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0)
2023(3645)
2022(2970)
2021(2978)
2020(2682)
2019(5797)
2018(5592)
2017(10636)
2016(5949)
2015(6556)
2014(6677)
2013(6892)
2012(6218)
2011(5173)
2010(5315)
2009(5189)
2008(5628)
2007(4812)
2006(4147)
2005(3801)
作者
(15182)
(12494)
(12328)
(11978)
(7920)
(5782)
(5752)
(4871)
(4784)
(4572)
(4210)
(4203)
(4140)
(3960)
(3827)
(3804)
(3776)
(3544)
(3480)
(3445)
(3054)
(2966)
(2965)
(2964)
(2946)
(2850)
(2705)
(2699)
(2462)
(2376)
学科
(22727)
管理(22041)
(21925)
(18528)
经济(18490)
(17719)
企业(17719)
财政(11850)
(10796)
保险(10705)
(10527)
财务(10524)
财务管理(10477)
企业财务(10052)
方法(9847)
中国(9483)
(9411)
(8799)
数学(8608)
数学方法(8537)
(7108)
银行(7107)
(6514)
(6286)
制度(6284)
(5240)
(5207)
金融(5207)
(5184)
(4987)
机构
大学(77043)
学院(76235)
(30920)
经济(30182)
管理(29931)
(28735)
理学(24491)
理学院(24260)
管理学(23964)
管理学院(23808)
中国(23331)
研究(21923)
财经(17983)
(16224)
(15747)
财经大学(13214)
(12495)
科学(11655)
(10964)
中心(10927)
北京(10495)
经济学(9973)
(9768)
金融(9606)
(9384)
财政(9369)
公司(9164)
经济学院(9009)
研究所(8993)
(8820)
基金
项目(44210)
科学(34380)
研究(33500)
基金(32769)
(27185)
国家(26943)
科学基金(23705)
社会(21853)
社会科(20624)
社会科学(20616)
基金项目(16767)
(16016)
教育(15272)
自然(14798)
自然科(14448)
自然科学(14443)
资助(14392)
自然科学基金(14201)
编号(13660)
(13448)
成果(12035)
(10404)
(10134)
重点(9421)
(9391)
教育部(9385)
课题(9119)
人文(9089)
国家社会(9065)
项目编号(9010)
期刊
(35282)
经济(35282)
研究(30290)
(28511)
中国(18686)
(14482)
金融(14482)
管理(10447)
财经(9671)
学报(9475)
科学(8062)
(7976)
大学(7933)
会计(7809)
财会(7632)
学学(7514)
(7478)
(7074)
财政(7074)
经济研究(5793)
教育(5518)
技术(5472)
通讯(5049)
会通(5036)
(4758)
农业(4541)
保险(4317)
(4317)
理论(4142)
问题(4135)
共检索到130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娟  
对于受益人概念是否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做出了明确的否定。《保险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然而,在保险理论界,仍然有学者认为受益人概念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而保险实务上也出现了投保人在财产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寇建轶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利益 ,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是保险合同有效的必要条件。根据保险合同标的物的不同 ,可以将保险利益分为财产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以及其他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应当进一步明确 ,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的种类、时效变更等概念 ,进而更好地维护保险合同各方当事人、关系人的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仲林  
财产保险合同的界定○胡仲林第三十二条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本节中的财产保险合同,除特别指明的外,简称合同。法理解释根据《保险法》第11条第3款和本条的规定,所谓财产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就是指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作为保险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偶见  
一、现行保险合同法律特征的有关理论主张简介 教科书为成熟理论或通说的记载。 陈继儒、李继熊编著《保险概论》提出保险合同法律特征为:(1)保险合同是保障性合同;(2)保险合同是承诺合同;(3)保险合同是有偿合同;(4)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5)保险合同是诚意合同。 庄咏文主编《保险法教程》提出保险合同法律特征为:(1)保险合同是双务合同;(2)保险合同是补偿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志军  
保险法在赋予受益人受益权的同时,并未赋予受益人任何保护或促成受益权实现的其他权利,实务中存在影响受益权实现的众多权利冲突。本文从利益衡量角度,提出赋予受益人保险合同效力维持权,并对可能出现的权利冲突提出应对思路,以达致各方利益的平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仁龙  
保险合同分为人身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由于两种合同的标的性质不同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二者相差甚远,自成体系。笔者就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实践意义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保险同仁。 一、财产保险合同属诺成性合同,人身保险合同属实践性合同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凡保险合同皆为实践性合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保险合同的成立必须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为生效条件,因而是实践性合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新宇  
本文从财产保险利益原则的具体适用入手,分析了财产保险利益原则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适用的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林青  贾辰歌  
受益人介入商业保险活动,直接影响到保险合同之保障作用的适用效果和适用方向。因此,保险立法设计受益人制度的科学水平就关乎保险制度应有的社会功能是否得以发挥。分析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受益人的法律规则,因存在诸多法律疏漏而需要进行修改,达到完善受益人制度而适应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就保险受益人的指定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发表个人看法。其中,关于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受益人的指定权惟有被保险人才能享有,这决定于保险合同的适用目标、法理基础和保险实务。而关于保险受益人的适用范围,笔者认为,应当将保险受益人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财产保险领域,用以适应保险实务的发展需要,理由是保险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受益人变更行为之性质,应为单方法律行为。在受益人变更的形式和生效问题上,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存在歧义。关于变更行为的形式,应采形式自由原则,遗嘱可以作为变更的形式。关于变更的生效时点,由于变更行为系属无须受领的意思表示,应自变更行为发出之时生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采取通知形式的,于通知到达保险人之前,不得以此对抗保险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变更行为效力待定,但被保险人未及同意已死亡时,应推定变更行为无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新中  
保险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格式条款。在保险实务中,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合同、经济合同、保险合同的内容了解较少,特别是对保险的格式合同特点不够了解,或对保险合同内容理解的偏差,常常引发保险合同纠纷,有些还形成保险诉讼案件。因此,普及保险合同知识,引导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详细了解格式合同的特点及内容,维护保险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对于扩大保险覆盖面,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冯文丽  
对于保险标的转让后,保险合同是否当然转让,有"属人主义"与"从物主义"之争。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旧《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从"属人主义",新《保险法》则从"从物主义"。本文则认为,属人特征是财产保险合同的固有特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保险立法单纯强调"属人主义"不利于保护受让人的利益,而单纯强调"从物主义"对保险人也有失公平。我国新《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修改并没有彻底否定财产保险合同的属人特性,而是对"从物主义"和"属人主义"进行了结合与折衷,以实现同时保护保险人和受让人权益的共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缪仁康  裴淑红  
以存货项目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为例,多角度剖析保险公司到底应不应该赔偿与存货一同损失的增值税问题,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险合同层面、实际操作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完善增值税赔偿的立法、保险公司投保前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双方组建精通相关业务的人员团队、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增值税赔偿问题,以维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迪红  盛文文  林晓亮  
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如何对保险公司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开始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为了量化信用风险,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稳定公司的偿付水平,文章对财产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Credit risk+对代理人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公司抵御该风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刘铭  
寿险实务中,许多保险纠纷都源于受益人的指定问题,这说明指定受益人在寿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保险法虽然对人寿保险合同受益人的指定有所规定但过于宽泛,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通过对寿险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进行多维思考分析,指出其中的立法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完善我国保险立法、正确指导我国保险实践之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淑艳  何镕泽  
当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时,死亡的先后顺序对保险受益权的确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时,不应简单适用我国现行继承法上的共同死亡推定规则。我国现行《保险法》对此并没有明文规定。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和受益权与继承权之间的关系,讨论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而不能确定先后时的死亡推定规则及其法律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