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2)
2023(16857)
2022(14305)
2021(13106)
2020(10908)
2019(24772)
2018(24230)
2017(46170)
2016(25331)
2015(28109)
2014(27686)
2013(27270)
2012(25547)
2011(23452)
2010(23711)
2009(22178)
2008(21897)
2007(19953)
2006(17814)
2005(15932)
作者
(76559)
(64537)
(64215)
(60670)
(40358)
(31101)
(28984)
(25285)
(24240)
(23027)
(21912)
(21479)
(20522)
(20086)
(19987)
(19895)
(19580)
(18905)
(18567)
(18462)
(16436)
(15854)
(15707)
(14666)
(14665)
(14521)
(14326)
(14300)
(13214)
(12993)
学科
(106862)
经济(106751)
(72316)
管理(65866)
(49475)
(48968)
企业(48968)
方法(40882)
数学(35729)
数学方法(35381)
农业(32868)
中国(31202)
地方(26919)
业经(26599)
(24374)
(22494)
(21226)
贸易(21211)
(21074)
(20555)
(17924)
银行(17853)
(17165)
(16783)
金融(16781)
(16776)
环境(16606)
技术(16017)
(14651)
理论(14371)
机构
学院(365187)
大学(360058)
(148600)
经济(145492)
管理(134965)
研究(129164)
理学(116149)
理学院(114735)
管理学(112571)
管理学院(111909)
中国(98335)
(87097)
科学(83113)
(76383)
(68194)
农业(68165)
(65513)
业大(64458)
研究所(62031)
中心(60050)
(57344)
财经(51575)
(48892)
师范(48277)
北京(47538)
(46811)
(45328)
(45197)
经济学(44350)
(43819)
基金
项目(243449)
科学(189556)
基金(174100)
研究(173584)
(154630)
国家(153229)
科学基金(129026)
社会(109843)
社会科(103705)
社会科学(103671)
(98383)
基金项目(92676)
自然(83869)
(82072)
自然科(81936)
自然科学(81909)
自然科学基金(80458)
教育(78705)
编号(71317)
资助(69734)
(57441)
成果(57208)
重点(55035)
(52591)
(50775)
课题(49307)
创新(47480)
科研(46927)
计划(46065)
国家社会(45113)
期刊
(172111)
经济(172111)
研究(102939)
(86060)
中国(77329)
学报(66038)
科学(58597)
农业(57990)
(48988)
大学(48649)
学学(46334)
管理(45881)
教育(38358)
(37139)
金融(37139)
业经(34137)
技术(29755)
(29498)
经济研究(26313)
财经(24776)
问题(23711)
(21278)
(20578)
业大(18139)
技术经济(17925)
世界(17788)
科技(17765)
商业(17533)
资源(16990)
(16800)
共检索到551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昊昊   贺林波  
在新形势下,休耕是应对生态资源压力、保护耕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CRR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二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农户休耕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生态环境区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样本中有5.41%的农户参与了休耕,在参与休耕的农户中,47.93%为诱导型休耕,52.07%为自发型休耕。在诱导型休耕中,生态补贴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自发型休耕中,职业路径依赖和政策学习能力对农户的休耕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生态环境区域中,生态补贴对农户休耕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他因素也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为提高农户休耕率,要深化生态补贴制度改革,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补贴方式;加强职业能力培训,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加强休耕政策教育,提升农户政策内容认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佳欣  杨庆媛  胡涛  
选取休耕试点区域之一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区域,将339户休耕户作为样本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式,了解休耕户对现行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并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对其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8.5%的受访农户对休耕政策持满意和非常满意态度;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的休耕农户比其他休耕农户对休耕的满意度高;家庭年收入越高、休耕补偿标准满意度越高、对休耕必要性认识程度越深的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休耕宣传越到位,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在不同的补偿方式中,对货币补偿方式的满意度最高。研究休耕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完善我国休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杨文杰  巩前文  
理论分析农户休耕行为及其意愿决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Probit模型,采用重金属污染区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部分休耕试点农户入户调研的243个样本,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被调查者的年龄、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和对休耕政策认同程度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休耕前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和休耕补偿期望偏差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劳动力占比、不同耕地离家距离和不同休耕政策认同程度限定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休耕政策认同限定下女性农户的休耕意愿比男性农户低,且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休耕;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在50%及以下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与休耕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和对休耕政策的认知是在大多数限定条件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结论将为制定政策调动农户休耕积极性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永忠  练款  俞振宁  
研究目的:利用湖南茶陵县24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中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休耕制度和提升制度绩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理论,构建耕地休耕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超过75%农户对参与休耕总体评价为满意,但农户对政府形象和政策功能的认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农户参与休耕满意度主要受到政府形象、农户期望、政策认知和感知价值的影响,除农户期望对农户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潜变量均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期望与感知价值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具体分析表明直接的经济利益以及农户对休耕后耕地直接经济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提升的感知是影响农户休耕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完善休耕实施过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加大休耕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建立长期休耕试点规划,稳定农户休耕预期;确保农户收入不降低,权益不受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小麦库存是否充足及休耕补助核算方式满意度;纯农业型农户受抚养未成年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其他收入比例及村干部态度等差异性因素影响,且抚养未成年数量影响程度最为显著;Ⅰ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受耕地质量、灌溉难易程度、所在村乡镇企业数量及村庄距离集镇远近等差异性因素影响;Ⅱ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包括非农务工收入比例、地块破碎度及灌溉难易程度;耕地是否转出是影响非农业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风险偏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研究耕地休耕政策主要参与主体农户的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加快耕地休耕试点政策的推进。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河北省衡水市683份农户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研农户中,风险规避型农户占比远高于风险偏好型农户;2)农户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明显强于风险规避型农户;3)风险规避型农户内部,风险规避等级与农户耕地休耕决策行为负相关,极度风险规避者耕地休耕意愿强烈;4)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收入特征和农户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认知影响农户耕地休耕决策。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开发政策性耕地休耕保险产品、建立耕地休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联动机制和增强农户对耕地休耕风险的认知等,着手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政策的积极性,增加耕地休耕政策执行效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  薛彩霞  姚顺波  朱瑞祥  
本文利用陕西、山西两省黄土高原地区47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与采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整套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户比例很小,其中,对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用率较高,而对深松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用率较低。(2)户主年龄较小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度较高的风险偏好型农户,不仅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且倾向于采用多项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农业收入比重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较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  薛彩霞  姚顺波  朱瑞祥  
本文利用陕西、山西两省黄土高原地区47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与采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整套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户比例很小,其中,对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用率较高,而对深松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用率较低。(2)户主年龄较小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度较高的风险偏好型农户,不仅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且倾向于采用多项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农业收入比重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较高,耕地细碎化程度则抑制了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程度的提高。(3)农户间的频繁交流、网络学习和政府向农户提供补贴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及采用程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参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作业机械的便利性以及作业效果仅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有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梦兰  高蕾  刘子刚  
[目的]分析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33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休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中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休耕意愿更强;家庭劳动力人数与休耕意愿呈反向变化,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与休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关系;耕地受灾情况、是否曾参与过休耕、对休耕补贴金额和休耕年限的满意程度与休耕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劳动力及个人精力不足、休耕养地作用认知、非农就业机会少是农户参与休耕的重要原因。(2)农户休耕意愿主要受到对休耕效益的认知以及外界压力的正向影响,且在休耕认知感知和休耕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对休耕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对休耕效益的认知、外界影响力和对休耕办理流程的感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休耕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休耕行为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程玲娟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耕地休养生息,推行土地休耕制度,以提高地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作为土地休耕的三个试点之一,主要目标是退耕高耗水的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减少地下水用量,修复地下水环境。农户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生产与经营主体,如何给予农户合理的补偿,使其有效地实施冬小麦休耕政策成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因素。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机会成本法与Logistic模型对意愿与补偿标准进行分析,探讨了河北衡水地下水漏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亚萍  赫雪姣  金建湘  李丽  
本文采用二分式诱导技术,针对广西北部湾四城市当地居民保护滨海生态环境的WTP值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影响其WTP值选择的偏差形成因素。结果显示:①分别应用Logit模型测算得到受访者在未来的5年里,至少愿意支付(204.13~450.17)元人民币/(人年)来恢复或保护当地滨海区域的良好生态环境;②在测算过程中分别对单边界和双边界模型进行了多重拟合计算,显示单边界的WTP期望值高于双边界的WTP期望值,且两者均高于其简单算术平均值,表明可以减少低估性偏差;③为有效地避免框架锚定效应偏差,在二分式问卷格式基础上,追加了支付卡投标值问项,统计显示选择值大多落在所设定的投标值范围,因而从一侧面验证了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2)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3)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