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7098)
2022(6024)
2021(5720)
2020(4873)
2019(11598)
2018(11015)
2017(22565)
2016(11938)
2015(13795)
2014(13127)
2013(13678)
2012(12906)
2011(11550)
2010(11302)
2009(10825)
2008(10665)
2007(9161)
2006(8217)
2005(7606)
作者
(30920)
(26136)
(25794)
(25165)
(16876)
(12445)
(11868)
(9882)
(9808)
(9286)
(9221)
(8699)
(8575)
(8564)
(8122)
(8088)
(7655)
(7548)
(7451)
(7062)
(6482)
(6329)
(6156)
(6029)
(5976)
(5801)
(5677)
(5360)
(5103)
(5043)
学科
(61175)
经济(61119)
(37747)
管理(36271)
方法(32577)
数学(30689)
(30619)
企业(30619)
数学方法(30615)
(22917)
(22115)
税收(20665)
(20495)
中国(16947)
(14011)
财务(14009)
财务管理(13988)
企业财务(13469)
(13355)
贸易(13348)
(13141)
(13091)
(11011)
业经(9533)
农业(8967)
(8795)
(8656)
金融(8656)
地方(8561)
(8352)
机构
大学(174427)
学院(170443)
(89808)
经济(88825)
管理(67039)
研究(58808)
理学(58419)
理学院(57900)
管理学(57452)
管理学院(57127)
中国(49071)
(47745)
财经(37330)
(35510)
(34386)
经济学(31246)
科学(28766)
经济学院(28630)
财经大学(28103)
(28087)
中心(25604)
研究所(24750)
北京(23131)
(22642)
(20878)
(20597)
商学(20492)
商学院(20348)
业大(18879)
经济管理(18817)
基金
项目(108156)
科学(87863)
基金(85593)
研究(80225)
(73437)
国家(72967)
科学基金(63588)
社会(57580)
社会科(55104)
社会科学(55094)
基金项目(44118)
自然(38118)
自然科(37326)
自然科学(37318)
自然科学基金(36771)
资助(36623)
教育(35772)
(35608)
(31278)
编号(29330)
(27552)
国家社会(26423)
教育部(24915)
中国(24874)
成果(24732)
重点(24064)
人文(23617)
(22476)
(22420)
(22247)
期刊
(88856)
经济(88856)
研究(60920)
(37995)
中国(28021)
管理(24281)
学报(21486)
科学(20898)
财经(19387)
(18199)
金融(18199)
(17540)
经济研究(17412)
大学(17259)
(16588)
学学(16505)
(16066)
(15584)
(13891)
税务(13812)
国际(13206)
问题(12545)
农业(11942)
世界(11556)
技术(11416)
业经(10381)
统计(9195)
技术经济(9108)
会计(8949)
财会(8529)
共检索到26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越  李晶  
本文以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SM和DID方法分别考察了"营改增"先行地区(上海和8省市)及全国性"营改增"对公司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相比,"营改增"对先行试点地区试点公司流转税税负无显著影响;与非试点公司相比,"营改增"使试点公司的流转税税负短期略有上升、长期略有下降。进一步区分所有权性质的检验发现,"营改增"使得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流转税税负略有下降,非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在先行试点地区略有上升,但在全国性试点后短期略有上升、长期略有下降;"营改增"对非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整体而言,"营改增"对公司流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易冰心  胡新玉  张卓然  
以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SM和DID方法分别考察了北京、上海等8省市及全国性"营改增"对公司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试点公司相比,"营改增"使得试点公司的所得税税负在上海、8省市试点地区均略有上升,而在全国性试点地区略有下降;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相比,"营改增"使得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在上海略有上升,而在其他试点省市中略有下降;整体而言,"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无显著影响。对区分产权性质、是否处于优惠区和关系型交易影响的进一步检验发现:"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仍无显著影响;但考虑金字塔层级后,"营改增"使得试点国有企业和地方国企的所得税税负显著降低。"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的影响基本符合政策预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赵婷  
行业的成长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税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行业成长性对公司税负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结果表明:行业成长性越高,公司税负越低。区分内部治理(产权性质、公司规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外部治理(法律环境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成长性使得非国有公司、大规模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的公司的税负显著降低,同时使得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的公司税负显著降低。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研发支出、加剧融资约束和实施向下的盈余管理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营改增"减税效果不仅取决于打通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更取决于税务部门征管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本文从税收征管行为差异出发,基于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营改增"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使得试点企业流转税税负下降并不明显。分批次看,首先进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实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明显。"营改增"政策的减税效果具有滞后性。对不同类型的"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因此,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规范税务部门征管行为,同时地方政府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税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锦治  苏国灿  魏志华  
由于间接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所缴纳的流转税并不能代表其实际负担的税收。因此,在探讨"营改增"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时,我们应将税负转嫁因素考虑进来。本文从税负转嫁出发,首次基于企业议价能力的视角,利用2010-2012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营改增"对企业实际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结果发现:(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低,企业的名义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上升幅度越大,但其绩效并没有因此而下降;(2)经销商的议价能力越低,企业的名义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上升幅度越大,但其绩效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进一步地,本研究表明,企业的议价能力会对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与目的是否一致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和企业在做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艳艳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大众交通"在"营改增"前后的税收负担与净利润进行分析,以检验"营改增"的实施效果。本文发现,"大众交通"在"营改增"之后的净利润提高,但并非由于企业税负降低所导致,而是由于会计准则对于两种税收的确认原则不同而导致。因此",营改增"之后的实际税负增加,现金流出增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王旸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丁丹  赵玉涛  
本文以沪深A股保险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营改增前后流转税税负的变化,研究保险业营改增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营改增对保险行业的减税效果愈加明显,且大型保险公司较中小保险公司减税效果更为显著,但不同业务类型的保险公司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保险业增值税制度的思路,也为保险公司加强税费核算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池娟  
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5),北京位列第9名,这说明北京作为金融中心的影响力正在显著提升。增值税深化改革后,北京银行业的税负变化也必然会影响未来北京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截至2019年7月,在国内A股上市的33家商业银行中,注册地在北京的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本文将主要针对这九家银行进行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曹平  王桂军  
文章以"营改增"试点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借助政策实施前后公司专利数量的变化,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双视角经验研究了"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DID)、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以及三重差分模型(DDD)的估计结果都一致地表明,"营改增"政策显著地抑制了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进一步地,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上述检验结果意味着,"营改增"通过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使得企业在较低的创新水平上也能够很好地生存,鉴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企业行为更趋于短期化,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文章不仅丰富了"营改增"之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而且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制度性诱因,对政府后续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而明晰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张会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何者更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事实却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一批欧美大企业的破产倒闭大多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有关。笔者运用经修正的AltmAn Z值作为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分散企业财务风险。这意味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尚不适用于解释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后果。进一步地,我们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庄学敏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代理成本为研究对象,对股改之于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的完成并没有显著地影响代理成本,控股类型仍然是影响代理成本的主要因素,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企业代理成本的积极影响不能一蹴而就,股改完成后我国还需要在法规、制度、市场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海芳  
2015年底,"营改增"将要在银行业全面实施。从"营改增"的大背景出发,结合银行业自身特点和目前的流转税制现状,对改革后银行业的税负进行预测估算和实证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银行业实行"营改增"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雁  
在对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借鉴欧盟金融业征收增值税制度,从两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营改增"对其流转税负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显示,在不区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假设下,银行业"营改增"的均衡税负率为6%左右;而在区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假设下,银行业税负将大幅下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我国银行业"营改增"可暂按不区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模式进行,随着银行业收入结构变化适时引入基本免税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