,就成为推动资源观研究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前提。本文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起源、内涵与构成维度、分析层次、测量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资源观研究经常涉及的"资源整合"与"资源重构"这两个重要构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并且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进资源观视角下的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概念基础。
关键词:
资源观 资源整合 资源重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秀丽 谢晓波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都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文化教育工程,本文分析了两项重大文化教育工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大工程资源整合工作的目标任务,系统地论述了冷水江市对两大文化工程资源整合的实践和所采取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扬德
资源整合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企业个体资源与组织资源、传统资源与新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经过整合提升而形成新的资源体系。在界定新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整合的竞争优势理论,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来重构企业战略,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资源观 资源整合 竞争优势 战略重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形成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网络,无疑是一项超大规模的信息化工程。实施这样的工程,要求不是分散地使用有限的资源,而是要形成整合的优势,即不是化整为零,而是聚小变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关键词:
资源共享 信息网络 小变 学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萨蕾
基于OPAC的数字资源整合是基于OPAC系统对各种类型资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融合、类聚,以数据为核心,构建一个整体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资源体系。本文从类型与来源两方面对基于OPAC整合的数字资源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书目关系、语义关系、资源展示层面加强数字资源整合力度的观点。
关键词:
OPAC 数字资源整合 书目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岩 于静
从理论、技术与实践三个方面探索Web2.0环境下OPAC的革新——加强OPAC的资源整合功能。作者分析了基于OPAC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OPAC资源整合的内容,总结了OPAC资源整合的途径,最后例举了北师大图书馆OPAC资源整合的实例。
关键词:
OPAC 资源整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王连成
基于泛资源观的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是以大型文化企业为龙头,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产业集群载体,在挖掘顾客隐性需求的基础上,整合产业内外资源,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整合泛资源。政府应通过构建宽松的制度环境,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扶持,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泛资源 资源整合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巧娜
海峡两岸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而两地高校馆由于历史等原因,鲜少在数字资源整合上进行交流合作,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甚少。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对50所大陆地区和30所台湾地区的高校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进行调研统计,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海峡两岸高校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规律及前景揭示一二。
关键词:
数字资源整合 高校图书馆 海峡两岸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文峰
数字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 ,是把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整合方式有 :基于OPAC资源系统的整合 ;对相关数据库内的数据对象去除重复信息 ;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整合 ;在OPAC资源整合系统和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之间建立多维度关联。参考文献 6。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数字资源 信息组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建 刘祖晴
围绕提升集团管控能力、抓好专业板块建设、减少管理层次、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协同合作等关键环节,突出发展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主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以总体战略为指导,围绕提升集团管控能力、抓好专业板块建设、减少管理层次、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协同合作等关键环节,突出发展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主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推进资源向优势业务、优势企业和优秀经营者积聚,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小勇 祝智庭
网络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何有效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以使其为教育和教学所用,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资源的结构形态为出发点,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了模式分类;并由此提出在宏观层次上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的互操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两类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分析。并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趋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整合 互操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武陵 汤文霞
阐述了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区域旅游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物流资源整合的路径,为区域旅游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区域旅游物流 资源整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兰芳 章成志 朱超
本文依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检索方式,将信息资源整合大体分为实体法与虚拟法这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详细说明;然后分别描述和比较两种数字资源整合模式下的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架构及功能特点,指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提出数字资源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
信息资源 整合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宇
当前,我国金融保险业已经步入了融合竞争时代,保险企业的集团化建设已越过了"为什么要集团化"的阶段,步入了"怎样集团化"的阶段。本文介绍了我国保险集团资源整合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保险集团资源整合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资产保险集团资源整合企业流程设计和监管层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集团 资源整合 资产负债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福添
本文构建了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企业生产柔性系统,提出了企业生产柔性应该由资源层柔性和能力层柔性扩展到供应层柔性和产业层柔性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应该注重其在供应链环节间的柔性共生,并提高其在产业集群、产业裂变和产业融合中的柔性度和引擎能力,从而提升企业适应全球市场竞争新范式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