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9)
2023(7433)
2022(5956)
2021(5287)
2020(4577)
2019(10173)
2018(9954)
2017(20246)
2016(10578)
2015(11653)
2014(11348)
2013(11586)
2012(10572)
2011(8978)
2010(9220)
2009(9028)
2008(9285)
2007(8518)
2006(7726)
2005(7342)
作者
(28701)
(24355)
(23926)
(22875)
(15527)
(11406)
(10778)
(9193)
(8987)
(8785)
(8426)
(8215)
(8016)
(7805)
(7585)
(7276)
(7149)
(6937)
(6797)
(6790)
(5970)
(5949)
(5892)
(5713)
(5477)
(5413)
(5369)
(5321)
(4792)
(4706)
学科
(71182)
(67480)
企业(67480)
(55781)
经济(55719)
管理(51321)
(25443)
业经(24522)
方法(23624)
(22155)
税收(20708)
(20531)
(19939)
(18662)
财务(18659)
财务管理(18653)
企业财务(17684)
数学(16420)
数学方法(16374)
农业(15662)
技术(14412)
(12575)
(11948)
企业经济(11785)
(11511)
(11088)
经营(10679)
中国(10331)
技术管理(9910)
理论(9820)
机构
学院(158049)
大学(149914)
(75025)
经济(74033)
管理(67520)
理学(57810)
理学院(57395)
管理学(56981)
管理学院(56694)
研究(44807)
(41772)
中国(38416)
财经(31463)
(29662)
(28419)
(25528)
(24253)
科学(23362)
经济学(22991)
财经大学(22796)
(21736)
经济学院(21066)
商学(20943)
商学院(20776)
中心(20167)
业大(19479)
(19380)
经济管理(19062)
农业(18886)
研究所(18710)
基金
项目(95263)
科学(77781)
研究(72951)
基金(71747)
(60227)
国家(59638)
科学基金(54091)
社会(50209)
社会科(47848)
社会科学(47837)
(37926)
基金项目(37826)
自然(32966)
自然科(32287)
自然科学(32281)
自然科学基金(31814)
教育(31190)
(29425)
编号(28748)
资助(28571)
(28380)
(23782)
成果(22013)
(21527)
国家社会(21472)
(21288)
创新(21207)
(21118)
重点(20597)
(20139)
期刊
(88076)
经济(88076)
研究(51879)
(36706)
管理(30740)
中国(26562)
(23674)
科学(17887)
学报(16665)
(16594)
农业(16437)
业经(16237)
财经(15803)
(15599)
技术(15429)
经济研究(14392)
税务(13847)
(13683)
(13672)
金融(13672)
大学(13576)
学学(13402)
财会(11335)
问题(11330)
技术经济(11324)
(11250)
现代(9080)
世界(9043)
会计(9024)
(8981)
共检索到24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潘文轩  
"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出现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由此对"营改增"前景产生了一些疑惑和顾虑。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表明: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该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当前应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与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及结构是关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文轩  
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表明: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应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问题,当务之急是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而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及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与结构是关键举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文轩  
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应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问题,当务之急是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与结构是关键举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营改增"正在全国铺开,然而通过在上海等地区的试点发现,有不少企业改革后税负不减反增。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测算"营改增"前后企业税负相等时的临界值。我们假设:①假定企业在税制改革后成为一般纳税人。②假设税制改革前后企业的收入和成本不变,且收入均为含税收入,用字母I表示。③可抵扣成本为企业改征增值税后按规定可抵扣进项税的成本,指符合进项税抵扣范围,且能够取得相关完税凭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文轩  
"营改增"试点一年半以来,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总体上为试点企业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减税实惠,但也有部分交通运输、有形动产租赁行业的试点企业出现了税负上升现象。分析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上升原因并给予妥善解决,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本文首先分析了"营改增"企业税负变化的影响因素,即行业税率差异、增值税抵扣链中断、增值率变化等,然后建立价格模型分析"营改增"后税收抵扣链中断、行业税率差距、增值率的价格效应,由此得出结论:缩小行业税率差距(简化、降低税率)、放宽增值税抵扣范围,这样能减少企业税负,实现行业公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钢  
增值税不构成企业的实际税负,企业一旦遇到纳税增加,完全可以"水涨船高",通过提价把增加的税负转嫁出去。但"营改增"的实践表明,一部分企业的纳税增加了,却出现了"水涨而船未高"的情形,不但多纳了税,还实际负担了一部分税款。原因在于:(1)价格管制导致企业不能随意涨价;(2)市场供需状况抑制涨价;(3)过度竞争导致提价困难;(4)税制体系的转换未能得到价格体系的配合;(5)税率设置不当导致企业增负。解决之道:一是放开价格管制;二是对相关税率进行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东芳  
营业税改革试点运行一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减税效应,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本文以试点地区税负增加企业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营改增"后企业产生税负增加的原因,认为要理性看待企业税负增加现象,针对少数企业暂时增加税负问题,合理地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营业税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高飞  陈瑶瑶  
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结构性减税,上海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税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和试点政策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雪飞  
本文介绍了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营改增"对不同规模试点企业的税负和盈利影响,期望能对试点企业的税务筹划有一些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韫  宋玉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自2012年8月1日起,并由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红  曹键  
物流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进项税额抵扣与相关扶持政策的衔接和落实问题是物流企业"营改增"的三个重要问题。文章认为,"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的观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但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物流企业进项税额抵扣问题和相关扶持政策的衔接和落实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时军  
一、"营改增"政策变化背景(一)法规颁布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发布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下发《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莲花  董焱  
我国自2012年开始逐步实施营改增,于2016年5月已实现增值税全覆盖。近几年很多学者研究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得出不同结论。文章理论分析业务类型、盈利空间、固定资产投资策略对营改增效果的不同影响,并以交通运输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航空运输业在营改增后税负显著下降,而水上和道路运输业税负上升;毛利空间小的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减少,毛利空间大的企业税负增加;营改增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加大,且固定资产增值带来税负的减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华芬  孙东祥  
从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全面推开营改增,建筑业进入增值税时代。全面营改增的核心是搭建了全行业完整的抵扣链条,对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也面临税负、上下游客户、资金管控、合同管理、发票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文章选择L建筑公司2016年5月—2017年3月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税负变化,分析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税负的影响,并从进项抵扣、资金流控制、商品混凝土采购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