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1)
- 2023(11233)
- 2022(9498)
- 2021(8994)
- 2020(7690)
- 2019(17243)
- 2018(17623)
- 2017(33195)
- 2016(18686)
- 2015(21255)
- 2014(21190)
- 2013(20554)
- 2012(19069)
- 2011(17482)
- 2010(18108)
- 2009(16691)
- 2008(16473)
- 2007(15155)
- 2006(13787)
- 2005(12591)
- 学科
- 济(73330)
- 经济(73242)
- 业(54282)
- 农(47235)
- 管理(44356)
- 企(32482)
- 企业(32482)
- 农业(31307)
- 方法(29598)
- 数学(26368)
- 数学方法(25762)
- 中国(20950)
- 业经(20327)
- 学(18175)
- 制(18148)
- 财(15497)
- 地方(14635)
- 银(13809)
- 银行(13767)
- 行(13285)
- 体(13124)
- 理论(12809)
- 贸(12311)
- 贸易(12300)
- 易(11946)
- 策(11867)
- 融(11834)
- 金融(11826)
- 发(11517)
- 农业经济(10611)
- 机构
- 学院(263967)
- 大学(259757)
- 济(102280)
- 经济(99810)
- 管理(96932)
- 研究(96042)
- 理学(82257)
- 理学院(81345)
- 管理学(79363)
- 管理学院(78936)
- 中国(75644)
- 农(72023)
- 科学(62780)
- 京(57186)
- 农业(55948)
- 所(51690)
- 业大(50181)
- 研究所(47077)
- 中心(45884)
- 财(45799)
- 江(44574)
- 北京(35830)
- 省(35713)
- 范(35475)
- 财经(34980)
- 师范(34972)
- 州(34589)
- 农业大学(34404)
- 院(34044)
- 经(31649)
- 基金
- 项目(175381)
- 科学(135675)
- 研究(125668)
- 基金(123893)
- 家(111500)
- 国家(110472)
- 科学基金(91911)
- 社会(75851)
- 省(71405)
- 社会科(71288)
- 社会科学(71268)
- 基金项目(64137)
- 自然(61252)
- 自然科(59815)
- 划(59796)
- 自然科学(59796)
- 自然科学基金(58701)
- 教育(57843)
- 编号(53433)
- 资助(52351)
- 成果(43677)
- 重点(40394)
- 发(38820)
- 部(37882)
- 农(37818)
- 课题(37660)
- 创(35703)
- 计划(33969)
- 科研(33791)
- 创新(33392)
- 期刊
- 济(122904)
- 经济(122904)
- 研究(76329)
- 农(73601)
- 中国(63069)
- 学报(50148)
- 农业(49479)
- 科学(44176)
- 大学(37665)
- 学学(35552)
- 教育(33851)
- 财(33653)
- 管理(33634)
- 融(28726)
- 金融(28726)
- 业经(26018)
- 业(24893)
- 技术(24870)
- 经济研究(17180)
- 问题(16661)
- 财经(16558)
- 版(16329)
- 农村(15286)
- 村(15286)
- 业大(15144)
- 农业经济(14461)
- 经(14245)
- 图书(13984)
- 统计(13849)
- 世界(13699)
共检索到415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艳 杨慧莲 杨舒然
基于2017年全国776个家庭农场、1166个专业大户和803个普通农户实地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从"谁经营"和"如何经营"两个维度构建了经营主体特征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框架,进一步分析"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在主体特征方面,"规模农户"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方面更具优势,但其规模经营所需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仍依赖普通农户的支持;在生产经营状况方面,"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现代化水平都有待提升,但"规模农户"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经营水平更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相对更大。"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均是家庭农业经营形式的重要构成,要形成"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良性互动的互补关系,在发展适度规模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关键词:
规模农户 普通农户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旭媛 郑姗 林庆林
“一价法则”强调同质商品亦同价,但在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市场中,存在外包服务供给主体对同一地区内不同规模农户制定了相同服务价格的现象,这背离了“一价法则”。本文从市场结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并对这种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1)当市场需求结构中普通户占比越高、市场供给不足或外地服务供给主体过少时,容易出现供给主体定价背离“一价”均衡的现象;(2)这种现象更可能出现在人均耕地较少、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或资本禀赋贫乏的地区。研究拓展了“一价法则”的应用领域,强调了“一价法则”在解释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市场价格形成的适用条件,对促进外包服务市场发育与土地规模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英 陈志钢 黄祖辉 Thomas Reardon
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造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热点研究问题。在中国农业范畴下实证研究该问题的文献有限且使用的数据陈旧,不能反映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劳动力流转频繁、农业机械化率大幅上升背景下土地生产率和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新近变化。本文用江西省325户水稻种植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特别是一个稻农多个地块、多个水稻种植季节、2011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单产和亩均利润来衡量土地生产率,从地块层面和农户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农村要素市场不完善、土壤质量、土地面积测量误差对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影响,发现在地块层面,不管是单季还是全年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高思涵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部地区两个县市的全样本数据分析了普通农户的农地确权、流转和经营规模的总体和分布状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确权地户均3.73亩,基尼系数为0.341,呈现微型化和均等化格局;非确权地面积占总农地面积的2%,虽规模不大,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确权地80%由农户自己耕种,土地流转不活跃,且有限的农地流转中60%以上是在普通农户之间进行,流转质量较低;流入规模经营户的租金高于流入普通农户的租金,意味着规模经营效率更高。农户经营地户均3.9亩,基尼系数为0.421,表明农地经营具有一定的集中化趋势,但集中度不高。两县市的农户确权地、流转地和经营地规模与结构呈现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其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所致。比较农业"一普""二普""三普"数据发现,农户经营规模仍显示微型化格局,并且长期呈现下降趋势。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加快农地流转和集中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旭东 王若男 崔梦怡 郑风田
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规模农户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引领者与创新者,能够极大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本文利用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设施农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予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这两类农户经营设施农业的比例较低、规模较小,设施农业经营品类丰富、以蔬菜类为主,经营过程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制约,整体效益不高。另外,设施农业发展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总体上,户主人力资本越富裕越有利于设施农业发展,家庭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不一致,外部产业环境对设施农业发展有相当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是设施农业做大做强乃至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设施农业发展,政府还需从政策、资金、技术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忠根 史清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铁毅 邹伟
由规模农户供给服务形成的内生型服务主体已逐渐成为当前农户获取生产服务的重要来源。基于此事实,本文利用江苏省457份购买水稻收割服务的农户样本,从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规模农户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与外部服务组织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降低农户的服务获取价格,同时也能够提升农户的服务获取质量。另外,规模农户服务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与土地连片化程度低和生产趋同化程度低的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显著降低土地连片化程度高和生产趋同化程度高的农户的服务价格,并显著提升其服务质量;从农户类型看,规模农户服务均可以降低小农户和规模户的服务价格,且对小农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在服务质量方面,仅可以提升规模户的服务质量,对小农户的服务质量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月书 苗哲瑜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户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有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融资规模、提高农户的信息互动水平来促进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小规模经营和低人力资本农户的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影响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传统金融服务基础能够促进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投资。本文研究对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贵霞 李宁辉
本文根据200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30个县的3000个农户数据,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地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经营规模 收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贵霞,李宁辉
The paper constructs optimized operating farm scale model, calculates optimized operating scale using farm survey data of 10 main cereal producing provinces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 收入 最优生产经营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卫新 胡豹 徐萍
通过对浙江省全省1‰的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全方位拓展、市场化、多样化成为浙江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标志,并且农户呈现出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等重要特征。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经营规模和不同文化素质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构的转变面临着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率下降和农业生产要素流失过多等问题。当前,改革的重点在于因地制宜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和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 经营结构 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蓓 蒋乃华
本文以江苏省苏中地区234个样本农户为调研对象,采用频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规模经营农户信贷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规模经营农户对于信贷服务的需求意愿很高,但实际中该项服务的可得性并不高;目前信贷规模、信贷年限与信贷方式的供需都不均衡;信贷渠道的供需基本均衡,但均衡程度不高;财政补贴或奖励门槛偏高、满足金融机构的抵押物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受到抑制、信用与担保体系尚未完善是造成目前供需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以上结论,针对供需不均衡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营农户 农业信贷服务 需求 供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蓓 蒋乃华
本文以江苏省苏中地区234个样本农户为调研对象,采用频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规模经营农户信贷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目前规模经营农户对于信贷服务的需求意愿很高,但实际中该项服务的可得性并不高;目前信贷规模、信贷年限与信贷方式的供需都不均衡;信贷渠道的供需基本均衡,但均衡程度不高;财政补贴或奖励门槛偏高、满足金融机构的抵押物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受到抑制、信用与担保体系尚未完善是造成目前供需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以上结论,针对供需不均衡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模经营农户 农业信贷服务 需求 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文晶 罗必良
在中国,农户在农地产权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合理性。本文从社会演化、法律规制、心理建构与农业特性四个维度,分析农户产权主体地位的生成机理、发生机制与制度效率。文章强调,深化农户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对于农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户 产权主体 农地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本文以土地可以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的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等计量方法,在历史视角下系统性地考察了农户经营农场规模、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场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但与人均产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在进一步对效率进行考察时发现,农场面积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此外,分成合约佃农的生产效率普遍低于自耕农和定额合约佃农。本文的结果不仅丰富了农业经济史相关研究,也为当前在土地流转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鼓励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政策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
农场规模 土地租佃 生产率 技术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