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62)
2022(1373)
2021(1342)
2019(2685)
2018(2743)
2017(5563)
2016(3092)
2015(3564)
2014(3760)
2013(4026)
2012(3807)
2011(3759)
2010(3774)
2009(3542)
2008(3752)
2007(3531)
2006(3125)
2005(2979)
2004(2796)
2003(2791)
作者
(9110)
(7595)
(7370)
(7347)
(4951)
(3584)
(3467)
(3089)
(2860)
(2719)
(2688)
(2662)
(2553)
(2496)
(2423)
(2419)
(2401)
(2366)
(2054)
(2048)
(1874)
(1838)
(1810)
(1806)
(1800)
(1784)
(1774)
(1551)
(1517)
(1512)
学科
(20536)
经济(20525)
管理(10425)
方法(8035)
数学(6837)
数学方法(6805)
(6248)
(6071)
企业(6071)
地产(5284)
(5284)
房地(5284)
房地产(5284)
理论(4240)
经济管理(3499)
城市(3448)
(3403)
贸易(3399)
(3332)
城市经济(3312)
(3310)
中国(3244)
(3042)
金融(3041)
(2969)
(2881)
(2733)
银行(2729)
(2639)
业经(2624)
机构
大学(53536)
学院(50951)
(22895)
经济(22432)
管理(17059)
研究(16373)
中国(15321)
(13536)
理学(13275)
理学院(13141)
管理学(12972)
管理学院(12875)
(10793)
财经(10652)
(9665)
(8420)
经济学(8393)
(8186)
金融(8092)
科学(8043)
(8021)
财经大学(8002)
中心(7966)
经济学院(7545)
(7426)
师范(7376)
研究所(7207)
北京(7131)
(6980)
人民(6653)
基金
项目(25233)
科学(19602)
研究(19429)
基金(18915)
(15519)
国家(15397)
科学基金(13130)
社会(12754)
社会科(12206)
社会科学(12202)
教育(9681)
基金项目(9349)
资助(8977)
(8482)
编号(7600)
成果(7557)
自然(7556)
(7539)
自然科(7402)
自然科学(7402)
自然科学基金(7292)
(6383)
教育部(5913)
(5663)
课题(5637)
重点(5534)
大学(5475)
人文(5463)
社科(5423)
国家社会(5375)
期刊
(26831)
经济(26831)
研究(20630)
(11637)
金融(11637)
(11617)
中国(9235)
学报(7325)
财经(7214)
管理(6927)
教育(6269)
(6219)
科学(5929)
大学(5865)
学学(5371)
经济研究(4441)
理论(4392)
技术(4331)
实践(3990)
(3990)
问题(3839)
(3736)
(3557)
国际(3450)
图书(2922)
价格(2715)
财经大学(2586)
世界(2511)
统计(2500)
业经(2479)
共检索到8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秀光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面前,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房价上涨是虚涨还是实涨的分析,从而说明"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实际情况是,"货币幻觉"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短暂的;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房价的上涨幅度等因素,决定了房价是实涨而非虚涨。"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杰平  刘晓光  
近十几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以温和的CPI通胀和显著上涨的房价为特征的"价格结构性上涨"。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通过一个修正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对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提高0.5%,将促使实际租房价格增加约0.23%,实际房价上涨约0.40%,而消费品实际价格则下降约0.15%,这表明我国增加货币的冲击确实将产生价格结构性上涨现象。因此,央行继续单纯把CPI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锚"已经不再合适,有必要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包含资产价格的更广泛的"政策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永亮  
利用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推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又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二者存在正反馈效应;人民币升值无法抑制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会推动人民币升值;房价上涨抑制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没有推动房价上涨;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国际投机资本和国内投资投机资本是推动我国房价升高的两个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艳  
从2005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国家的严厉调控之中,但效果甚微。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指出由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我国M2急剧增加等原因,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较大,流动性严重过剩,加之"土地财政"、农民工和大学生留城等刚性需求,使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扬。因此,对房地产调控要顺势而为、有的放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汀汀  
2015年底开始的这一轮房价上涨,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中最热点的话题。相对于股市、债市的低迷和CPI的平稳,房价上涨一枝独秀。本文尝试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房价上涨的推动因素,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来源,并结合资产配置探讨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总体而言,本文的分析发现,房价以及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背后都有货币因素的推动。但房市与股市、实体经济之间的冷热对比,更多折射出的是实体经济虚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现实。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娥  陈国进  胡卓红  
房价泡沫就是房价偏离其基础价值,基础价值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异质信念与通货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考虑我国房地产的区域特征,基于1999-2012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年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价泡沫,并检验中国房价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对中国区域房价上涨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钱津  
本文认为,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不等于不允许房价上涨。治理当前房价过快上涨可采取三项治本措施:一是迅速恢复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以此扭转房地产市场成为投资市场的市场错位;二是积极而果断地开征房屋财产税,以有效制止过度的住房消费需求;三是要求中央企业全部退出房地产市场,即必须通过立法建立公营企业制度,不允许公营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性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罗尚忠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在各方面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但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成效仍然使我们感到个人和组织的潜力发挥不足。这里从房价上涨来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鸿滨  
房改政策被异化、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和偏好"土地财政";僵化的低利率和房贷按揭漏洞;畸形的住房预售制和开发商的囤地捂盘;部分媒体的恶意炒作与楼市投资和投机者普遍;刚性自住需求的缺口与房价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皆是造成房价越调越涨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2015年初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价升量增,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走势的分化为我国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过去一年多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尤以深圳和上海最突出。上海的交易量创世界历史纪录,而深圳的房价年度涨幅创中国最快纪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宣国良  
关于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各界对此反映不一。本文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因素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邓瑛  
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货币量与房价之间的双向联系,分析了不同渠道下两者之间的动态"加速器"机制。从货币结构的视角选用了准货币作为考察货币与房价关系的主要变量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协整VAR模型的框架在货币、资产价格、宏观经济之间建立多变量关系,同时针对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的典型房价泡沫积聚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国家中货币量与房价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巨额货币存量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比较强大而且明显。在资产泡沫积聚时期,推动房价上涨的实体因素不足,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因素推动。因此,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需要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及通胀目标,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并有效控制货币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玉江  高源  崔建业  王翠霞  
房地产业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众多的买房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但仍无法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究其原因,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并未切中房价上涨的要害。本文论述了房地产行业的制度性垄断是导致房价爆涨的根本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