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1)
2023(15995)
2022(13565)
2021(12164)
2020(10381)
2019(22573)
2018(21889)
2017(41397)
2016(22373)
2015(24545)
2014(23975)
2013(23560)
2012(21604)
2011(19871)
2010(20003)
2009(18936)
2008(18300)
2007(16550)
2006(14426)
2005(12687)
作者
(67355)
(56444)
(56443)
(53397)
(35694)
(27283)
(25432)
(22095)
(20976)
(19700)
(19296)
(18600)
(18003)
(17647)
(17484)
(17406)
(17230)
(16741)
(16287)
(16242)
(14225)
(13738)
(13597)
(12918)
(12848)
(12475)
(12327)
(12294)
(11291)
(11255)
学科
(108362)
经济(108271)
管理(65797)
(60910)
(49517)
企业(49517)
方法(42281)
数学(37278)
数学方法(36966)
中国(25691)
(25666)
地方(24865)
(23103)
(22677)
业经(21636)
(18774)
贸易(18765)
(18156)
技术(17485)
农业(17382)
(17357)
环境(16201)
地方经济(15522)
(14836)
(14822)
金融(14818)
银行(14778)
(14295)
(14107)
(13716)
机构
学院(326332)
大学(324641)
(142440)
经济(139767)
管理(121978)
研究(114551)
理学(105918)
理学院(104648)
管理学(102845)
管理学院(102230)
中国(84373)
科学(72202)
(66688)
(61223)
(61150)
(59231)
研究所(54299)
业大(51887)
中心(51738)
财经(49545)
(48796)
农业(48675)
经济学(45295)
(44952)
(41202)
北京(41005)
(40888)
经济学院(40851)
师范(40684)
(38253)
基金
项目(222193)
科学(174689)
基金(161924)
研究(155941)
(144018)
国家(142857)
科学基金(121259)
社会(102060)
社会科(96856)
社会科学(96828)
(88151)
基金项目(85822)
自然(78863)
自然科(77115)
自然科学(77088)
自然科学基金(75730)
(74240)
教育(70397)
资助(64528)
编号(60744)
重点(50864)
(49658)
(48580)
(48068)
成果(47737)
创新(45722)
科研(43164)
国家社会(43086)
计划(42259)
课题(42159)
期刊
(157042)
经济(157042)
研究(92043)
中国(59813)
学报(57230)
(54913)
科学(50689)
(47193)
管理(44050)
大学(41608)
学学(39952)
农业(36915)
(27910)
金融(27910)
教育(27524)
经济研究(27306)
技术(26874)
业经(25043)
财经(24953)
(21619)
问题(20274)
(19949)
技术经济(17915)
(16483)
(16351)
商业(16229)
科技(16206)
统计(15839)
(15046)
业大(14030)
共检索到474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国梁  丁艳风  刘慧敏  冯改红  赵丹  
在全球肆虐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及世界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蝴蝶效应"的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疫情的控制策略等进行了分析,指出科技进步将为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发展带来胜利的曙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毅  张君君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且在2020年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此疫情给国内外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原本世界经济已面临增速放缓的下行压力,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极大地增加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无形之中累积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我国央行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新冠肺炎疫情仍给经济带来了重创,其中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问题不容小觑。文章从国内外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影响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江淮  付一夫  陶金  
新冠肺炎疫情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内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改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本文通过对"非典"前后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形势复盘,并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既包括疫情的客观影响,如社会零售总需求下降、投资放缓、CPI波动、进出口萎缩等;也包括各方采取应对措施后对大环境的改变,包括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税费环境(财政政策)等。在消费经济层面,整体消费所受冲击较大;细分零售行业受影响的类型可分为平稳增长型、增速下滑型和逆市上扬型;超市、专业连锁和多业态零售表现较好。疫情将加速零售商业模式变革,无人配送、下沉市场、"宅经济"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将重塑未来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尽管消费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但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会一定程度缓解对全年消费增长所造成的冲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丰  王伟丽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峰  殷文星  胡本田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基于2000~2021年相关数据,从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角度考察了疫情冲击下长三角26市2020年与2021年的经济韧性,并深入探讨了各市经济韧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了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中东部城市的经济韧性较强,西部城市经济韧性较弱;(2)疫情对长三角的经济冲击是暂时的、可恢复的,2021年大多数城市已恢复到疫情前或更好的水平;(3)区域发展基础、科技创新水平、劳动力环境、产业组成、政府管理、对外开放程度是抵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卫生事业水平、产业组成、对外开放程度是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4)长三角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正向空间关联性,特别是2020年抵抗力的空间关联性较为明显,形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友国  孙博文  谢锐  
本研究综合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新冠肺炎疫情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冲击我国经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产业链效应、反弹效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水平,短期内(2020年)疫情的需求侧产业链效应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3%,而不同情景下供给侧产业链效应可使GDP下降6.4%~12.8%,但反弹效应能分别抵消需求侧和供给侧产业链效应的50%和65%;相较于基准水平,如不采取干预政策,疫情的供需综合冲击将使GDP在短期内下降5.9%~6.5%,长期内(2021—2035年)下降7%;疫情冲击不同行业引起的经济系统损失差异较大,其中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应引起关注;短期内,实施稳就业和稳投资政策,将劳动投入损失控制在较小程度,投资规模恢复到基准水平的95%以上,则可使我国经济实现1.41%~2.96%的增长;长期内,采取稳就业、稳投资措施可在长期内将GDP相较于基准水平的降幅维持在1.5%~2.5%之间;采取稳就业和适度扩张性投资可在长期内使GDP逐渐收敛于基准水平,但可能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因此,进一步释放经济体系反弹效应以及稳就业、稳投资是应对疫情经济影响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玲  吴志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互联网公司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展示疫情动态,为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提供重要支持。可见,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疫情的冲击,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疫情防控也为数字化技术创新突破带来新场景、为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数字消费兴起提供新动能。但我国数字化供需不均衡、不匹配,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有待提速,数字化领域人才欠缺等问题阻碍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因此,应从短期、中期、长期采取措施,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大支持,做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建好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强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警醒我们,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遭遇不可预见的风险,因而增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能力将成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课题。近年来兴起的韧性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选择。韧性经济理论源于人们对于生态世界观和非线性认知的加深,目前已经形成分析突发性危机的工程型韧性经济与持续性变化的生态型韧性经济两种研究路径。本文在介绍、分析韧性经济理论的来源与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韧性经济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经济将经历一个短暂反弹、短期下调、长期向好的发展路径。最后提出发展韧性经济不仅可以降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应对其他类型的危机,而发展我国韧性经济需要采取认知经济发展的非线性、重构经济风险来源、选择长期韧性经济发展路径等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江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意大利是第一个大规模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欧洲国家,也是欧洲第一个采取"封国"措施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农业的影响原则上应该比其他部门小,但由于疫情暴发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运输受阻、恐慌性购买以及部分粮食出口大国限制粮食出口对供应链的破坏使得各国农业面临巨大挑战。意大利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对农业加强了支持措施。从意大利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贸易、自给率等方面看,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平衡得当,能够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常子豪  唐雅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次产业增加值、三大需求、企业利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下降,居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平稳增长的走势,增速明显回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三四月份经济增长呈现出恢复态势。本文运用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角度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疫情防控下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活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韩博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财政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基于当前疫情发展信息,初步评估其对2020年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财政减收增支在1.2—1.7万亿元之间,做好今年的财政平衡工作"压力山大"。因此本文提出,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债务"三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赤字率和债务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收入侧的潜力,提高财政部门对于政府收入的统筹安排能力,努力谋求202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六稳",保持经济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