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6)
- 2023(3601)
- 2022(2859)
- 2021(2827)
- 2020(2176)
- 2019(4912)
- 2018(4703)
- 2017(9129)
- 2016(5003)
- 2015(5482)
- 2014(5508)
- 2013(5316)
- 2012(4976)
- 2011(4527)
- 2010(4492)
- 2009(4210)
- 2008(4417)
- 2007(3950)
- 2006(3648)
- 2005(3505)
- 学科
- 银(15171)
- 银行(15026)
- 济(13870)
- 行(13869)
- 经济(13845)
- 制(11639)
- 业务(9131)
- 度(8482)
- 制度(8475)
- 管理(8470)
- 业(8057)
- 银行制(7922)
- 融(7816)
- 金融(7816)
- 企(6620)
- 企业(6620)
- 方法(5468)
- 中国(5213)
- 学(5185)
- 数学(4486)
- 数学方法(4409)
- 农(3865)
- 体(3673)
- 业经(3499)
- 财(3482)
- 税(3321)
- 体制(3189)
- 理论(3137)
- 税收(3073)
- 收(3037)
- 机构
- 大学(66377)
- 学院(63602)
- 中国(27548)
- 研究(25263)
- 济(23443)
- 经济(22721)
- 管理(21303)
- 银(18147)
- 银行(17410)
- 理学(17118)
- 理学院(16825)
- 管理学(16470)
- 管理学院(16335)
- 行(16139)
- 科学(15381)
- 京(14664)
- 财(13978)
- 所(13162)
- 中心(12944)
- 农(12901)
- 研究所(12053)
- 江(11114)
- 财经(10591)
- 农业(10443)
- 范(10092)
- 师范(9977)
- 经(9692)
- 北京(9494)
- 融(9395)
- 院(9358)
- 基金
- 项目(40778)
- 科学(32046)
- 基金(29931)
- 研究(29702)
- 家(26865)
- 国家(26647)
- 科学基金(22000)
- 社会(18166)
- 社会科(17143)
- 社会科学(17139)
- 基金项目(15210)
- 省(14250)
- 自然(14096)
- 教育(13870)
- 自然科(13744)
- 自然科学(13743)
- 自然科学基金(13501)
- 划(13464)
- 资助(12066)
- 编号(12045)
- 成果(10854)
- 重点(9888)
- 部(9270)
- 发(8753)
- 课题(8456)
- 性(8278)
- 创(8261)
- 科研(8090)
- 国家社会(7912)
- 教育部(7829)
共检索到112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帅
在《消失的银行》一书中,作者认为带着沉重包袱前行的传统零售银行,很难通过不断改革跑赢互联网金融企业,最佳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投资方式重新组建一个适应新发展趋势的独立经营实体"贝塔银行"。贝塔银行虽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但其理念和价值主张逐渐得到国际银行业的认同,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相关理念和价值主张值得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陈恒烜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的发展理念则是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聚焦"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主题这一逻辑展开。从纵向的历史演进看,党的发展理念体现了鲜明的完备性、科学性、连续性和计划性;从横向的历史节点看,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理念的变革与演进。党的发展理念统一了思想认识,统领了战略、政策,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皮天雷 张平
声誉理论来源于信息不完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而现有声誉理论的核心是KMRW模型。本文将现有的声誉理论研究成果从微观与宏观视角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我们的研究指出声誉理论对转型时期中国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颇具启示:声誉激励有助于弥补国家对银行经营者物质激励的不足,且能较好地适应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需要。当前,尽管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声誉机制发挥还存在一定障碍,为了使其发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应从完善声誉的客观条件出发,寻找实现的最佳途径。事实上,与法律相比,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
关键词:
KMRW理论 无名氏定理 声誉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金昌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等建设又为智慧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新的环境,智慧企业将成为智能时代企业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智慧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创新创造、富有智慧、智能化运营、精准服务。智慧企业的发展逻辑是积累和生产智慧、为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具有自动感知、自我评估、自动预判、自我纠偏、自主决策、自我提升、自主演进、自动发展的"八自机制";智慧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创新驱动、智慧复用、平台竞争,智慧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成败最终需通过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增值多少来衡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啸
从美国商业银行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存差规模的持续增长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经营理念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存款从单纯作为资金来源的成本项目,逐渐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产品、客户和利润的统一,转变成银行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来源的统一。而存差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挑战,实际上体现了存款功能定位的传统理念、经营体制与新的经济条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存差 存款经营理念 银行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沙国才 邵利洪
新加坡、香港商业银行的特征及启示农业银行第二批优秀支行行长考察团农业银行第二批优秀支行行长赴新加坡、香港考察团一行19人于1996年12月4日至12月18日在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运作方式同国际接轨有所裨益。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遐龄
一、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论及日本银行公司治理,不能不谈到日本银行的主银行制和相互持股。主银行是日本公司治理的主体,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说的银企间的贷款关系。主银行关系在日本银企关系间包括融资关系。持股关系、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向借款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和救助陷入危机企业,它的存在,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秀媛 刘亚澜
近期各类商业银行违法违规"乱象"的出现不仅破坏金融体系本身的稳定性,也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2008~2020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接受监管处罚次数、处罚原因类型、处罚方式、处罚机构等多维度分析,以及银行历史数据和所有上市公司数据的横纵向对比分析,深入考察商业银行监管处罚的趋势和特征。本文从监管结果视角探究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并探寻可能存在的监管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水平,提升金融安全发展能力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小平
文章在对金融机构所作的调查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情况、风险偏好、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需求四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高净值人士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可得到的启示,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效资产配置服务和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
关键词:
高净值人士 特征 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林凯
可交换债市场近年较为火爆,存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交换债兼具"债性"与"股性",条款设置复杂但较为灵活,发行便利、票面利率低、质押率高,还可实现溢价减持,对股价冲击较小。风险方面,可交换债兼具"股"、"债"双重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突出,信用风险较小但也不可忽视。收益方面,可交换债收益主要取决于正股股价与转股条款,发行人减持意愿的强弱是决定可交换债收益高低的关键。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策略、拓宽准入、充分利用好总分行优势,抢占可交换债投资及承销市场:一是可根据不同投资策略灵活选取不同业务模式;二是可适当放宽准入标准,拓宽商业银行投资范围;三是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总分行联动优势,深挖可交换债发行人减持意愿;四是可积极争取可交换债市场火爆所带来的承销业务机会。
关键词:
可交换债 商业银行 大股东减持 风险特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建军 黄彦菁
受并购主体、并购客体以及并购市场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单一并购行为是否成功并不受并购行为一般统计规律的约束。因此,研究并购具体案例比研究并购一般统计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富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富国银行并购行为具有频率高、持续性长、规模大、逆经济周期性等特点,并结合该行经营绩效长期发展趋势,发现富国银行的并购活动具有提升该行综合经营绩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富国银行并购战略制定、并购对象选择以及并购后整合三个角度总结富国银行的经验及其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启示。
关键词:
富国银行 并购特征 绩效评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林凯
可交换债市场近年较为火爆,存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交换债兼具"债性"与"股性",条款设置复杂但较为灵活,发行便利、票面利率低、质押率高,还可实现溢价减持,对股价冲击较小。风险方面,可交换债兼具"股"、"债"双重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突出,信用风险较小但也不可忽视。收益方面,可交换债收益主要取决于正股股价与转股条款,发行人减持意愿的强弱是决定可交换债收益高低的关键。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策略、拓宽准入、充分利用好总分行优势,抢占可交换债投资及承销市场:一是可根据不同投资策略灵活选取不同业务模式;二是可适
关键词:
可交换债 商业银行 大股东减持 风险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跃 初晓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发挥着信用创造、期限转换、经纪媒介及担保增信等基础性功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频发,其脆弱性特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全球金融机构版图的演变特征,并结合2020年以来最新风险案例,重点对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