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1)
- 2023(17221)
- 2022(14786)
- 2021(13776)
- 2020(11627)
- 2019(26415)
- 2018(26044)
- 2017(49886)
- 2016(27575)
- 2015(30708)
- 2014(30686)
- 2013(30253)
- 2012(27632)
- 2011(24618)
- 2010(24565)
- 2009(22714)
- 2008(22267)
- 2007(19545)
- 2006(17084)
- 2005(15010)
- 学科
- 济(103361)
- 经济(103213)
- 管理(84459)
- 业(77610)
- 企(64748)
- 企业(64748)
- 方法(47285)
- 数学(41120)
- 数学方法(40712)
- 财(39465)
- 农(28858)
- 中国(28582)
- 制(24926)
- 学(24376)
- 业经(23264)
- 务(21852)
- 财务(21775)
- 财务管理(21719)
- 地方(21227)
- 企业财务(20606)
- 农业(18876)
- 贸(18850)
- 贸易(18842)
- 易(18301)
- 体(17877)
- 银(17609)
- 银行(17532)
- 理论(17492)
- 环境(16725)
- 技术(16535)
- 机构
- 大学(386660)
- 学院(384608)
- 济(151688)
- 管理(148648)
- 经济(148466)
- 研究(130227)
- 理学(129111)
- 理学院(127663)
- 管理学(125435)
- 管理学院(124761)
- 中国(96229)
- 科学(82597)
- 京(81789)
- 财(78648)
- 农(69627)
- 所(66554)
- 业大(61937)
- 研究所(60522)
- 财经(59546)
- 中心(58442)
- 江(56818)
- 农业(54943)
- 经(54046)
- 北京(51069)
- 范(48358)
- 师范(47730)
- 院(47240)
- 经济学(46230)
- 州(44854)
- 财经大学(44159)
- 基金
- 项目(266900)
- 科学(208051)
- 基金(193424)
- 研究(190292)
- 家(171137)
- 国家(169749)
- 科学基金(144255)
- 社会(120006)
- 社会科(113710)
- 社会科学(113682)
- 省(104581)
- 基金项目(103045)
- 自然(95120)
- 自然科(92870)
- 自然科学(92842)
- 自然科学基金(91171)
- 划(88272)
- 教育(87157)
- 资助(79066)
- 编号(76271)
- 成果(61940)
- 重点(60154)
- 部(58468)
- 发(55850)
- 创(55599)
- 课题(53046)
- 创新(52007)
- 科研(51535)
- 制(49808)
- 教育部(49725)
- 期刊
- 济(163370)
- 经济(163370)
- 研究(113460)
- 中国(75791)
- 学报(69626)
- 财(64833)
- 农(62629)
- 科学(59374)
- 管理(53576)
- 大学(51754)
- 学学(49206)
- 农业(42358)
- 教育(40200)
- 融(32046)
- 金融(32046)
- 技术(30758)
- 财经(29551)
- 经济研究(26996)
- 业经(26462)
- 经(25227)
- 业(21492)
- 问题(21345)
- 版(20031)
- 科技(19272)
- 业大(18313)
- 理论(17776)
- 技术经济(17317)
- 图书(17272)
- 财会(16901)
- 商业(16342)
共检索到56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洪友 王云霄 祁毓
文章利用2007~2014年分省和典型地区的市县数据,评估了"营改增"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效应,分析了"营改增"前后省市县三级财政收入分成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压力,省级和区县两级财政更甚;"营改增"对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相对比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地方支出结构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在地方政府之间,越是基层政府,财政收支错配的现象越明显,这一现象在"营改增"后呈现加剧趋势。这些发现对全面开展"营改增"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营改增” 地方财政 税收分成 支出责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庞凤喜
自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已在全国全面推开,作为国家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安排,其在完善税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其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的地方税体系也形成了巨大冲击,并凸显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在税制体系、税制结构、地方税制建设、税收管理权限划分、基层财政独立性、完整性、主动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蔡琛 李思沛
"营改增"引致地方主体财源结构变化,使得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尽快做出优化调整。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基层财政层级的端点设置、财政层级的数量,构成了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前提。针对当前我国乡镇级和地市级财政的存废,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加以辩证考察,进而理性地推进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
关键词:
“营改增” 分税制 财政体制 财政层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庞凤喜
"营改增"的继续推进,将涉及寻找新的地方主体税种,重新布局地方税体系,以及调整地方和中央之间财政分成比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以"营改增"为契机,重塑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思路应涉及以下内容:1.尽可能细化事权范围、支出责任,并与财权、财力配置相适应。如应尽可能列举各级政府的全部事权范围,相应明确支出责任,并配置相应的财权与财力,对于长期性项目和跨区域项目,则应明确相关政府责任主体的分摊比例。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彬 杜两省
营改增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等于全国财政收入减少,试点阶段短期内营改增对全国财政收入甚至有增加的效果。当然,这一效应会迅速趋弱,中期会减少税收,长期又会增加税收。利用ARIMA模型评估的2014年减税效应只有755亿元,全面扩围年减税效应估计不超过2300亿元;用OLS估计2014年营改增效应是减少税收3833.33亿元,全面扩围估计形成减税效应11420亿元。由于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失去营业税主体税种,因此,中央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注重建立激励相容的财税体制,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分成比例。调整后的分税制应该继续保持一定的弹性,不宜采取全国"一刀切"模式。
关键词:
营改增 财政收入 减税效应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贞
"营改增"试点方案自2011年获批以来,试点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开始涉足金融深水区。商业银行以其庞大的规模及复杂的业务构成是试点的重要方面,税改的落地实施成为方案制定者深思熟虑的关键点。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视角对我国银行业"营改增"进行了先行探路。
关键词:
财税体制 营改增 商业银行 税制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国华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它在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规范财政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程度、强化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对策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行四级政府运行结构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志远 寇杰 梁静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乡镇财政是整个财政的基础,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国家治理成效。目前,在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之下,乡镇财政处于受支配的弱势地位,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资金监管等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发展调查研究,努力化解问题,提高乡镇财政运行质效。
关键词:
财政体制 乡镇财政 分税制 统收统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分税制 财政体制 土地出让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笔者在对土地财政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认为分税制初期,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很小,分税制不是土地财政出现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近些年的迅速发展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接着,笔者基于充分的数量分析,认为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于分税制之外形成的、可独享的"第二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非税收入的形式避开与中央进行"分财",土地财政收入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可支配财力上的相对地位;从土地财政纯收益角度看,土地财政在"营改增"后地位更为突出。进一步地,笔者对土地财政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分税制对土地收益分配的格局限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财政体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廖红伟 刘永飞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税制改革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直接推动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还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增加第三产业人员就业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存在会对"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以及财政压力的调节效应在试点城市间存在异质性,这两种效应在Ⅱ类和Ⅲ类城市中表现更加显著;"营改增"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存在可持续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财政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文
在上海率先试点和北京等其他地区的积极跟进之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对"1+7"行业全面推开。试点地区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对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及地方税体系产生了影响,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合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带来的是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时造成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减收,但具体而言,地方财政影响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