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1)
- 2023(10841)
- 2022(9100)
- 2021(8155)
- 2020(6832)
- 2019(15470)
- 2018(14999)
- 2017(29762)
- 2016(15776)
- 2015(17663)
- 2014(17737)
- 2013(17604)
- 2012(16568)
- 2011(15245)
- 2010(15491)
- 2009(14716)
- 2008(14628)
- 2007(13199)
- 2006(11918)
- 2005(11341)
- 学科
- 济(85342)
- 经济(85243)
- 管理(52046)
- 业(44395)
- 企(39108)
- 企业(39108)
- 方法(30790)
- 数学(27128)
- 数学方法(26921)
- 制(23486)
- 财(20365)
- 银(19523)
- 银行(19510)
- 行(18416)
- 地方(18181)
- 中国(18080)
- 业经(16370)
- 融(15445)
- 金融(15443)
- 学(15371)
- 体(14439)
- 农(14230)
- 地方经济(12615)
- 务(12150)
- 财务(12122)
- 财务管理(12095)
- 度(11976)
- 制度(11943)
- 企业财务(11583)
- 体制(11540)
- 机构
- 大学(234964)
- 学院(232066)
- 济(110617)
- 经济(108486)
- 管理(86729)
- 研究(82372)
- 理学(73546)
- 理学院(72739)
- 管理学(71756)
- 管理学院(71308)
- 中国(69205)
- 财(54894)
- 京(48177)
- 科学(45136)
- 财经(42590)
- 所(41378)
- 经(38583)
- 中心(37701)
- 研究所(36965)
- 经济学(36826)
- 江(35865)
- 农(34336)
- 经济学院(32770)
- 财经大学(31824)
- 北京(30322)
- 业大(29429)
- 院(29101)
- 州(28263)
- 范(27353)
- 师范(27083)
- 基金
- 项目(146946)
- 科学(117461)
- 基金(110634)
- 研究(106427)
- 家(95667)
- 国家(94962)
- 科学基金(82104)
- 社会(72999)
- 社会科(69454)
- 社会科学(69435)
- 基金项目(57622)
- 省(55327)
- 自然(51188)
- 自然科(50022)
- 自然科学(50010)
- 自然科学基金(49186)
- 教育(48682)
- 划(46207)
- 资助(45835)
- 编号(39515)
- 部(34089)
- 重点(33373)
- 成果(33151)
- 制(32017)
- 国家社会(31425)
- 发(31174)
- 创(30559)
- 教育部(30189)
- 性(29453)
- 人文(29145)
- 期刊
- 济(128686)
- 经济(128686)
- 研究(79409)
- 中国(47972)
- 财(44648)
- 融(39286)
- 金融(39286)
- 管理(35428)
- 学报(33689)
- 科学(32013)
- 农(31030)
- 大学(26553)
- 学学(25569)
- 财经(23627)
- 经济研究(22167)
- 经(20349)
- 农业(18756)
- 技术(18670)
- 教育(17854)
- 业经(16560)
- 问题(16242)
- 贸(12759)
- 技术经济(12687)
- 国际(12177)
- 世界(11685)
- 统计(11577)
- 理论(11027)
- 策(10741)
- 现代(10400)
- 经济管理(10159)
共检索到37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晓辉 陈峥嵘 于波
本文利用外汇市场压力方法建立并经验地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货币当局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上的言行一致性问题和不同的实际汇率制度安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绩效。研究发现:一是"害怕浮动"在为中国提供货币政策纪律的同时,也赋予了货币当局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能力;二是人民币实际的汇率制度安排越具有弹性,就越易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亦然;三是无论中国名义上宣称了什么类型的汇率制度,实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越具有弹性,就越不利于中国实际产出的增长。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结合汇率制度名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制度弹性 宏观经济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安兵
文章在理论探讨实际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基于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冲击对中国产出、通胀、就业与实际工资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认为:(1)实际汇率在总需求渠道与总供给渠道的共同作用下对产出、物价、就业与实际工资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当本国出口企业远多于进口企业,且居民对本币的心里预期较强时,实际汇率上升会导致产出、物价水平、就业和实际工资下降。(2)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抑制经济增长,降低物价水平,不利于就业的提升和实际工资的增长,但中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产出增长、物价水平与实际工资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负向冲击。(3)相比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济繁荣时期和高通胀环境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低迷时期与低通胀环境对产出增长、实际工资和就业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对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本文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方法考察了1992年1季度~2003年1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所有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建模时设定的符号相一致,并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所考察的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惟一的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考察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和变化是适应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平衡需要的。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宏观经济变量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日辉 李永权
汇率制度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本文对ABRR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因素冲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会弱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价格因素的冲击则会强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用ABRR扩展模型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提出"富有一定弹性的渐进调整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较好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经济稳定性 汇率制度 ABR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晓辉 张震 亢宇君
本文利用直接测度法和基于外汇市场压力的测度法等2类共5种方法测算了200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通过对测算得到的7个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时间序列指数的考察发现:第一,各指数序列之间是高度相关的;第二,7个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指数都是一阶单整的;第三,样本期内,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指数经历了三次下降、三次上升和两段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过程。2015年上半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指数在结束急剧上升的态势后,停留在高位震荡,人民币汇率制度浮动特征逐渐清晰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郭惠英
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不仅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严格固定、自由浮动和中间汇率制度中选择哪一种;而且指的是这个国家在言行一致、言行不一汇率制度当中选择哪一种的问题。本文对言行一致程度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宏观经济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亚洲10个新兴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加强政府的承诺,选择言行一致的汇率制度是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静萍 郭惠英
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不仅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严格固定、自由浮动和中间汇率制度中选择哪一种,而且指的是这个国家在言行一致、言行不一汇率制度当中选择哪一种的问题。本文对言行一致程度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宏观经济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加强政府的承诺,选择言行一致的汇率制度是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本国所选择的汇率制度,而不同汇率制度对于一国宏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则是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依据。为了探寻汇率制度选择与宏观经济绩效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汇率制度选择与宏观经济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汇率制度选择与宏观经济绩效的作用机理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二者的关系,最后运用以上研究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宏观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王曦
在现行制度背景下 ,本文从我国外汇市场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出发 ,建立了我国的外汇需求和供给函数 ;进而分析了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态势 ,讨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态势后面的微观行为原因。分析发现 :1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是必然的和经常的 ,不能形成市场均衡汇率。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现实汇率势必是扭曲的汇率 ,由此导致外汇资源的配置扭曲以及相应的真实资源配置扭曲。 2 .在汇率的稳定和调节机制上 ,当前汇率制度类似于“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 ,我国汇率制度因此具有固定汇率制的特征 ,但不具备固定汇率制的汇率稳定机制———稳定的汇率预期。 3 .现行汇率制度构成对汇率政策的严重制约 ,调节国际收支不得不倚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非均衡 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一、不同汇率制度对一国国内宏观经济的不同影响在浮动汇率下,与本国有重要贸易关系的国家发生较高通货膨胀时,对本国而言,相对通货膨胀率的降低会使本币汇率上浮,而本币升值会使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因通胀而引起的出口国产品的价格上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森 郑建明
文章运用199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固定资产投资、海外净资产和政府支出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短期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很强的经济紧缩效应,而海外净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在于运用综合手段,政府不仅要适度抑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速度,而且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其乘数效应,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阳 原雪梅 范跃进
对外宣称与事实上的汇率机制具有广泛的不一致性。本文在估计一篮子名义锚货币方法的模型框架下,引入汇率市场压力变量来刻画汇率制度的弹性程度,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国际比较。分析发现:(1)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名义锚货币发生了转换,欧元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仍然采取了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2)在调节汇率市场压力的三种方式中,我国主要通过对外汇储备的购买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则是汇率、利率与外汇储备兼而有之,并主要表现为汇率本身的调整。(3)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仍显不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事实汇率机制 汇率市场压力 汇率制度弹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维彬
主要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国际投机资本预期这一渠道,资本项目管制能深刻影响浮动汇率运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中的资本项目安排问题,本文将先进国家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的看法是:在缓和汇率波动方面,资本项目管制意义不大,在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和防范货币危机方面,资本项目管制有重要作用;鉴于货币危机威胁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过程中会持续存在,资本项目开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阻碍不能低估;在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前,资本项目管制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制度 资本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