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
2023(199)
2022(198)
2021(217)
2020(194)
2019(473)
2018(388)
2017(678)
2016(358)
2015(365)
2014(374)
2013(350)
2012(317)
2011(278)
2010(339)
2009(218)
2008(257)
2007(234)
2006(217)
2005(246)
作者
(745)
(595)
(577)
(564)
(340)
(276)
(253)
(232)
(201)
(200)
(194)
(191)
(185)
(182)
(177)
(172)
(167)
(161)
(146)
(145)
(139)
(132)
(131)
(130)
(128)
(126)
(116)
(116)
(109)
(108)
学科
管理(583)
(539)
经济(539)
(422)
(417)
银行(417)
中国(414)
(403)
企业(403)
(398)
(393)
图书(336)
业务(320)
理论(320)
制度(312)
(312)
(301)
(281)
银行制(274)
书馆(273)
图书馆(273)
组织(261)
(254)
金融(254)
(233)
教育(228)
工作(206)
事业(205)
业经(199)
(198)
机构
大学(3368)
学院(3209)
中国(1530)
管理(1084)
中心(925)
研究(925)
(925)
人民(921)
银行(911)
国人(866)
中国人(864)
(863)
(860)
中国人民(853)
图书(835)
书馆(803)
图书馆(803)
经济(789)
人民银行(767)
理学(761)
(755)
理学院(751)
中国人民银行(737)
管理学(730)
管理学院(727)
(697)
(687)
师范(686)
(592)
(590)
基金
项目(1632)
研究(1352)
科学(1194)
基金(1075)
社会(843)
(826)
国家(810)
社会科(786)
社会科学(786)
教育(679)
科学基金(678)
编号(667)
成果(654)
(647)
基金项目(562)
项目编号(507)
(482)
(470)
课题(427)
(402)
研究成果(377)
资助(364)
大学(343)
(343)
国家社会(333)
社科(329)
规划(324)
(322)
(317)
重点(313)
期刊
图书(1463)
书馆(1262)
图书馆(1262)
中国(1187)
(1109)
经济(1109)
研究(908)
学报(859)
(753)
(750)
(708)
金融(708)
教育(706)
大学(617)
(576)
科学(485)
学学(477)
(447)
管理(437)
(397)
(397)
杂志(397)
会计(360)
(349)
论坛(349)
社会(327)
(311)
技术(300)
社会科(283)
社会科学(283)
共检索到7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成晓东  
文字造就人类文明,书籍承载人类智慧。就这一点而言,书籍至少可称为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不过,从微观角度看,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比如一个人,工作之余摊开本好书,潜心品味贤哲"佳酿",时或记点笔记,留待日后玩味消遣;必要时写点心得,升华自己,在作者的哲思照亮前进道路的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余光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对保障阅读权利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阅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文香  何雨琪  范冰倩  
当代知名藏书家、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多年来在阅读文化学学科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领域知行合一,深耕细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观,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全民阅读推广名师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其阅读文化学基本理念和全民阅读推广实践成果,总结其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情意”、提升“阅读技能”的方式方法,探析其中外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阅读观、全民阅读“三位一体”方略及“六分法”理念,旨在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及“学习型社会”增智添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忠良  
本文通过对常熟翁心存、翁同龢家族耕读家风和"诗书传家"理念的梳理和阐发,指出了"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的价值观,对于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筱莉  
【史海钩沉】吴文肃公讷为御史时,巡按贵州回,三司遣人赍黄金百两追送至夔府,公不起封,就题其上还之。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廉而不激如此。——王锜《寓圃杂记》卷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史广超  
《中兴礼书》及《续编》在南宋编成后仅以抄本流传,后散佚不存。清嘉庆时徐松命全唐文馆吏从《永乐大典》中录出,此为全唐文馆吏原稿本。徐松在原稿本上撰写整理意见,并据意见抄录完整誊清本,此为徐松精抄本。同时另行抄录的部分誊清本与原稿本合并,付龙元任活字摆印而未果,此为徐松原辑本。现存五个抄本均源于上述徐松原辑本和精抄本两个版本系统。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升  
依据《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结合其他史料,探讨明代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现象,发现:第一,以书为礼是明代士大夫日常交往的普遍行为:赠书者多为中上层士人;所赠书以家刻本和官书为主;以书为礼是双向的,体现了礼尚往来的原则。第二,明代士大夫普遍以书为礼的主要原因有:受传统上诗文、图书赠送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出版业发达,刻印图书更方便;书是雅礼之一,符合士大夫对礼物的期待;明代历日颁发制度导致赠送历日成为特权阶层联络感情甚至贿赂的普遍选择。第三,明代中期以后以书为礼现象产生了异化:一方面,代表雅礼的书帕徒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周南  
1999年2月6日,父亲杨纪琬先生在与病痛的抗争中,吟诵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离开了弟子亲人,离开了学问讲台,离开了会计战线;但他留下了深邃睿智的思想,留下了奋进开拓的精神,留下了谦和关爱的情怀。父亲自称"会计迷"、"会计战线老兵",而于我心中,他是个"诗迷"、"书痴"、"人生导师"、"严父兼挚友",更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奠基者和领路人"。早在1982年,父亲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周南  
1999年2月6日,父亲杨纪琬先生在与病痛的抗争中,吟诵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离开了弟子亲人,离开了学问讲台,离开了会计战线;但他留下了深邃睿智的思想,留下了奋进开拓的精神,留下了谦和关爱的情怀。父亲自称"会计迷"、"会计战线老兵",而于我心中,他是个"诗迷"、"书痴"、"人生导师"、"严父兼挚友",更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奠基者和领路人"。早在1982年,父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筱莉  
【史海钩沉】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遗送白?为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碧蓉  
当代知名作家张曼菱女士追忆其父亲张进德先生(字退耕)的散文集——《中国布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该书为16开本,以麻布般的黄色作为封面,正好和书名中的布衣交相辉映,简洁的装帧中透露出一种布衣独有的质朴素雅之感。翻过扉页和版权页,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退耕先生遒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黎邦群  
针对当前手机输入文字不便、拼写容易出错导致用户找书体验不佳的现状,通过分析语音找书的应用现状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阐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图书馆公众号语音找书应用的技术思路,采用拼写检查、中文分词、拼音搜索等关键技术和方法,判断用户的真实查询意图,优化图书查找的策略,对用户使用微信输入语音的识别结果进行修正和反馈,提出了语音找书的具体设计方案、建设实现过程、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成功实现了微信语音找书,方便了用户,提升了找书的效率与服务的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伟  
叶维廉先生认为道家哲学的语言观视语言为思想的桎梏,主张通过探求言外之意来认识世界。这种哲学观念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独特的审美标准。他认为读者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欣赏传统诗歌时真正排除西方文学审美模式的干扰,领会其间的精妙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