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7)
2023(11692)
2022(10103)
2021(9762)
2020(8274)
2019(19510)
2018(19273)
2017(37464)
2016(20170)
2015(23233)
2014(23318)
2013(23342)
2012(21860)
2011(19697)
2010(20380)
2009(19789)
2008(18762)
2007(16928)
2006(15320)
2005(14323)
作者
(58262)
(47856)
(47540)
(45780)
(30668)
(22870)
(22133)
(18509)
(18428)
(17563)
(16380)
(16323)
(15534)
(15459)
(15081)
(15021)
(14119)
(14092)
(13916)
(13741)
(12282)
(11892)
(11591)
(11249)
(11045)
(10935)
(10850)
(10803)
(9772)
(9435)
学科
(84338)
经济(84168)
管理(52554)
(52170)
(43117)
企业(43117)
方法(40779)
数学(35446)
数学方法(34852)
中国(31771)
(29286)
金融(29284)
(28152)
银行(28122)
(27134)
(24028)
(22523)
(21008)
业经(18236)
(17666)
贸易(17647)
(17281)
理论(16716)
地方(16642)
(16063)
(14773)
财务(14722)
财务管理(14678)
农业(14523)
企业财务(13921)
机构
大学(284509)
学院(284192)
(121501)
经济(118817)
管理(103468)
研究(98139)
中国(87894)
理学(86763)
理学院(85828)
管理学(84036)
管理学院(83538)
(62294)
(61126)
科学(56401)
(50637)
中心(47999)
财经(47859)
(45821)
研究所(44851)
(44626)
(43306)
北京(39767)
经济学(38809)
业大(37870)
(36641)
农业(35666)
(35661)
财经大学(35624)
师范(35243)
经济学院(34958)
基金
项目(172624)
科学(134223)
研究(127326)
基金(124400)
(107761)
国家(106848)
科学基金(90405)
社会(80779)
社会科(75736)
社会科学(75713)
(66987)
基金项目(63660)
教育(60205)
自然(57387)
(56547)
自然科(56052)
自然科学(56038)
自然科学基金(55039)
资助(54847)
编号(52721)
成果(44852)
重点(39685)
(39014)
课题(37264)
(37012)
(35550)
教育部(33787)
(33384)
创新(33306)
科研(33300)
期刊
(137479)
经济(137479)
研究(95748)
中国(62926)
(52508)
金融(52508)
(49176)
学报(42540)
(41440)
管理(40520)
科学(38595)
教育(33638)
大学(32989)
学学(30716)
农业(26221)
技术(25774)
财经(24732)
经济研究(23640)
(21217)
业经(20772)
问题(17723)
(16958)
理论(16535)
统计(16279)
国际(15733)
实践(14837)
(14837)
技术经济(14244)
(13812)
图书(13682)
共检索到46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易寿生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提出要"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本文将回顾金融危机后"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及"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演进历程,重点分析较长时期内全国及部分省份的信贷增长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测算2012年适度的信贷规模和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经验区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都会长期正向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原  王珍珍  陈玉菲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祥谦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现阶段,融资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生产率途径实现,资本积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从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效率提高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国有企业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明  
社会融资总规模是反映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指标,统计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总量,人民币贷款作为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统计口径之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构成了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的较大权重。在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研究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联系对于划分社会融资规模构成及总量宏观调控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宏  
本文以浙江省500户工业监测企业为样本,尝试从企业融资需求测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定量分析贷款增长适度性的一个新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佐斌  钟婕  张欢  
文章运用协整技术,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模之间动态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模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之间正向的影响关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受自身影响较大,受贷款增长影响较小;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受存款增长和贷款增长的共同作用,其中受自身影响为主要作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模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实施一些有利于二者均衡发展的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国平  刘丁平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在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个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作为货币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计量分析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检测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和执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从2011年起,我国宏观调控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概念,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和第五次会议上两次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与货币供应量从金融机构的负债方统计不同,社会融资规模从资产方进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在理论上得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用观点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的推出,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实证研究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嵩  
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