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9)
2023(16971)
2022(14675)
2021(13773)
2020(11567)
2019(26321)
2018(26105)
2017(50016)
2016(27040)
2015(30206)
2014(29769)
2013(28599)
2012(25789)
2011(22988)
2010(22832)
2009(20965)
2008(19645)
2007(16907)
2006(14494)
2005(12001)
作者
(74655)
(61856)
(61648)
(58711)
(39267)
(29777)
(28127)
(24456)
(23565)
(21742)
(21132)
(20649)
(19600)
(19215)
(19168)
(18744)
(18667)
(18498)
(17746)
(17653)
(15322)
(15109)
(14912)
(14280)
(13960)
(13637)
(13582)
(13496)
(12365)
(12261)
学科
(101456)
经济(101337)
管理(75608)
(69337)
(58329)
企业(58329)
方法(49222)
数学(42166)
数学方法(41554)
(26746)
中国(25768)
(25761)
(25128)
业经(23034)
理论(19832)
地方(19188)
(18093)
农业(17796)
(17528)
贸易(17520)
(17006)
(16569)
财务(16484)
财务管理(16449)
(16268)
技术(16007)
环境(15841)
企业财务(15510)
(14582)
银行(14536)
机构
学院(368277)
大学(367506)
管理(146102)
(139576)
经济(136511)
理学(127430)
理学院(126015)
管理学(123487)
管理学院(122825)
研究(117677)
中国(85555)
(76779)
科学(75431)
(63482)
(57669)
(57169)
业大(55691)
中心(54024)
研究所(52662)
(52295)
财经(51934)
(50751)
师范(50177)
北京(47549)
(47276)
农业(45346)
(43725)
(42639)
经济学(41962)
技术(40661)
基金
项目(261766)
科学(205862)
研究(190998)
基金(189110)
(164821)
国家(163483)
科学基金(141221)
社会(119472)
社会科(113104)
社会科学(113079)
(103492)
基金项目(100495)
自然(92787)
自然科(90650)
自然科学(90627)
教育(89499)
自然科学基金(88959)
(86762)
编号(78711)
资助(77836)
成果(62438)
重点(58434)
(56892)
(55259)
(54544)
课题(53845)
创新(50785)
科研(50425)
大学(49123)
教育部(49015)
期刊
(146226)
经济(146226)
研究(100999)
中国(64374)
学报(59746)
科学(53884)
管理(52198)
(51558)
(48180)
大学(45294)
教育(44629)
学学(42557)
农业(36033)
技术(33202)
业经(26159)
(25485)
金融(25485)
财经(24188)
经济研究(23729)
(20712)
图书(19967)
问题(18670)
(18084)
科技(17765)
(17668)
理论(16536)
商业(16416)
技术经济(16293)
统计(16241)
资源(15567)
共检索到515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兴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邹统钎  吴丽云  
本文论述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并区分了旅游体验的五种类型。本文认为,为了给游客塑造舒畅而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景区的体验塑造应遵循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与挑战性四条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鹏  马耀峰  李天顺  李创新  亢雄  
文章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旅游网站的基础上,以旅游体验为理想型,提出了镜像体验这一概念,认为镜像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模拟,它们在实现路径和感知效果方面具有极强的耦合关系。潜在旅游者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镜像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从而为其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为解决旅游产品"客货不可见面"的弊端寻求了思路。最后,建议旅游企业增大虚拟旅游的营销力度,扩大其在民众中的普及率,充分发挥其镜像体验的"试用性"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从资源旅游到品牌旅游的转型期,旅游品牌已成为旅游企业竞争的利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游客出游是为了获得所期望的体验,因而游客体验成为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动因,通过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回顾,给出了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旅游品牌塑造的实施方略,最后,为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旅游企业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启耀  
刚才的对话很有意思。地理学家对人类学家庄孔韶田野笔记中的感性描述不以为然,提出了感性表述在科学文本中有什么学术价值的尖锐质疑;而人类学家也对地理学家的"科学"标准进行反诘,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刘  
当前旅游真实性的研究困境体现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不可通约,以及与实践常识之间的沟壑。为研究真实景观带给游客何种体验这一关键问题,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真实景观的旅游体验中,符号理解占据了体验流的重要地位,它推动着主体的形式感知与意义探索,并营造了庄重的情感氛围。(2)真实景观相对游客是"自在"存在的,而仿造景观是"为我"存在的。真实的建造缘由与历史经历赋予景观以情境正当性,由此产生游客体验的强大吸引力。(3)构成旅游者寻找真实性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现代性,而是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刘  
当前旅游真实性的研究困境体现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不可通约,以及与实践常识之间的沟壑。为研究真实景观带给游客何种体验这一关键问题,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深入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真实景观的旅游体验中,符号理解占据了体验流的重要地位,它推动着主体的形式感知与意义探索,并营造了庄重的情感氛围。(2)真实景观相对游客是"自在"存在的,而仿造景观是"为我"存在的。真实的建造缘由与历史经历赋予景观以情境正当性,由此产生游客体验的强大吸引力。(3)构成旅游者寻找真实性的根本动机并不是现代性,而是主体在存在中对于世界因缘整体性的领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谢雯  贾晓昕  周涛  
虚拟现实技术所制造的沉浸感从感官上一定程度消除了虚拟和现实的界线,从而引发了虚拟旅游能够取代实地旅游的问题。文章以"真实性"为切入点,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虚拟旅游场景实验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就目前而言,VR所虚拟出的"真实"是一种"逼真",这是一种"后现代的真实",并不等同于客体的"真实";除非客体的视觉"真实"本身就是体验的全部,否则各种"真实"所赋予旅游经历的意义也无法被VR所制造的"真实"所取代。尽管如此,VR技术在制造"奇观"方面的潜力仍被期待,因为它有可能制造出一种超越既定时空和超越人的"存在"本身的独特的"存在的真实"体验,从而延伸和深化现有的实地旅游体验,这将使VR虚拟技术在旅游业当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局限于营销和实地旅游有困难的权宜之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跃伟  陈航  黄杰  张春雨  王婷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品牌对于旅游网站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往文献大都沿用"满意-忠诚"模式来研究如何提高顾客的网络品牌忠诚,本文则聚焦旅游虚拟品牌社群这一新兴的庞大群体,透过一个新视角"心流体验"来探析旅游虚拟品牌社群影响网络品牌行为忠诚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心流体验对网络品牌行为忠诚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在其间起到中介作用的为网络品牌态度忠诚和网络品牌成瘾2个变量。其中,网络品牌态度忠诚在心流体验和网络品牌成瘾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网络品牌态度忠诚对网络品牌行为忠诚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用,网络品牌成瘾在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匡红云  谢五届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旅游实践和理论的重要命题。旅游体验是文旅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在综合梳理国内外虚拟旅游体验和实地旅游体验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临场感理论和旅游体验理论对虚拟旅游网络文本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研究发现个体从虚拟旅游环境的主题(氛围)、技术信息、服务和营销等要素获得刺激,经认知加工后产生旅游体验和临场感,推动生成实地重游意愿或推荐意愿。提出了"基于虚拟旅游体验的文旅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框架"及三条融合路径:塑造虚拟旅游环境;激发虚拟旅游体验;促进虚拟旅游游后行为(意向)。研究既是对虚拟旅游体验理论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为新时代文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成茜  李君轶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防疫成为常态,疫情以及各种信息的披露导致人们的压力增大、焦虑情绪激增。在外出旅游成为奢望的情况下,虚拟旅游成为行业热点。居家防疫之际,虚拟旅游体验能否改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以环境心理学的恢复性理论为基础,以大理古城和仙境鲁朗的虚拟旅游为案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证检验了虚拟旅游体验对居家人群压力和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疫情期间,6~8分钟的虚拟旅游体验有助于缓解居家人群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并能够诱发积极情绪。(2)自然类虚拟旅游体验的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城市类虚拟旅游体验。(3)居住地差异(农村和城市)影响情绪恢复,农村居民参与虚拟旅游更有助于缓解消极情绪。研究结果为特殊情况下虚拟旅游体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疫情期间缓解居民压力,激发积极情绪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当今旅游越来越注重人文内涵,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民族旅游开发的推进,一些民俗文化事项呈现了纷繁复杂而又急剧变化的景象。本文着眼大理地区久负盛名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发展和变迁,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在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对歌会的不同文化表述和开发意见,探讨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歌会文化如何得以保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丰向红  
旅游作为人类学课题的合法性的确立是相对比较近期的发展——以在20世纪70年代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编著的《东道主和客人:旅游人类学》(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为基石。当下,拥有理论和应用双重研究方向的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发展最快的支系之一。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逯付荣  吴贵华  汪京强  刘建华  丁鑫  
针对旅游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问题,分析了旅游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与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必要性,从旅游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体系、项目体系、管理平台、教学队伍以及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旅游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建设情况,并总结了在该体系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特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马明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旅游模式已进化到"体验旅游"这一高级阶段,针对体验旅游的特征,本文对济南的城市景观进行了思考,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强化易识别的城市景观结构;营造多样性的城市景观环境体验氛围;突出差异性的城市景观元素;完善参与性旅游的互动平台的相应解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