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8)
- 2023(11385)
- 2022(9174)
- 2021(8208)
- 2020(6704)
- 2019(15249)
- 2018(14903)
- 2017(29248)
- 2016(15589)
- 2015(17073)
- 2014(17063)
- 2013(17162)
- 2012(16179)
- 2011(14320)
- 2010(14836)
- 2009(13900)
- 2008(14002)
- 2007(12797)
- 2006(11667)
- 2005(11115)
- 学科
- 济(85252)
- 经济(85172)
- 业(78468)
- 企(71882)
- 企业(71882)
- 管理(60655)
- 方法(30114)
- 业经(29892)
- 农(25907)
- 财(25775)
- 中国(22760)
- 地方(22551)
- 数学(22104)
- 数学方法(22015)
- 农业(19598)
- 务(19214)
- 财务(19199)
- 财务管理(19181)
- 企业财务(18211)
- 技术(17765)
- 制(16313)
- 策(14765)
- 和(14492)
- 划(13670)
- 贸(13302)
- 贸易(13289)
- 体(13147)
- 理论(12921)
- 地方经济(12896)
- 易(12845)
- 机构
- 学院(232310)
- 大学(223342)
- 济(106909)
- 经济(105123)
- 管理(92870)
- 理学(78457)
- 研究(78037)
- 理学院(77672)
- 管理学(76872)
- 管理学院(76416)
- 中国(62740)
- 财(49871)
- 京(47558)
- 科学(43760)
- 所(39228)
- 财经(38527)
- 农(38044)
- 江(37722)
- 中心(34900)
- 经(34821)
- 研究所(34755)
- 经济学(32524)
- 业大(30446)
- 北京(30388)
- 州(29860)
- 经济学院(29393)
- 农业(29330)
- 院(28204)
- 财经大学(27965)
- 范(27598)
- 基金
- 项目(142967)
- 科学(115248)
- 研究(108669)
- 基金(103811)
- 家(88367)
- 国家(87478)
- 科学基金(77227)
- 社会(72201)
- 社会科(68686)
- 社会科学(68672)
- 省(58634)
- 基金项目(54571)
- 教育(48147)
- 自然(47130)
- 划(46584)
- 自然科(46071)
- 自然科学(46062)
- 自然科学基金(45338)
- 编号(43162)
- 资助(41749)
- 发(37517)
- 业(34663)
- 成果(33666)
- 创(33340)
- 重点(32285)
- 部(31298)
- 发展(31177)
- 展(30660)
- 课题(30452)
- 创新(30230)
- 期刊
- 济(131243)
- 经济(131243)
- 研究(73651)
- 中国(49092)
- 财(42035)
- 管理(41952)
- 农(36838)
- 科学(30168)
- 学报(28104)
- 农业(25361)
- 融(24708)
- 金融(24708)
- 业经(24374)
- 技术(23556)
- 大学(22552)
- 学学(21599)
- 教育(21497)
- 经济研究(20996)
- 财经(19984)
- 经(17463)
- 问题(16998)
- 业(15512)
- 技术经济(15323)
- 商业(13156)
- 世界(12871)
- 贸(12795)
- 现代(12688)
- 经济管理(12185)
- 财会(11543)
- 经济问题(11105)
共检索到36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振晔 钱晓东
定量评估税收政策的效果,对发挥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优势、加强不同宏观调控措施之间的协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009-2015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营改增"改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检验企业金字塔结构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营改增"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提高;金字塔结构特征会改变"营改增"对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金字塔层级越多、两权分离度就越大,"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也越弱。通过进一步区分控制权性质发现,"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以及金字塔结构特征对政策效应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对国有企业无显著影响。最后提出,"营改增"新政对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发挥了预期作用,但具体实施效果受到企业金字塔结构特征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艳
以2009~2012年深市66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金字塔结构掏空理论,结果发现:民营金字塔结构中,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民营金字塔结构中关于创新投入出现一般掏空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实证结果还表明,民营金字塔两权分离度与产品市场竞争共同交互影响企业创新投资,高两权分离度下较高创新投资不如低分离度下创新投资对业绩影响正向作用大,说明两权分离度较高时创新投资存在一些低效率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柳志南 王兆楠 王玉红
本文基于中国A股2004—2017年国有企业数据,运用多元OLS回归方法,考察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对员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提升了员工效率;但较大内部薪酬差距却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对员工效率的作用;而市场化程度的增强则显著加强了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对员工效率的作用。本文不仅拓宽了金字塔结构对国有企业改革效果影响与员工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相关监管部门借助金字塔结构降低对国有企业的政府干预,以及控制国有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与推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晨曦 金宇超
本文以2008-2015年中国沪深A股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放权改革的背景,探索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金字塔层级对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死亡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地方国企金字塔层级增加会引起更多高管私利行为,减少安全费用投入,导致员工死亡率上升,增加社会成本。此外,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了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的社会成本,而加强资本市场监督和强化制度建设均能减少金字塔结构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本研究对不同制度环境下,放权改革推进和国企组织结构的转型与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凯 赵静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金字塔结构的作用值得关注。虽然实证研究积累了关于金字塔结构被用来剥夺中小股东利益的大量证据,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聚焦于金字塔结构的益处,包括缓解融资约束与分离政府干预。文章以中国建材集团为例,分析国有企业如何利用金字塔结构引入其他所有制资本;通过引入组织理论,揭示金字塔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离政府干预的内在机理。研究得出结论:金字塔结构在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韩忠雪
理论界普遍认为,金字塔结构建立存在利益攫取行为和融资优势两种理论解释,但两者孰轻孰重,难有定论。本文采用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共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和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两个衡量指标,实证考察了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并揭示了金字塔结构产生的主要根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金字塔结构的建立更偏好于控股股东利益攫取行为。在进一步考虑公司利益攫取和融资约束分类的情况下,高利益攫取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伯谦
本文以2009-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按最终控制人控制方式的不同划分为金字塔结构和非金字塔结构两类,对创始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海外背景、持股比例和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金字塔结构下,创始人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创始人其他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在非金字塔结构下,除年龄外,创始人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创始人 个人特征 金字塔结构 企业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建玲 宋林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173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从控制权比例、控制链条层级和最终控制人三个维度对金字塔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制权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不确定,但是在相对控股期间范围内,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二,控制链条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影响是负向相关,即控制链条越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三,最终控制人的不同属性,在影响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机制上存在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海燕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我国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出于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国有企业控制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国企改革策略而放松对小规模或非保护性行业国有企业控制的政治动机是国有企业选择金字塔结构的根本原因;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金字塔结构虽然能够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但当金字塔层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金字塔结构还会加剧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扭曲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卫东 郭训弘
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一般方法下难以进行实证证明。本文创新式引入一种新生的持股结构安排——自然人直接持股方式,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的干扰,对两种持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直接持股下的企业价值高于金字塔结构控制下的企业,表明金字塔结构控制存在代理成本缺陷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而直接持股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文章最后建议上市公司应合理规划股权结构安排,鼓励直接持股方式并完善对金字塔结构控制的监管,对开拓公司治理领域的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柳志南 王玉红
基于2007—2014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笔者探究金字塔结构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剖析上述影响在不同的控制政府层级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但上述影响在中央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上述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过度冗长所诱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显著抑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笔者基于权益资本成本视角,考察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延长对政府干预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不仅拓展了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与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而且为相关监管机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柳志南 王玉红
基于2007—2014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笔者探究金字塔结构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剖析上述影响在不同的控制政府层级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但上述影响在中央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上述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层级过度冗长所诱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显著抑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笔者基于权益资本成本视角,考察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的延长对政府干预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高佳旭
企业承担风险是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保证。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下层企业并影响其重大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已有研究针对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进行利益攫取等负面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涉及其正面效应。针对金字塔结构是否影响终极控制人的风险偏好,进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作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产替代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影响上市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财富分散化效应、控制权私利效应、风险转移效应和资源优势效应。利用手工整理的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金字塔结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和投资者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越多、结构越复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但随着企业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被削弱。金字塔结构促使终极控制人提高了上市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弱化了大小股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利益不一致,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支持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正面影响,这对全面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利弊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完善监管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建议在防范终极控制人可能的隧道挖掘行为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金字塔结构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卫东 郭训弘
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一般方法下难以进行实证证明。本文创新式引入一种新生的持股结构安排——自然人直接持股方式,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的干扰,对两种持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直接持股下的企业价值高于金字塔结构控制下的企业,表明金字塔结构控制存在代理成本缺陷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而直接持股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文章最后建议上市公司应合理规划股权结构安排,鼓励直接持股方式并完善对金字塔结构控制的监管,对开拓公司治理领域的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