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4)
2023(8028)
2022(6254)
2021(5474)
2020(4598)
2019(10195)
2018(9990)
2017(19706)
2016(10413)
2015(11498)
2014(11231)
2013(11313)
2012(10269)
2011(8617)
2010(8988)
2009(8723)
2008(8955)
2007(8190)
2006(7149)
2005(6818)
作者
(28266)
(23834)
(23611)
(22242)
(15259)
(11091)
(10617)
(9136)
(8812)
(8599)
(8056)
(7893)
(7752)
(7411)
(7410)
(7115)
(7002)
(6918)
(6697)
(6607)
(5880)
(5710)
(5649)
(5428)
(5423)
(5287)
(5224)
(5169)
(4670)
(4574)
学科
(71942)
(68535)
企业(68535)
(56350)
经济(56288)
管理(51537)
业经(25237)
方法(23746)
(22053)
(19771)
(18199)
财务(18197)
财务管理(18190)
企业财务(17229)
数学(16390)
数学方法(16341)
农业(15583)
技术(14933)
(12514)
企业经济(11939)
(11722)
中国(11120)
(11032)
经营(10957)
(10821)
理论(10505)
技术管理(10160)
(9705)
地方(8982)
决策(8674)
机构
学院(156023)
大学(147312)
(73664)
经济(72679)
管理(67941)
理学(58291)
理学院(57862)
管理学(57471)
管理学院(57174)
研究(43295)
中国(36948)
(35516)
(29593)
财经(27734)
(25151)
(24968)
(23999)
科学(22468)
经济学(22222)
商学(21269)
商学院(21102)
(20492)
经济学院(20292)
财经大学(20118)
中心(19883)
业大(19617)
经济管理(19278)
(19079)
农业(18617)
北京(18189)
基金
项目(96139)
科学(78947)
研究(74532)
基金(71900)
(60021)
国家(59402)
科学基金(54303)
社会(51031)
社会科(48515)
社会科学(48505)
(39277)
基金项目(37996)
自然(33245)
教育(32846)
自然科(32537)
自然科学(32532)
自然科学基金(32086)
(30146)
编号(29362)
(28734)
资助(28127)
(24263)
成果(21959)
(21689)
创新(21515)
国家社会(21474)
(21452)
(21249)
重点(20988)
人文(19877)
期刊
(87132)
经济(87132)
研究(45956)
(33131)
管理(31934)
中国(28905)
(23338)
科学(17874)
业经(17105)
农业(16360)
技术(16300)
学报(15436)
财经(14760)
经济研究(13982)
(13841)
金融(13841)
大学(13198)
学学(12938)
(12868)
(11517)
技术经济(11429)
问题(11052)
教育(10952)
财会(10825)
商业(9320)
现代(9219)
世界(8909)
会计(8844)
经济管理(8642)
(8546)
共检索到236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春明  张文春  
"营改增"通过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等,对企业税负降低和专业化分工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价值。而交通运输业由于"营改增"前后适用税率差异较大,且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带来的进项抵扣不足,使得"营改增"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反而不及现代服务业。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政策干预或扶持,对税收政策的敏感性不及私营企业,即"营改增"对私营企业的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鉴于"营改增"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国家应继续优化增值税体系,保持税收政策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时政策红利的延续性;在推行增值税改革的过程中,要增加配套税收优惠政策,以弥补政策效应对某些行业激励不足的短板;此外,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促进税收中性原则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鸣   孙鹏博   杨晨  
“稳增长”目标下如何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数字新动能培育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文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为例,使用三重差分方法(DDD)考察了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改增”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营改增”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服务外包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并加快设备更新迭代,由此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营改增”更多推动了东部区域企业、民营企业、成熟期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转型方向看,“营改增”有助于企业向底层技术方向实现深度转型。拓展性分析发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促进分工深化产生“涟漪效应”,带动下游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从税制改革角度,为化解当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爱华  
税收是政府贯彻意志的重要工具之一,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对于产业的调整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营改增"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税负,同时也使得我国税收杠杆释放企业自主创新的张力愈加明显。文章以河北省为例,运用数据模型就河北省"营改增"对研发(R&D)投入的激励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营业税转增值税能够有效增加企业R&D投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梦月  强国令  
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6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利数据,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营改增政策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且对非国有企业和低技术水平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虽然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有抑制效果,但是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非国有企业绩效促进效果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促使制造业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提高绩效,但由于不同类型企业选择的升级路径不同,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影响也不同,营改增政策对整体制造业企业创新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  
以"营改增"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调整税基优化企业支出结构、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微观数据分析出发,对比"营改增"前后企业生产函数中税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利用2009—2016年wind数据库上市企业年报数据以及CSMAR上市企业系列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评估"营改增"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效应。研究显示:"营改增"显著激励了企业研发投入,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政策效应因企业异质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特大城市的民营企业的政策效应更强,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抵扣制度是"营改增"政策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傅悦  
财政乃庶政之母,税收乃财政之源。国家战略决定税收抉择,而税收政策的变化则给予企业以启示来谋划未来发展,值得企业对其进行跟踪研究。此次全面推开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于新列入试点范围的电力施工企业影响巨大,因此更需要理解政策、分析影响、统筹规划,加快政策红利转化以实现企业价值提升。背景分析我国主体税种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政策变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税并行阶段:增值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国豪   董有德   丁春林  
本文在衡量各城市公共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城市的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受到公共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水平以及促进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本文从公共服务业的角度为研究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徐江琴  叶青  
我国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是建立在现行税制基础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直接优惠方式为主,对税制依赖性强,往往伴随着"短期性"、"临时性"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促进就业政策面临的新的税制环境,剖析就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政策完善的建议,以增强就业政策的适应性。同时,也从就业政策导向出发提出了一些改变被动适应局面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和清  
企业低碳责任发展主要经历被动响应社会低碳发展需要、满足消费者低碳产品需求、主动响应利益的相关者需要、实施企业低碳发展战略和培育企业低碳价值观五个层次,层次间存在递进关系。企业低碳责任发展层次的提升需要低碳消费群体规模及消费行为支撑相应的利润,这需要对消费价值观进行变革,实现从权利型、被动依附型消费价值观向责任型及主动参与型消费价值观发展,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终极价值认同,降低低碳产品的感知风险,建立消费者对低碳供给者的信任关系。为此,提出以下策略建议:以消费价值观变革为目标开拓企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消费价值观变革为动力创新企业服务模式、以消费价值观变革为基础构建企业低碳增值服务盈利模式、以消费价值观变革为导向完善政府监管调控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和清  
企业低碳责任发展主要经历被动响应社会低碳发展需要、满足消费者低碳产品需求、主动响应利益的相关者需要、实施企业低碳发展战略和培育企业低碳价值观五个层次,层次间存在递进关系。企业低碳责任发展层次的提升需要低碳消费群体规模及消费行为支撑相应的利润,这需要对消费价值观进行变革,实现从权利型、被动依附型消费价值观向责任型及主动参与型消费价值观发展,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终极价值认同,降低低碳产品的感知风险,建立消费者对低碳供给者的信任关系。为此,提出以下策略建议:以消费价值观变革为目标开拓企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为国   解学竟  
随着国内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建立和健全,全球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信息披露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但以往的文献更多关注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信息披露,较少关注企业应该如何优化可持续发展行为。本文结合相关法规准则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以及中国企业特点,从十个方面提出如何通过ESG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娆  路继业  姬东骅  
企业的风险承担是一项资源消耗性活动,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在我国,政府是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主体,产业政策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有力措施。那么,产业政策影响了受支持企业的风险承担吗?本文基于我国制度背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相比,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风险承担相对较高,产业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和贷款支持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在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在市场配置资源程度较低地区更强。上述发现为宏观政策("看得见的手")在市场机制下("看不见的手")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颉茂华  刘铁鑫  张敬德  
环保约谈制度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所实行的环境执法监督新方式,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提高环境治理绩效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环保约谈所产生的准自然实验变化,以2013—2019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双重差分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环保约谈所涉及城市的上市公司中,环保约谈促进了企业绿色投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发现,环保约谈对绿色投资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的企业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低及融资约束低的企业。研究结论从企业加强环保绿色投资决策的角度为环保约谈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微观的证据,这不仅对于我们了解环保约谈这一政策对微观主体企业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实施更好的环境治理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伟杰   申明浩   刘奕岍  
政府何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量质齐升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议题。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政务服务建设等政府数字采购项目,由此产生的数字化赋能效果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鉴于此,本文使用文本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从近65万条政府采购文本信息中筛选并构建出政府数字采购指标,以此探究政府数字采购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赋能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支持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改善企业声誉形象三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民营企业、开展市场或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心城市企业,政府数字采购能发挥更有效的对外投资激励作用。基于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观的拓展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数字采购产生的需求外溢能加速数据要素和数字资源在“国内大循环”中的畅通流动,推动外围城市和中心城市在“国际外循环”中的协调并进。文章结论不仅为政府支持政策的对外投资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以政策支持塑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优势、以需求引导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奇   杨秀云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开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公共服务,其在应对数字化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关键影响。以地方政府上线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公共数据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强化区域人才集聚效应与技术集聚效应、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等途径正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开放对内部组织结构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和管理层具有海外经历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作用更强,并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活力越强,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越显著。基于此,地方政府要完善数据政策,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发挥数据要素赋能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