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4)
2023(7396)
2022(6341)
2021(6038)
2020(4804)
2019(10535)
2018(10396)
2017(18778)
2016(10471)
2015(11960)
2014(11829)
2013(10912)
2012(9878)
2011(8747)
2010(9041)
2009(7982)
2008(7567)
2007(6751)
2006(5849)
2005(5221)
作者
(26887)
(22245)
(21988)
(21263)
(13814)
(10738)
(10302)
(8579)
(8301)
(8102)
(7537)
(7356)
(7046)
(6965)
(6866)
(6730)
(6709)
(6554)
(6496)
(6130)
(5563)
(5473)
(5261)
(5245)
(5133)
(5071)
(4958)
(4819)
(4497)
(4475)
学科
(34500)
经济(34469)
管理(25899)
(19514)
(15835)
企业(15835)
(15513)
地方(12997)
教学(11949)
中国(11701)
方法(10688)
(10626)
财政(10330)
理论(10092)
数学(8851)
(8608)
数学方法(8582)
业经(7936)
(7819)
教育(7789)
(7531)
学法(7460)
教学法(7460)
地方经济(7425)
农业(6736)
环境(6320)
(6264)
(5927)
贸易(5923)
(5712)
机构
学院(135119)
大学(128740)
(45406)
经济(44053)
管理(43315)
研究(41936)
理学(36583)
理学院(36046)
管理学(35036)
管理学院(34781)
中国(31392)
科学(27270)
(27056)
(26796)
(23183)
师范(22954)
(22765)
(21211)
中心(20034)
技术(19659)
(18795)
研究所(18741)
财经(18537)
职业(18486)
师范大学(17881)
(17338)
北京(16739)
(16569)
业大(16424)
教育(15474)
基金
项目(85244)
研究(69042)
科学(65484)
基金(55863)
(47469)
国家(47014)
科学基金(40146)
社会(39803)
社会科(37483)
社会科学(37477)
(37180)
教育(35035)
编号(32105)
(29834)
基金项目(29015)
成果(26659)
自然(23856)
课题(23667)
自然科(23262)
自然科学(23256)
自然科学基金(22776)
资助(22181)
(21212)
重点(20167)
(19632)
项目编号(18903)
(17967)
(17881)
规划(17735)
(17377)
期刊
(57114)
经济(57114)
研究(43192)
中国(34308)
教育(33689)
(23876)
学报(18190)
管理(16658)
(16289)
技术(15921)
科学(15802)
大学(13925)
学学(12430)
职业(11375)
农业(11268)
业经(10965)
(10361)
金融(10361)
经济研究(9692)
财经(8998)
图书(8439)
(7879)
(7303)
论坛(7303)
技术教育(7191)
职业技术(7191)
职业技术教育(7191)
问题(6622)
商业(6569)
(6304)
共检索到21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彬  关立新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对教学开展的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设计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为轴心的对比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通过此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婉约派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二李”词的艺术成就,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波   周健美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核心是通过教学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阅读材料的语言特色、文章内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等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挖掘其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瑞荣  吴琪  
“课程思政”是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学中想”“学中做”与“学中立”,同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政素质。土木类专业作为培养基建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必要性与必须性,可以为推动中国基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由阚雅玲名师工作室编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一书,重点探讨“课程思政”如何开展落实,内容取材于真实案例与教学经历,所总结出的课程思政理念、路径、方法等具有较强参考价值,能为土木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帮助与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在"课程思政"视阈下,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高职院校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群开设的财务文员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应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融入政治理论研学,对接岗位实训实践、加强规则意识教育等创新教学探究,指导大学生提升各种能力,发挥课程引领和培育的功能,让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齐头并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连会斌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其价值属性上体现出国家认同教育的政治属性、责任教育的教育属性、国民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新时代教育的历史属性。运用项群理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关注到高职院校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即专业体系的复杂性、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性、学历体系的连贯性。以当前高职院校常开设的专业类别为例,依据项群理论,尝试归纳、总结不同专业大类之间所具备的思政元素,据此构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加强课程思政基础设计,推进项群理论全面融入;筑牢课程思政实践环节,支撑课程思政有序建设;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稳步推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路博政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不同专业学科当中,以此实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输出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思想素质教育作用。目前,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教学模式也迎来新一轮的改革。由严文庆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依托于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从育人要求、能力目标与导向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手段、多模块标准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本书主要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成果,可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鋆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国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高职学生地方院校的课堂行动研究,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现状、策略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要基于问题导向与系统设计理念,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元素;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程化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评估和融合式的体育课程思政管理等路径,提高体育课程思政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  
课程育人作为大思政教育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互隔离的“孤岛意识”,实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是中医院校值得深思与研讨的问题。文章在梳理了“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演进的基础上,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涵与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较为典型的中医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经验作了深入分析,提炼其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医院校开展课程育人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建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泓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8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高校思政课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有助于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凝练好"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思政元素和教学技巧,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入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蕾  
"课程思政"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一个重大创新,"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一门学科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观念整体"付诸高职教育实践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相互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从社会批判课程论的维度上看,"课程思政"进一步达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从存在主义课程观维度上看,"课程思政"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就结构功能主义课程论维度而言,"课程思政"则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性本质。总之,新时代的高职教育要通过"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本质性要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刘露遥  
【目的/意义】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启动阶段,高校教育亟待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贯穿于专业课程。【设计/方法】首先在理论上明晰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统一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挖掘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以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创新管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长期实践,归纳总结出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结论/发现】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在于赋能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确立知识、能力与价值的教学目标;创新多种方法动态结合运用;挖掘顶天、立地和策己等维度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服务人民、个人进取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期望为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金花  
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和育人的重要媒介与载体,蕴含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诸多形式与环节中教学语言是发挥教育功效的最前沿,教学语言的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教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因素,把握好教学语言的这个场域,就能把握课程思政的脉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鲁艳  
文章以“课程思政”视域为基础,探讨了中职《企业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方法。文章首先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强调了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采用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校外课堂教学方法,最后提出了完善专业课程思政保障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以及进一步优化课堂实施路径等一系列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飞   李建铁   周晶   黄心怡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思政课”为视角,首先简单概述“大思政课”的特征及价值,然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育理念过于传统陈旧、教育主体认知不足、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度不高、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以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实践育人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