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3)
- 2023(7098)
- 2022(5946)
- 2021(6053)
- 2020(4814)
- 2019(11157)
- 2018(11729)
- 2017(19075)
- 2016(12182)
- 2015(13957)
- 2014(14760)
- 2013(12916)
- 2012(12143)
- 2011(11183)
- 2010(11875)
- 2009(10975)
- 2008(11161)
- 2007(10531)
- 2006(9720)
- 2005(9102)
- 学科
- 济(31538)
- 经济(31478)
- 管理(27152)
- 教育(22587)
- 业(20437)
- 企(18367)
- 企业(18367)
- 中国(17219)
- 理论(14333)
- 学(12745)
- 制(12683)
- 教学(12220)
- 体(10301)
- 财(10108)
- 农(9695)
- 方法(9567)
- 业经(8076)
- 银(7683)
- 银行(7662)
- 体制(7551)
- 行(7412)
- 融(7319)
- 金融(7311)
- 数学(6712)
- 学法(6650)
- 教学法(6650)
- 数学方法(6375)
- 发(6255)
- 地方(6049)
- 策(6035)
- 机构
- 大学(166474)
- 学院(160969)
- 研究(62051)
- 济(48308)
- 经济(46519)
- 管理(45818)
- 中国(41972)
- 京(39367)
- 科学(38126)
- 理学(37007)
- 理学院(36331)
- 教育(35884)
- 范(35068)
- 管理学(35013)
- 师范(34727)
- 管理学院(34681)
- 所(32688)
- 江(29272)
- 研究所(29184)
- 财(28690)
- 师范大学(28070)
- 中心(26786)
- 农(26538)
- 北京(26439)
- 技术(25252)
- 州(23197)
- 院(22126)
- 业大(21790)
- 职业(21468)
- 农业(20596)
- 基金
- 项目(91896)
- 研究(76516)
- 科学(70478)
- 基金(58125)
- 家(50234)
- 国家(49537)
- 教育(45597)
- 社会(41353)
- 科学基金(39759)
- 省(38545)
- 社会科(38386)
- 社会科学(38376)
- 编号(35553)
- 成果(35086)
- 划(34524)
- 课题(30015)
- 基金项目(28548)
- 年(25846)
- 资助(24366)
- 自然(23417)
- 自然科(22834)
- 自然科学(22823)
- 重点(22588)
- 自然科学基金(22336)
- 项目编号(21477)
- 部(21265)
- 性(20821)
- 规划(20620)
- 发(20151)
- 大学(19642)
共检索到281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戎庭伟
教育变革声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反观现实,学生通常以"被重要"的虚拟设计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过度依赖儿童发展理论,遗忘了学生的真实面貌,使学生成为理念性存在者;学生的本体存在与其符号表征通常发生不等价互换,窄化了我们对学生发展内涵与评价的认知,使学生的培养与评价过程发生化约式异变;教育实践消弭了学生间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份模糊不清。为此,要从学生的虚体设计走向实体理解,需要我们摆脱对于儿童理论的过度尊崇、摒弃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演绎思维、去除对于学生的趋同认识与去个性化实践,最终跳出传统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白昊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角色、活动和人际关系是构成小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多元角色承担及角色活动践履有助于活动主体的发展。但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成人教师角色转型步履维艰,师生固守传统角色定位,双方间不良互动较多,成人学生角色冲突明显,这些问题需要正视并加以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左璜 黄甫全
知识活动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被"学习主体"角色所遮蔽。澄明学生的"知识主体"角色将还原学生在知识活动中的本体地位,其双重解放诉求则为学生开启了一条通往深度解放的自我救赎之路。与此同时,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变革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变化为实现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条件,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则进一步确认了学生的知识主体角色。目前,国外已经发展起了"学生表达"与"学生作为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为实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萍
大学生角色实践过程中能力开发与提升存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问题。建议重视学习力、就业力和发展力的开发与提升,创新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障;重塑学生主体,变革教育理念;建设学习型组织,把学生学习绩效与需求的满足程度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拓展,引导学生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助;搭建平台,开发智商、培养情商,致力于大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 角色实践理论 能力开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变革的有效性,更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基本权利。学生理应与成人一道,成为课程变革的共同建构者。要使课程变革中的学生参与落到实处,需要觉醒学生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参与权利;调整组织机制,建立学生参与的"正当程序";提供训练和支持,提高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学生参与的代表性。
关键词:
学生参与 课程变革 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兰锋
大学新生面临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既有对环境的适应和接纳,也有对个人自我意识的调整与调适,期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相对较高,文章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提出了学校层面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问题干预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角色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武升
我国正踏上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这是教育发展从量到质、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又一次跨越。新阶段的教育变革呼唤教育科研的支持,教育科研既是教育变革的一部分,又对教育变革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概括地说,教育科研的主要使命有:支持、引领的使命;反思、调节的使命;鉴别、批判的使命;诉求、担当的使命。教育科研要推动教育改革沿着科学的道路推进,取得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茂森
教师是教育变革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在变革性实践中教师改变却难以有效发生。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是过于强调外部的教师角色期待,忽略从主体内部来考虑教师的身份认同。只有突破这一困境,才能在变革行动中追寻教师的真实自我。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教师改变 角色 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裴旭 张淑林 万红英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已经获得社会认可,支付学费以接受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实行收费,必将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等研究生教育中的直接责任主体的角色转换和运行机制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收费 责任主体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静 杜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着无可否认的优势,但是在很多高校,基于网络链接的英语课堂教学技术条件并不具备,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协调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求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梅
某高职学校1560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显示,网络时代绝大多数高职生能执行现实角色的要求,进行现实与网络角色间的转换,但也有部分高职生出现回避现实生活压力、迷恋虚拟网络、现实人际情感淡漠、社会功能受损等角色失范问题。团体辅导和个体深度咨询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是高职院校对沉迷于网络的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干预和矫正的手段;"他助、互助、自助"是面对网络时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晨明
数字化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数字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要对数字化时代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主要从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影响与改变、数字化时代学生角色的转变与定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学生角色 角色转变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秀婷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行动为导向开展教与学活动,主张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变为主体,这种变化要求学生角色进行转向,转为合作者、建构者、享用者、评价者。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学生角色转向路径:优化角色引领、深化角色学习、强化角色实践、变化角色评价。对学生角色转向路径的探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学生角色 课程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明兴建 应佳 熊娇
采用自评问卷,从自我总体评价、求学目的、学习态度、师生关系、政治价值观及就业态度六个方面综合调查和分析了工科研究生的学生角色现状。总体而言,工科研究生的学生角色自我评价较满意,其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影响工科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所学专业方向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分类比较发现:对自己与导师的沟通满意度男生高于女生,有工作经验者高于无工作经验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