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3)
- 2023(13855)
- 2022(12016)
- 2021(11288)
- 2020(9306)
- 2019(21603)
- 2018(21506)
- 2017(41122)
- 2016(22585)
- 2015(25533)
- 2014(25696)
- 2013(25583)
- 2012(24005)
- 2011(21685)
- 2010(22054)
- 2009(20072)
- 2008(19590)
- 2007(17364)
- 2006(15716)
- 2005(14388)
- 学科
- 济(94640)
- 经济(94531)
- 管理(62582)
- 业(60563)
- 企(48437)
- 企业(48437)
- 方法(36512)
- 数学(30692)
- 数学方法(30257)
- 中国(28868)
- 农(27456)
- 地方(26536)
- 业经(22166)
- 学(21681)
- 财(21530)
- 农业(18703)
- 制(17685)
- 贸(16974)
- 贸易(16955)
- 易(16332)
- 银(15920)
- 银行(15876)
- 环境(15564)
- 和(15453)
- 理论(15427)
- 行(15242)
- 融(15160)
- 金融(15158)
- 技术(14707)
- 地方经济(13984)
- 机构
- 大学(321028)
- 学院(319797)
- 济(124995)
- 管理(124558)
- 经济(121999)
- 研究(114706)
- 理学(105945)
- 理学院(104655)
- 管理学(102834)
- 管理学院(102241)
- 中国(86601)
- 科学(72111)
- 京(71170)
- 所(59453)
- 财(58167)
- 农(54700)
- 研究所(53580)
- 中心(51360)
- 江(49327)
- 业大(48081)
- 北京(46357)
- 范(45578)
- 师范(45186)
- 财经(45024)
- 农业(42231)
- 院(41678)
- 经(40728)
- 州(40714)
- 师范大学(36514)
- 省(36492)
- 基金
- 项目(212543)
- 科学(165565)
- 研究(157179)
- 基金(150998)
- 家(131888)
- 国家(130707)
- 科学基金(110768)
- 社会(96133)
- 社会科(90849)
- 社会科学(90826)
- 省(83889)
- 基金项目(80506)
- 自然(72041)
- 教育(71273)
- 划(71014)
- 自然科(70260)
- 自然科学(70245)
- 自然科学基金(68926)
- 编号(65283)
- 资助(62260)
- 成果(54073)
- 发(49232)
- 重点(47865)
- 部(45857)
- 课题(45724)
- 创(43721)
- 创新(40695)
- 科研(40140)
- 项目编号(39417)
- 发展(39122)
- 期刊
- 济(149098)
- 经济(149098)
- 研究(101193)
- 中国(68970)
- 学报(51256)
- 农(51195)
- 科学(47940)
- 管理(47542)
- 财(42968)
- 教育(41730)
- 大学(38136)
- 农业(35346)
- 学学(35346)
- 融(31484)
- 金融(31484)
- 技术(28087)
- 业经(25340)
- 经济研究(22281)
- 财经(21506)
- 图书(20055)
- 问题(19527)
- 经(18316)
- 业(18231)
- 理论(16414)
- 科技(16049)
- 技术经济(15488)
- 资源(15368)
- 实践(15031)
- 践(15031)
- 现代(14832)
共检索到499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巴志刚
80年代后期,我们在豫西地区进行地质、地貌调查中,在豫灵镇下寨村附近发现了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在以后多次进行的表面发掘中,在同一层位中又搜集到砍砸器、尖状器、石片等旧石器20余件,同时还搜集到其它的古动物骨骼化石、蜗牛化石及火烧灰烬等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兴祥 张光业 巴志刚 王磐基
本文通过对“豫灵人”发现区地壳发展历史和第四系成因类型的分析,提出了“豫灵人”发现区古人化石所在地的中更新统上部地层是本区继续寻找发现古人化石和旧石器的重要地区与地层之一。
关键词:
豫灵人 更新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本文主要运用构造力学机制分析方法,对区内构造地貌的形成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基本结论是:顺时针扭动的南北向挤压应力场控制着本区的宏观构造地貌格局。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构造应力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兴祥 周华山 巴志刚 张光业 王磐基 张震宇
本文是作者对1987年冬,在河南省灵宝县豫灵镇下寨附近,文峪河东侧沟头陡壁上发现的古人头骨化石研究的论述。通过不平衡铀系法测定,确定“豫灵人”生活时期的绝对年龄为15.6万年±1.3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晚期的古人。通过地层分析,认为“豫灵人”头骨化石所在地层属于中更新统洪积层的上部地层。通过石器文化厘定,本区石器归属于匼河文化系统,时代晚于匼河文化,属于旧石器时期中晚期的石器文化。
关键词:
“豫灵人” 中更新世晚期 旧石器时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长青,赵楚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于1996年经同行专家严格评审,资助了“太白山、雪山末次冰期系列与季风演化耦合机制(No.49671010)”自由申请项目。该项目拟通过平行东亚季风方向的太白山、雪山(台湾)走向为线,开展冰川、冰缘、泥石流等气候地貌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兴祥 周华山 巴志刚 张光业 王磐基 冯大奎
本文通过“豫灵人”发现区的地质构造、黄河演进、地层层序、地貌形态以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演变与“豫灵人”出现之间有着紧密相关关系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家彬
近年来,我国各种形式的开发区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据最近报导,各类开发区的总数已逾1900个,总规划面积达5000km~2。开发区的大量涌现,标志着我国的地区产业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发区对其所在地区投资环境改善、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开发等,的确是非常有效的综合手段。但是也必须看到,如果规划或管理不当,也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及时大力开展开发区问题研究,为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及参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 开发区的目的和效果对于形式多样的开发区,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对其共同特征进行描述:“开发区是人为划定的一个空间范围,政府或其它开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再次引起了国人对气候问题的关注。然而会议最终只是形成了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更多地只是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存在的分歧,充分说明了全球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之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М.西尼村 李誠有
亚洲大陆中央部分的辽阔广大的高山地区称为亚洲高原,它包括西藏高原及环绕它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其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绝对高度自4,300至6,000米不等。除最南边以外,整个亚洲高原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这一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很复杂,而且难于通行。由于这里地势很高并有极端的大陆性气候,所以过去对它的研究也就很少。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才有科学考查队偶尔在这—带出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鲁瑞洁 ,哈斯 ,岳兴玲 ,陈原
第四纪风沙环境的研究对于人们了解重大气候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第四纪风沙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对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进行分析,提取其中有关风沙环境变化的证据,从而对古环境进行推测与重建。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进行第四纪风沙环境研究时使用的证据(形态学证据、沉积学证据和生物学证据),分析了利用这些证据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作了分析,指出各种证据的综合使用以及提高定年的准确度仍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第四纪风沙环境 形态学 沉积学 生物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被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予以认识,但对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质、理论依据以及人的发展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现根据2010年6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的录音对胡钧教授的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并予以刊发,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并达成共识,为人的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广严
一、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是98%,我们四川略低一点,年均增长93%,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是33%。今年国家确定的目标是8%,四川省定的是9%,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比我省“九五”计划原定的10%降了一个百分点,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志刚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问题一直是人口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致认为用我国现行的市镇人口和市镇非农业人口两项统计口径来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都下够理想;我国现行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必须尽快改变。在这种背景下,1991年我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对市镇人口的统计采用了新的口径。目前,对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划分口径的探讨和市镇人口比重的宏观评价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1] 、 [2] ,人们普遍认为第四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