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8)
- 2023(5999)
- 2022(5052)
- 2021(4728)
- 2020(3860)
- 2019(9028)
- 2018(8605)
- 2017(15430)
- 2016(8313)
- 2015(9094)
- 2014(8908)
- 2013(8855)
- 2012(8046)
- 2011(7447)
- 2010(7871)
- 2009(7367)
- 2008(7191)
- 2007(6482)
- 2006(5919)
- 2005(4946)
- 学科
- 济(35403)
- 经济(35368)
- 业(24565)
- 农(22615)
- 税(21605)
- 管理(20274)
- 税收(20171)
- 收(20005)
- 方法(16522)
- 企(15740)
- 企业(15740)
- 数学(15450)
- 农业(15293)
- 数学方法(15125)
- 财(12138)
- 业经(10182)
- 中国(9072)
- 收入(7207)
- 制(7084)
- 地方(7075)
- 农业经济(6560)
- 发(5986)
- 务(5965)
- 财务(5941)
- 财务管理(5937)
- 学(5792)
- 贸(5696)
- 贸易(5692)
- 企业财务(5648)
- 易(5579)
- 机构
- 学院(117664)
- 大学(114128)
- 济(45815)
- 经济(44767)
- 管理(43408)
- 理学(37748)
- 理学院(37328)
- 研究(37274)
- 管理学(36352)
- 管理学院(36125)
- 中国(29202)
- 财(27700)
- 农(23049)
- 京(22555)
- 科学(22343)
- 财经(20242)
- 所(18471)
- 经(18279)
- 江(18251)
- 中心(17548)
- 业大(17486)
- 农业(16656)
- 研究所(16291)
- 范(15128)
- 师范(15016)
- 州(14732)
- 财经大学(14689)
- 省(14591)
- 北京(14186)
- 经济学(14160)
- 基金
- 项目(76589)
- 科学(60194)
- 研究(57773)
- 基金(55486)
- 家(47671)
- 国家(47222)
- 科学基金(40548)
- 社会(37616)
- 社会科(35437)
- 社会科学(35430)
- 省(30738)
- 基金项目(28381)
- 教育(26201)
- 划(25079)
- 编号(24748)
- 自然(24590)
- 自然科(24077)
- 自然科学(24072)
- 自然科学基金(23616)
- 资助(23114)
- 成果(20856)
- 重点(16863)
- 课题(16606)
- 发(16592)
- 部(16523)
- 性(15939)
- 创(15706)
- 国家社会(15695)
- 项目编号(14746)
- 制(14717)
共检索到180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羽 谢小芹
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重新调整,农民从义务本位向责任本位转移。一方面,村集体治权和治责大大弱化,村级治理陷入乏力困境。另一方面,农民却越来越强势,部分农民表现出为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择手段,这就是本文所指涉的"谋利型纠纷"。究其原因,这既与后税费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型有关,又与农村社会自身基础的变迁相关。"谋利型纠纷"的凸显并蔓延映射出村庄治理的失序和困境。因此,加强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和村庄组织能力的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土地纠纷 谋利型纠纷 村庄治理 乡村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羽 谢小芹
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重新调整,农民从义务本位向责任本位转移。一方面,村集体治权和治责大大弱化,村级治理陷入乏力困境。另一方面,农民却越来越强势,部分农民表现出为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择手段,这就是本文所指涉的"谋利型纠纷"。究其原因,这既与后税费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型有关,又与农村社会自身基础的变迁相关。"谋利型纠纷"的凸显并蔓延映射出村庄治理的失序和困境。因此,加强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和村庄组织能力的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土地纠纷 谋利型纠纷 村庄治理 乡村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宇
本文阐述了后税费时代林业部门的资金困境与现实选择,认为行政体制改革滞后、财政体制不完善与政府公共支出缺位是林业部门资金困境的瓶颈,提出应从公共财政改革角度出发,完善公共财政对林业部门的支出体系,转变林业部门的运行经费安排和林业管理方式,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化解林业部门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压力等进一步改革措施。
关键词:
后税费时代 资金困境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天能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呈现高发态势。研究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探讨构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和预防群体性事件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本文以此为据,在分析我国
关键词:
土地纠纷 纠纷处理 化解路径 农民协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乡土正义具有地方性,是建立于人情、面子、势力等本土生活情境之中的微观正义。田野纠纷展示出,乡土正义的嬗变表征出乡土利益的权利化、乡土正义基准的混融化和乡村秩序需求的司法化。乡土正义意涵的流变,反映了乡村秩序结构的法治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并未从整体上构成现代法治体系的对反,农民正以高度工具主义的态度追逐法律。乡土正义的供给系统看似具有层级性,但在农民选择解决纠纷的法律资源的过程中,正义供给系统的结构部件却是扁平化的。社会结构转型使得原有的乡土正义系统日趋瓦解,凸显出乡土良序社会建构的法治困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王新宇
通过对共同保险纠纷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司法实践之困境主要源于共同保险法律构造的不明确。为突破这一困境,本文对共同保险的法律构造进行了探究。共同保险的内部法律关系较为特殊,既非保险合同关系,亦非合伙关系,无法将其对应到实在法上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但因成立共同保险内部法律关系的行为系共同法律行为,而《民法典》关于合伙合同之规范又提供了关于共同法律行为最为庞大的规范群,故其存在类推适用合伙合同规范之可能。《民法典》第970条关于合伙事务决定、执行的规定即可类推适用于主次承保人间的法律关系。根据该条规定,主次承保人间应为委托关系。对次承保人和投保人而言,主承保人对外统一签订共保合同系代理行为,对外统一给付保险金则为《民法典》第523条规定的“约定的由第三人履行”。共同保险的外部法律关系仍为保险合同关系。在主承保人代理次承保人对外签订保险合同时,若未约定由主承保人统一给付保险金,以格式条款形式出现的共保条款则会对投保人一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根据《民法典》第496条第2款,主承保人还需对共保条款履行“提示+被动说明”义务。
关键词:
共同保险 合伙 格式条款
[期刊] 求索
[作者]
姜芳蕊
目前,我国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程序之间没有直接的衔接关系,但就纠纷事实的认定上,可能存在间接矛盾,导致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制度成为"空调",不仅浪费行政资源、效力低下,也难以保障权利的实现,其优势丝毫得不到体现。对此,以司法确认机制作为化解专利纠纷行政调解现实困境的对策,从立法和制度设计上提出了重构方案,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以期对《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铜琴
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需要仲裁制度保障。如何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农村现实情况,构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的进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呈现多发性和多样性特征,但此类案件的仲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农业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发展,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关键词:
土地承包 经营纠纷 仲裁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敏
为担保借款合同,当事人同步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借款人不能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时,应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此类具有担保功能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在性质上属于债务清偿协议。法释[2015]18号第24条虽要求当事人以民间借贷提起诉讼,但未否定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在确认应还本金及利息及借款人没有如期清偿的前提下,出借人请求移转房屋所有权的,应予支持。
关键词:
担保功能 债务清偿协议 效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祥东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基层民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文章探讨了"后税费时代"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后税费时代 村民自治制度 问题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建军
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两级组织由于制度性权力的弱化以及财政的困难,乡村关系在形式上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但是由于"压力型体制"的存在,乡镇政权仍然能够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手段直接或间接支配村级组织,税费改革前形成的事实上的乡村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更讲策略,更加隐蔽、间接而已。村民自治任重道远。
关键词:
取消农业税 乡村关系 村民自治 村庄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浩杰 王征兵 李嘉晓
通过对海阳市留格镇的调查,发现农业免税后村干部职能重点较免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都对免税后村干部职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职能是村民和村干部都希望的,但是该职能不宜再作为对村干部的硬性要求及其职能重点,"后税费时代"村干部的职能重点应当转向公共事业服务职能。
关键词:
村干部 职能定位 后税费时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云婷
后税费时代的国家体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表现为对乡村公共资源输入的政策调整,资源输入后的乡村基层治理有效性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主流研究从乡村精英这一主体分析视角来探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困境,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再复归单一中心的主体拓展格局,存在治理主体分析的去道德化、治理主体研究叙事的宏观化、治理主体研究场域的“国家回嵌”的三维变化。随着“治理规则”研究议题的引入与扩张,以治理规则为切入点来把握乡村基层治理样态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嬗变由此凸显:从“主体分析”到“规则研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从“主体分析”演变历程切入,进而探讨“规则研究”的兴起及其与“主体分析”存在的逻辑差异。
关键词:
资源输入 乡村治理 主体分析 规则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智强
以"汲取"为中心的行政内容造成了乡镇政府角色的扭曲,"后税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以"汲取"为中心的行政内容已经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合法依据,"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成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服务型"乡镇政府应该是惠农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宽裕政府和法治政府,围绕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完成是当前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重点内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铁军
本文认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治意义大于其经济作用,是有利于农民休养生息和基层稳定的关键性措施,但各地方在贯彻中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期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有的地方出台“过头”政策,有些乡村累积债务包袱沉重,有些地方出现“组织空白”和“制度空白”等。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农村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需要采取与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财税、金融和社保方面的改革等。本文秉承作者一贯的观点——“三农”问题是宏观问题,提出了若干有见地、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后税费时代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