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
2023(239)
2022(216)
2021(220)
2020(175)
2019(427)
2018(449)
2017(768)
2016(411)
2015(485)
2014(422)
2013(433)
2012(407)
2011(340)
2010(354)
2009(295)
2008(314)
2007(238)
2006(228)
2005(210)
作者
(973)
(820)
(815)
(791)
(520)
(384)
(376)
(333)
(309)
(309)
(302)
(295)
(278)
(254)
(254)
(248)
(246)
(240)
(231)
(228)
(216)
(202)
(192)
(190)
(178)
(174)
(173)
(171)
(168)
(157)
学科
(1612)
经济(1610)
管理(1456)
方法(979)
数学(902)
数学方法(888)
(828)
国家(816)
机关(730)
国家机关(729)
(588)
行政(508)
工作(497)
(476)
企业(476)
人事(470)
人事管理(470)
(405)
机关工作(400)
(400)
统计(396)
与人(373)
中国(360)
预算(351)
会计(350)
(343)
政府(343)
数理(314)
数理统计(314)
地方(303)
机构
大学(5425)
学院(5207)
(1995)
经济(1950)
管理(1805)
理学(1640)
理学院(1614)
研究(1580)
管理学(1486)
管理学院(1470)
中国(1259)
(1250)
(1007)
科学(957)
财经(893)
(829)
中心(827)
(824)
(814)
师范(806)
(772)
经济学(745)
经济学院(692)
师范大学(687)
财经大学(682)
(671)
(660)
北京(639)
研究所(636)
(603)
基金
项目(3455)
科学(2791)
基金(2637)
研究(2513)
(2232)
国家(2216)
科学基金(1933)
社会(1750)
社会科(1654)
社会科学(1654)
基金项目(1308)
自然(1232)
教育(1217)
资助(1213)
自然科(1208)
自然科学(1208)
(1186)
自然科学基金(1180)
(1036)
编号(895)
成果(830)
(818)
重点(779)
国家社会(769)
教育部(754)
大学(753)
人文(716)
科研(702)
科学研究(678)
课题(661)
期刊
(2119)
经济(2119)
研究(1767)
中国(1148)
(1082)
统计(791)
学报(780)
教育(733)
管理(721)
科学(673)
大学(669)
学学(617)
(604)
决策(580)
财经(514)
(448)
(429)
(391)
(388)
金融(388)
经济研究(362)
技术(332)
(305)
(299)
税务(283)
会计(271)
农业(271)
社会(260)
(239)
技术经济(238)
共检索到8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自刚  
行政学的定位或学科归属本来早已解决。但在新近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行政学由政治类被调整到了管理类。此举在学术界反响甚大。但是否将这一做法扩延到本、专科生的专业设置,国家教委正处在研究和征求意见之中。本文试图从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史、学科研究方法、学科调整意义以及高校专业设置改革等六个方面,对行政学的归属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晓珉  
教育关系总体来看包含具有纵向隶属性的教育行政关系和具有横向平等性的教育合同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种关系在教育制度的整体中各占多大的比例,哪种关系处于主要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关系的性质。本文从我国教育制度实践中的招生模式入手,分析招生的两个模式都具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严格管理的行政色彩,说明教育关系是一种行政性关系。契约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协商关系,契约关系在教育关系中不占主导地位。远程教育固然有其特点,但并不违背我国现存教育关系行政性的共性本质。行政问题的处理不能用民事诉讼的方法,只有对于远程教育法律关系正确判断才能正确解决远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法律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学术的宗旨是求真,崇尚真理、自由、开放,力主打破一切条框限制。而行政的规则是科层等级,强调服从、高效、一致,讲究规则,按部就班。这两个明显性质迥异的属性,一般不会包含在一起,而我国的大学却多少是两种属性的合成体。于是,行政成分偏多一点,大学会被指责为行政化;学术成分偏多一点,可能有人又会认为过于松散、纪律不严等。怎么在这两者之间拿个分寸,守个平衡,协调而不侧重,还真值得一番琢磨。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晓波  
大学"行政化"影响了以自治和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理念的实现。高度集权型管理是导致大学"行政化"的根源所在,"官本位"是催生剂。大学"去行政化"的根本路径是回归大学本真,在现有条件下可实施五项策略:探索中国特色大学制度;转变政府管理大学方式;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教育法规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徐梅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其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其永恒的价值在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精神品格表现为自由与独立。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现代大学本质,坚守学术本位价值、学术组织责任和学术逻辑导向,高扬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成林,苏勤  
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对国家全部领土实行分级管理的划分,是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的重要措施。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行政区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各级行政机关能否有效地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关系到各级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任何国家为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都必须科学地划分行政区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于建  丁国军  
长期以来,高校行政化一直被教育界批评。在中国,官员任命校长,校园管理的行政化使整个校园似乎是一个大的官僚机构,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学术腐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本文针对如何打破"官本位",回归"学术本位",提出了一个高校弱化"官本位"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志胜  
国内许多开发区为了实现"二次创业",近年来纷纷与行政区相互融合,这既与开发区自身发展特点有关,也与其外部压力有一定联系。这种融合对开发区而言有利有弊,尤其是融合后的管理体制行政化过早促使开发区"历史的终结"。如何在与行政区融合时尽量保留开发区既有管理体制优势,成为开发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小军  
本文论述了可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行政许可行为的范围,以及行政许可复议和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违法设定或规定行政许可的法律文件在复议和诉讼中的处理,行政许可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行政许可中的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责任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志彬  姜爱林  
析土地行政不当王志彬姜爱林土地行政不当,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合理原则,合法但不适当地行使土地行政权的行为。它包括显失公正和其他违背公众意志的行为。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依法合理地行使职权,是有效避免涉讼及司法变更的关键(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浩杰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有效管理证券行为,履行自身法定监督职责的常用手段,行政处罚在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作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但现有证券处罚归责原则已与执法、司法实践产生了脱节,为了能够进一步应对新时期的执法形势,确立主观过错归责原则刻不容缓。文章在分析证券行政处罚领域现有归责原则不足的基础上,对增加过错归责原则的必要性进行说明,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雨迪  
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主观过错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和规范,这对主观过错在行政处罚上的体系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综合了以主观过错为不法层面的关键构成要素、以主观过错为有责层面的推定原则以及客观归责理论三种理论学说,借鉴主观过错在刑法和民法不同部门法中的定位,强调责任主义原则的重要性,提出“以不法层面的过错责任为基础,以有责层面的推定原则为补充”的行政处罚主观过错体系定位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军平  
文章对1978-2006年我国行政支出归宿于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与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进行了系统的经验估计和分析。研究表明:其一,从整体水平看,受预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这29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行政支出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高达40%,而归宿于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仅为60%。其二,从时间趋势看,随着财政观念从"积累型财政"向"消费型财政"的转型,行政支出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所占比重日益扩大,在2000年之后甚至超过了50%。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晔  张劲  
"跨单位行政组织"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将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临时性地抽调在一起并在一段时间内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组织形式。"行政位阶逻辑"会对"跨单位行政组织"的运转产生正负双重影响,该逻辑的核心内容是,以权力、级别为基础来衡量自身及所属部门和其他个体及其所属部门的"位阶",进而选择相应的行为策略。这种逻辑的产生与行政传统、条块分割与部门利益分化倾向、组织自身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约束"行政位阶逻辑"的消极影响,需要从整合目标与利益、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更新考核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