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0)
- 2023(11960)
- 2022(10544)
- 2021(10181)
- 2020(8395)
- 2019(19594)
- 2018(19595)
- 2017(37115)
- 2016(20763)
- 2015(23825)
- 2014(24290)
- 2013(23397)
- 2012(21482)
- 2011(19011)
- 2010(19156)
- 2009(17071)
- 2008(16395)
- 2007(14329)
- 2006(12368)
- 2005(10624)
- 学科
- 济(73538)
- 经济(73446)
- 管理(57006)
- 业(50163)
- 企(42466)
- 企业(42466)
- 方法(35154)
- 数学(30382)
- 数学方法(29881)
- 财(24635)
- 中国(20671)
- 农(20031)
- 学(18859)
- 理论(16957)
- 地方(16702)
- 业经(16118)
- 制(15228)
- 和(13339)
- 教育(13335)
- 教学(13306)
- 农业(12762)
- 环境(12025)
- 财政(11869)
- 技术(11841)
- 体(11837)
- 务(11483)
- 贸(11468)
- 贸易(11464)
- 财务(11410)
- 财务管理(11377)
- 机构
- 大学(284601)
- 学院(284459)
- 管理(110777)
- 济(101581)
- 经济(99013)
- 理学(96123)
- 理学院(94996)
- 研究(93962)
- 管理学(93111)
- 管理学院(92615)
- 中国(66928)
- 科学(62264)
- 京(61153)
- 财(50840)
- 所(48023)
- 农(46960)
- 业大(44448)
- 研究所(44037)
- 中心(42230)
- 江(41635)
- 范(41094)
- 师范(40637)
- 北京(38601)
- 财经(38584)
- 农业(36893)
- 经(35026)
- 院(34599)
- 技术(34506)
- 州(34099)
- 师范大学(32660)
- 基金
- 项目(199239)
- 科学(153773)
- 研究(147215)
- 基金(139355)
- 家(121779)
- 国家(120710)
- 科学基金(102444)
- 社会(87458)
- 社会科(82523)
- 社会科学(82498)
- 省(80518)
- 基金项目(74504)
- 教育(69942)
- 划(67465)
- 自然(67347)
- 自然科(65728)
- 自然科学(65707)
- 自然科学基金(64461)
- 编号(62062)
- 资助(57563)
- 成果(51403)
- 重点(44663)
- 课题(44084)
- 部(42891)
- 发(41499)
- 创(40918)
- 项目编号(38148)
- 创新(38041)
- 科研(37962)
- 大学(37467)
- 期刊
- 济(110222)
- 经济(110222)
- 研究(83575)
- 中国(58759)
- 学报(48279)
- 教育(46145)
- 科学(42216)
- 农(41781)
- 管理(39800)
- 财(39669)
- 大学(35878)
- 学学(33345)
- 农业(29464)
- 技术(27951)
- 融(19433)
- 金融(19433)
- 业经(18335)
- 财经(18184)
- 经济研究(17158)
- 图书(16673)
- 经(15398)
- 业(15031)
- 科技(14477)
- 问题(14025)
- 理论(13754)
- 版(13324)
- 实践(12846)
- 践(12846)
- 技术经济(12756)
- 职业(12586)
共检索到41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莹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的传播者要有目的、有规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对整个教学所涉及的各环节进行创新,从而起到育人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所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培育人才,因此要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考核等各教学环节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旨在为社会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文章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兰萍
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理念,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和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立德树人和协同育人理念出发,针对目前面临的尚未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全面展开、缺乏统筹科学规划、校内外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等"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定期开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学校的学风考风及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的共同解释作用为58%。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只能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较小的促进作用(0.149);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职业素养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影响作用最大(0.546),既有直接促进作用,还可通过学校的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学风考风与教学保障对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0.421)。因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该评"教"与评"学"、评"管"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尤其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芳
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述评,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从评价目标、真实任务、评价标准、评价量规、评价反馈5个维度构建了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上,该体系以“企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准;在真实任务上,该体系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导向;在评价标准上,该体系以“重参与、有深度、讲态度”为原则;在评价量规上,该体系以“规则透明、等级分明、榜样鲜明”为标准;在评价反馈上,该体系以“勤于思辩、动态调整”为宗旨。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体系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证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音 蒋晓云
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薄弱环节,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该从思想体系、资源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胜勇 吴彰丽 刘培硕
[目的/意义]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学课程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获取“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中蕴含思政内容的数据资料,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提炼“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对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两次专家访谈,基于专家意见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结果/结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品德修养、专业精神、个人发展4个一级元素,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15个二级元素,以及道路认同、理论认同等35个三级元素。
关键词:
图书馆学概论 课程思政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永 郑昕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岗敬业精神,对于培育合格人才尤为重要。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良好实施的必备条件。从目前看,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教学成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有效、标准的参考案例。文章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并初步探讨评价体系的推广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瑞莹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始终围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题,紧紧抓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一体"教学体系,以期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说服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三课一体 高职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屏风
教材体系如何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是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题。目前,这一转化存在教学内容组织随意、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机械等问题。基于行动研究框架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依托三份实践教学方案,对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数据显示,三份教案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有效推动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德毅 宗爱东
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的"群舞中领舞"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萍
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特色及其功能构建展开探讨,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特色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功能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话语体系 功能构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曾颖 陈仲巍 黄秀梅 张亚楠 曾臻
该文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1+N+5+1”新型高校本科四阶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评价体系。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解决实验室安全教育及管理问题的新方案,推进本科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制度的建设,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和安全型科研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室安全 安全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权 朱德全 沈家乐
课程思政是高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抉择与应对。知识构建是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支点。根据知识整体理论,高职课程思政知识包含活性知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课程思政的目的及实施是实现和依赖于三类知识在个体上的统合,以促进个体形成“以德为先”的精神世界、“德理融通”的认知世界及“德行合一”的行为世界。在现实场域中,三类知识的关系呈现“独立式”、“反哺式”与“互惠式”三种发展形态,其中“互惠式”是课程思政最理想的发展形态。为此,通过设置定位明晰且螺旋上升的课程思政目标,构建匹配性强且互相依存的课程思政内容,跨领域全方位地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实现三类知识在个体上的统合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作明 李卫星 冯立国
大学农科专业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建立教师、小组、学生多元化评价主体,全程跟踪、面向未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关键一环。大学农科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专业学业知识考核(A)、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考核(B)以及辅助考核(C)等三个模块,各模块所占比重分别为50%、35%和15%。三大模块中再分若干子模块,各子模块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权重各有差异。
关键词:
大学农科 专业课程 研究性教学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亚平 陈小鸿 王惠
目前,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毋庸置疑,但至今推广的范围仍然有限,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应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两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