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4)
- 2023(7361)
- 2022(5468)
- 2021(4943)
- 2020(3809)
- 2019(8035)
- 2018(8028)
- 2017(14909)
- 2016(8157)
- 2015(8931)
- 2014(8290)
- 2013(7632)
- 2012(6545)
- 2011(5701)
- 2010(5814)
- 2009(5544)
- 2008(5612)
- 2007(5211)
- 2006(4796)
- 2005(4439)
- 学科
- 管理(30380)
- 济(30264)
- 经济(30228)
- 业(28659)
- 企(25345)
- 企业(25345)
- 技术(11669)
- 中国(11591)
- 农(10407)
- 业经(10287)
- 技术管理(9138)
- 方法(8864)
- 制(8375)
- 财(8228)
- 地方(6776)
- 数学(6716)
- 数学方法(6652)
- 农业(6613)
- 体(6590)
- 银(5955)
- 银行(5939)
- 发(5877)
- 产业(5767)
- 行(5724)
- 划(5688)
- 学(5605)
- 理论(5481)
- 融(5357)
- 金融(5357)
- 体制(5158)
- 机构
- 学院(109338)
- 大学(108606)
- 济(45096)
- 经济(44154)
- 管理(42759)
- 理学(36707)
- 研究(36647)
- 理学院(36352)
- 管理学(35821)
- 管理学院(35597)
- 中国(27709)
- 京(22425)
- 财(21468)
- 科学(20662)
- 江(17185)
- 所(17096)
- 中心(16754)
- 财经(16687)
- 农(15885)
- 研究所(15369)
- 经(15193)
- 范(14407)
- 师范(14287)
- 业大(14267)
- 经济学(14197)
- 州(13898)
- 北京(13735)
- 院(13645)
- 经济学院(12689)
- 财经大学(12368)
- 基金
- 项目(73654)
- 科学(59878)
- 研究(56465)
- 基金(53858)
- 家(46750)
- 国家(46344)
- 科学基金(40629)
- 社会(38512)
- 社会科(36443)
- 社会科学(36432)
- 省(29346)
- 基金项目(28040)
- 教育(25103)
- 划(24006)
- 自然(23926)
- 自然科(23433)
- 自然科学(23430)
- 自然科学基金(23021)
- 编号(22290)
- 资助(19225)
- 创(18465)
- 成果(18375)
- 创新(17492)
- 重点(16774)
- 国家社会(16766)
- 发(16536)
- 课题(15903)
- 部(15697)
- 制(15481)
- 性(14145)
共检索到166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庆贺
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并没有消解社区治理,反而呈现出行政引导治理,促进社区多元共治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界定为"行政激活治理"。社区行政化的过程能够提高居委会的治理水平。行政事务下沉能够促进居委会对治理资源的积累,国家赋权则增强了居委会的治理权力,属地责任制能够倒逼居委会激活多元治理主体,治理锦标赛进一步激发居委会的治理动力。在实践中,强行政属性的居委会的治理功能表现为四个方面:促成合意,维护公共利益;化解纠纷,构建协商平台;引领自治,培育社会力量;治理补位,克服市场失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思
基层治理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困境,难以有效动员农民。恩施市基层政府以公共品供给为切入点,提供了一种行政激活自治的新路径。研究发现,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行政的规范化与公开化程度提高,基层干部通过为农民办实事重塑基层公信力,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进而,基层政府以不完全竞争型分配秩序、效率导向型供给规则激发农民主体性,在行政引导下充分激活村民自治,从而农民以组织化方式低成本地进行内部动员、成本分摊、矛盾协商,实现农村公共品治理成本内部化。研究表明,基层政府以行政手段激活村民自治,有利于优化国家资源下乡的路径,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三青
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并非始于今日,可以说,它在近十年来一直被关注着。尤其是部分大学主要领导明确"副部长级"之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就变得更加热烈了。只不过以往的争论基本是在学者之间,属于"潜入水底"的讨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荣司平
大学"行政化"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倾向。大学"去行政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含义。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弱化"行政",而是要加强、改进行政,实现科学行政,高效行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 行政化 去行政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赵义华 黄海军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
高校 行政化 去行政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弘
文章回顾了福利国家行政机构的建立,讨论了福利国家内部的政治运作和政治程序,分析了“社会价值”的性质和力量。文章指出,福利国家是行政主义的国家,它的行政机制改变了国家内部的社会和生产关系。福利国家将很多矛盾内部化,进而通过政策制定和政策程序来解决政治问题,福利政治是政策化的政治。在福利国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权利”观念也是一种政治力量,它的压力可以削减福利国家内部的商业力量,推动国家干预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压力正在挑战“社会权利”的传统意义。文章认为,考察福利国家的运作和走向,福利政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度。
关键词:
福利国家 福利政治 社会行政 社会权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小平
大学要"去行政化",必先对大学的"行政化"有所反思。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大学由一个教育学术机构蜕变或异化成了一种行政官僚机构;大学机构的级别化、大学组织的科层化和大学管理者的官僚化是判断大学行政化的三大依据。大学行政化的形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加以剖析,并须看到大学外部的行政权力对大学行政化形成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大学行政化的效应和后果是全面而系统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错位及盛行于大学的官本位、办学资源的行政化配置、学校和教师的尊严受损、行政权力导致的学术腐败、大学精神的沦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等是大学行政化的主要后果。
关键词:
大学行政化 实质 原因 后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建华 叶志坚
本文认为,过度的行政化倾向和办学自主权的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推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首先要明晰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其次,要打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泛行政化,实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民主化,保证高校学术事务能够自由、民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学术权力行政化是大学组织内部的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权力的配置状况以及权力间的共存与冲突关系。从权力要素的角度诠释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利益性、受控性、整体性、混沌性以及一元性的基本表征,有助于分析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少权-索权-赋权"的权力让渡理念和"混权-滥权-规权"的权力界分思路,未来的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应赋予学术系统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调适大学权力结构、推动行政人员职业化以重构学术秩序与学术公平,培育良好学术生态,推进学术治理体系现代化,以规避学术权力行政化所带来的大学组织运行风险。
关键词:
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异化 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平
本文讨论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行政化"问题,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推出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克服行政化弊端的意见和规定作了梳理,认为治理教育行政化的关键在于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尤其要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方式,建议通过试点启动改革,在"985"高校率先实行这一改革。
关键词:
教育行政化 官本位 教育体制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其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涵义不仅是以员工为本的管理,而且还是以市场中的顾客为本的管理。本文将针对顾客的心理需要,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以人为本”的新涵义——以顾客为本进行阐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宣陆 孔冰
基层班组是企业决策的执行者和生产实践活动的实施者,班组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工作效率、经营效益、发展质量的高低。河南济源供电公司从工作效率、办事效果、质量效益三方面,对所属各班组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纳入绩效管理,打造"效能型班组"。立足效率、效果、效益"三效合一、突出效能"的原则,围绕夯基础、固根本、提效能、促发展的思路,济源供电公司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完善责任履行、日常管理、过程监督、质量考评等相关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阮思余 王金红
为了区分流行于欧美社会的民主政治,查特杰基于对印度社会的观察,提出了"被治理者的政治"这一概念。文章认为,他尚未对这一理论做系统阐释,以形成完整的理论范式。因此,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范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章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内容、政治后果、行动后果和治理手段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研究对象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所关心的主题是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从研究视角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是从治理与被治理的视角来研究政治;从社会结构来看,被治理者的政治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社会,而非公民社会;从政治后果来看,政治社会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与潜在问题;从行动后果来看,政治社会中的人民具有逆向驯服治理者的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洪煜
学生评教是改进教学服务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学生评教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评教主要由行政主导,教师视角的评价指标难以全面反映教与学的真实信息,形式化评价难以拉开得分差距,师生相互妥协的合谋博弈机制逐年推高评价得分。中外大学在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目标功用、评价方案设计及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改进我国学生评教,须实现主导权力学术化、评价方案设计科学化及评价实施专业化,持续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元俊
高职院校"行政化"的表象是行政和学术不分家、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官僚化。去"行政化"并不是不要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而是要遏制与"官本位""行政化"共生的学术腐败等现象,改革目前行政人员聘任和考核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从"以权力为中心"转变为"以规则为中心",从"管制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从"全能行政"转变为"有限行政",从"暗箱行政"转变为"透明行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