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674)
- 2022(11110)
- 2021(10259)
- 2020(8481)
- 2019(19929)
- 2018(19641)
- 2017(38944)
- 2016(20679)
- 2015(23181)
- 2014(22993)
- 2013(22905)
- 2012(21007)
- 2011(18769)
- 2010(18561)
- 2009(16913)
- 2008(16413)
- 2007(14154)
- 2006(12351)
- 2005(10737)
- 学科
- 济(90660)
- 经济(90558)
- 管理(60256)
- 业(58184)
- 企(48266)
- 企业(48266)
- 方法(46460)
- 数学(40742)
- 数学方法(40395)
- 财(23565)
- 农(22169)
- 中国(21736)
- 贸(20050)
- 贸易(20044)
- 易(19513)
- 业经(18696)
- 学(18471)
- 地方(17360)
- 农业(15275)
- 理论(14798)
- 务(14189)
- 财务(14130)
- 财务管理(14101)
- 制(13819)
- 技术(13401)
- 企业财务(13385)
- 和(13325)
- 环境(13173)
- 出(13106)
- 融(12173)
- 机构
- 大学(299325)
- 学院(295223)
- 济(124958)
- 经济(122576)
- 管理(121974)
- 理学(107304)
- 理学院(106219)
- 管理学(104591)
- 管理学院(104069)
- 研究(94159)
- 中国(68970)
- 京(62148)
- 财(57026)
- 科学(56515)
- 财经(46920)
- 所(45345)
- 经(42947)
- 农(42613)
- 中心(42452)
- 业大(42451)
- 研究所(41448)
- 江(40647)
- 经济学(39609)
- 北京(38822)
- 范(37618)
- 师范(37304)
- 经济学院(36171)
- 财经大学(35330)
- 院(34365)
- 农业(33296)
- 基金
- 项目(207795)
- 科学(164872)
- 基金(153879)
- 研究(152480)
- 家(132802)
- 国家(131755)
- 科学基金(114704)
- 社会(98668)
- 社会科(93741)
- 社会科学(93722)
- 基金项目(81855)
- 省(79069)
- 自然(74016)
- 自然科(72311)
- 自然科学(72298)
- 自然科学基金(71034)
- 教育(69757)
- 划(66376)
- 资助(64005)
- 编号(61012)
- 成果(48559)
- 部(47096)
- 重点(45895)
- 发(43390)
- 创(43020)
- 教育部(41205)
- 国家社会(41192)
- 课题(40941)
- 人文(40365)
- 创新(40070)
- 期刊
- 济(127050)
- 经济(127050)
- 研究(88041)
- 中国(47974)
- 学报(44781)
- 管理(42859)
- 财(42065)
- 科学(41064)
- 农(37255)
- 大学(34426)
- 学学(32405)
- 教育(29596)
- 农业(26158)
- 技术(24268)
- 融(23234)
- 金融(23234)
- 财经(23096)
- 经济研究(21652)
- 业经(19815)
- 经(19672)
- 问题(17110)
- 理论(15096)
- 图书(14986)
- 技术经济(14850)
- 贸(14568)
- 实践(13692)
- 践(13692)
- 科技(13582)
- 商业(13235)
- 业(13073)
共检索到414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艺明 刘志红 郑东
本文旨在研究"营改增"对进出口的影响效应。现有文献在理论分析中常将"营改增"试点的生产性服务业视为产业链最终环节,而本文将其视为制造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提供的产品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这样的分析角度更有利于分析营改增与制造业进出口的关系。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营改增"对进出口的影响可分为"增/减税效应"、"税负转嫁效应"以及"进项税抵扣效应",而总效应的正负取决于试点后试点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或小规模纳税企业的比例,以及其试点企业的税负转嫁能力。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应用Hsiao et al.(2012)政策评估方法,以上海和北京为例,对"营改增"的进出口效应进行实证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马龙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长期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进口商品结构既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冲击比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冲击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敬水 龚江洪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就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非显著的持续性;从短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都有拉动作用,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出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边菲斐
本文以我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出协整方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将抑制国内经济增长,长期进口贸易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冲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促进我国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和经济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浩 陈灵娟
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系,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我国GDP的增长,同时GDP的增长也没有促进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结构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上升0.38%。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明宇
文章采用格兰杰的两变量模型,根据Engle-Granger的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加入时间趋势项以及虚拟变量,分析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双边贸易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日本对华输出输入分别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同时误差修正模型也反映了短期修正的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易旭东 胡冰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京平 冯春平
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税收有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一问题,对制定贸易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1-2-3模型进行修正,将总产出区分为4种具有不同税收特征的产品,构建相应的税收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税收有正面的影响。实际测算显示,一般贸易出口每增加1元人民币,会相应带动当年税收增加0.4-0.5元人民币。通过对季度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出口增加对税收有持续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会敏 胡东兴 刘丽艳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进出口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然后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固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其中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会促进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98%,进口每增加1%,促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本文对1993—2004年期间我国10大进出口地区的地区结构及其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这10个地区的整体出口地区结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及其内部的出口地区结构都不断优化,但是,其内部的进口地区结构却不断恶化;我国与加拿大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优化,与台湾省、香港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严重;美国与欧盟都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地区,但是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国不仅应该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注重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要特别注重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来调节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地区结构 对称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沅潮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数据分析,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条件异方差理论,对国际贸易进口的差分数据构建了6月份及8月份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和,并应用进口增长率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波动率和变化率的拟合估计。根据所拟合的模型,发现在8月份拟合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下的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数据更接近实际的国际贸易差分数据,并且国际贸易进口增长率差分对出口增长率差分的波动率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具有滞后的时间效应,并且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波动率对出口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沅潮
文章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数据分析,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条件异方差理论,对国际贸易进口的差分数据构建了6月份及8月份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和,并应用进口增长率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国际贸易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波动率和变化率的拟合估计。根据所拟合的模型,发现在8月份拟合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条件异方差模型下的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数据更接近实际的国际贸易差分数据,并且国际贸易进口增长率差分对出口增长率差分的波动率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具有滞后的时间效应,并且中国国际贸易进口差分波动率对出口差分有正向的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项云帆 邓学龙
运用MSVAR模型分析1952年~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用bootstrap仿真实验检验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利用状态相依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简化解释MSVAR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状态转换的时点,可以明确地确定两种状态,即国内或者国际环境不稳定,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1;国内和国际环境稳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2。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动态非线性关系,在国内和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较长期的正效应;在国内和国际环境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不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卫平 张宝友 黄祖庆 孟丽君
以我国1993-2008年间的ISO9000认证数和对外贸易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多元回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我国ISO9000认证与对外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我国ISO9000认证是对外贸易的Granger原因;第三,当ISO9000认证受到一定冲击发生变化时,能够给出口贸易增长带来长久、持续的正向影响,而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则是相反;第四,我国不同行业的ISO9000认证对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技术密集型最大,劳动密集型最小。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ISO90000认证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ISO9000 中国 对外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